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癭氣」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癭氣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一種疾病,多發於青壯年,以男性居多。癭氣的發病原因主要與肝氣鬱結、脾胃虛弱、痰濕內生有關。臨床表現為癭體生長,質地堅硬,伴有疼痛、脹滿、壓痛等症狀。
癭氣的中醫證候主要包括:
- 癭體生長:癭體多位於體表,呈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質地堅硬,表面光滑,可有輕度壓痛。
- 疼痛、脹滿、壓痛:癭體生長迅速或受到外力碰撞時,可出現疼痛、脹滿、壓痛等症狀。
- 其他症狀:癭氣患者常伴有肝氣鬱結、脾胃虛弱、痰濕內生等症狀,表現為胸脅脹滿、噯氣、食欲不振、腹脹、便溏、大便不成形等。
癭氣的治療以中醫中藥治療為主,常用藥物包括柴胡、白芍、枳殼、香附、甘草、陳皮、半夏、茯苓、白朮、山藥、澤瀉、豬苓、茯苓皮等。此外,針灸、拔罐、推拿等外治方法也可用於治療癭氣。
癭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飲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定期複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癭氣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需要一定的時間,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堅持治療,以免病情加重。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海帶丸
- 1.《仁齋直指方論》:「海帶丸,治癭氣久不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