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小兒腹痛」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小兒腹痛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症,多由外感六淫、內傷飲食、情志不遂等因素引起。臨床表現以腹部疼痛為主要症狀,可伴有發熱、嘔吐、腹瀉等。
根據病因和症狀的不同,小兒腹痛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外感腹痛:多由風寒、暑濕、燥熱等外邪侵襲所致,臨床表現以腹痛、發熱、惡寒、頭痛、咳嗽、流鼻涕等為主要症狀。
- 內傷腹痛:多由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等因素引起,臨床表現以腹痛、腹瀉、嘔吐、食欲不振等為主要症狀。
- 虛寒腹痛:多由脾胃虛寒、腎陽不足等原因引起,臨床表現以腹痛、腹脹、大便溏薄、畏寒肢冷等為主要症狀。
- 實熱腹痛:多由濕熱、痰熱、食積等原因引起,臨床表現以腹痛、腹脹、大便秘結、口乾口苦等為主要症狀。
小兒腹痛的治療應根據病因和症狀辨證施治,可選用中藥內服、外敷、針灸等治療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意小兒的飲食衛生,避免暴飲暴食,不吃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時,要注意培養小兒良好的飲食習慣,養成定時定量、細嚼慢咽的習慣。此外,還要注意保持小兒的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如果小兒出現腹痛的症狀,應及時帶小兒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肥兒丸
- 1.《仁術便覽》:「一方,治小兒腹痛泄,青色者。是寒濕與驚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