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齋直指方論》~ 卷之二十六 (3)
卷之二十六 (3)
1. 血疾證治
上,水二盞,煎一盞,入透明阿膠、生蒲黃各一錢,再煎沸,食後服。
艾薑湯,治大便下膿血。
艾葉(一握),黑豆(百粒)
上,新水一大盞,煎六分,入生薑汁三大匙,稍熱服。
又方
黃連(一錢),南木香(一錢)
上銼細。慢火煎,食前服。
蒜連丸,治諸血妄行。
黃連(曬乾,為末),獨頭蒜(一顆,煨熟,取肉研細)
上,入米醋些子搗和為丸桐子大,曬乾,每三四十丸,陳米飲下。
人參湯,治吐血、咯血。
新羅人參,慢火煎服。
又方
人參,川芎,茯苓,半夏(制。各三分),甘草(炒,一分)
上銼。每服三錢,姜五片,煎服。
蘿蔔飲,治諸熱吐血、衄血。
生蘿蔔,取汁半盞,入白鹽少許服之,立效。如無生蘿蔔,只用蘿蔔子一分微炒,紫蘇莖半分銼散用,煎亦效。
血餘散,治吐血、衄血。
頭髮,燒存性。
上研細。每服二錢,米湯調下。衄者,更以少許吹入鼻。小便出血,則小腸氣秘,氣秘則小便難,其痛者謂之淋,不痛者謂之尿血。
頭髮燒存性,為末,新汲水調下,妙。
又方
車前子但曬乾為末,每二錢,以車前子葉煎湯調下。
又方
海金砂為細末,新汲水調下。五淋散夾五苓散,竹園尿、門冬草、燈心、蔥頭煎湯調下。
法制香附方,治諸下血。
大香附(杵去毛皮,以童子小便浸一日夜,曬乾,截碎,又用米醋蘸過,焙乾)
上為末。每二錢,米湯調下。治冷帶,用炒艾葉煎湯調下。
又方
淨香附,酒醋各半,煮透,焙。
上為末,黃秫米糊丸,桐子大。每四五十丸,米湯下。
又方,治血下、帶下。
香附(杵去皮,二分,童尿浸一日夜),艾葉(三分,米醋煮透,曬,焙)
上為末,秫米糊丸,桐子大。每五六十丸,艾醋湯或醋湯下。
燒鹽酒,治血閉腹痛,產後淤血腹痛。
新布數重包裹白鹽一合,炭火燒存性。
上研細末,溫酒調下。新布即青麻也,能逐淤血。
桂枝酒,治打撲傷墜,淤血溷悶,身體疼痛。
辣桂
上為末。每二錢,溫酒調下。或用辣桂一分,大黃,當歸各半分,每三錢,生薑、紫蘇煎服,取下黑物即安。或未有藥,倉猝且服米醋一小盞,亦散淤血。
硃砂丸,治打撲驚杵,血入心竅不能語言。
硃砂為細末。
上以雄豬心生血和丸麻子大,曬乾。每服七丸,石菖蒲煎湯下,棗湯亦可。
咯血方
天門冬(去心),青黛(曬乾。各四錢),生蒲黃,川薑黃,油發灰(各一錢)
上末,煉蜜丸桐子大。每五十丸,入松陽柿中,濕紙包,煨香,候冷,桑白皮煎湯,臨臥嚼下。柿能戀肺,咯血屬肺,嘔血屬脾。
九竅出血方
荊芥酒煎,通口服。
又方,暴驚風,九竅血,其脈虛者。
靈砂百粒,分三次,人參煎湯下。(此證不可錯認,血得熱則宣流,妄用涼藥,誤矣。)
白話文:
血疾證治
治血證諸方:
一劑:取水兩杯,煎成一杯,加入透明阿膠、生蒲黃各一錢,再煎沸,飯後服用。
艾薑湯,治大便帶膿血:取艾葉一把,黑豆一百粒,加一杯清水煎至六分,加入生薑汁三大匙,稍溫服下。
另一方:黃連、南木香各一錢,研磨細粉,慢火煎煮,飯前服用。
蒜連丸,治各種出血:將曬乾的黃連研磨成粉,取一顆獨頭蒜煨熟,取其肉研磨成細粉,加入少量米醋混合,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曬乾,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丸,用陳米湯送服。
人參湯,治吐血、咯血:取新羅人參,慢火煎煮服用。
另一方:人參、川芎、茯苓、制半夏各三分,炒甘草一分,研磨後,每次服用三錢,加五片薑煎煮服用。
蘿蔔飲,治各種熱症引起的吐血、鼻出血:取生蘿蔔汁半杯,加入少量白鹽服用,效果迅速。若無生蘿蔔,可用蘿蔔子一分微炒,紫蘇莖半分切碎,煎煮服用亦有效。
血餘散,治吐血、鼻出血:將頭髮燒成灰燼,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鼻出血者,可將少許藥粉吹入鼻中。小便出血,多因小腸氣滯,氣滯則小便不利,疼痛者稱之為淋,不痛者稱之為尿血。
另一法:將頭髮燒成灰燼,研磨成細粉,用新汲取的水送服,效果極佳。
另一方:將曬乾的車前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車前子葉煎煮的湯藥送服。
另一方:將海金砂研磨成細粉,用新汲取的水送服。五淋散加五苓散,竹葉、麥冬、燈芯草、蔥白煎湯送服。
法制香附方,治各種出血:將大香附去毛皮,用童子尿浸泡一日一夜,曬乾,切碎,再用米醋浸泡,焙乾,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治冷帶,用炒艾葉煎湯送服。
另一方:取淨香附,用酒醋各半煎煮至透,焙乾,研磨成細粉,用黃米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四五十丸,用米湯送服。
另一方,治月經過多、白帶:取去皮的香附二分,用童子尿浸泡一日一夜;取艾葉三分,用米醋煮透,曬乾,焙乾,研磨成細粉,用黃米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用艾葉醋湯或醋湯送服。
燒鹽酒,治血瘀腹痛、產後瘀血腹痛:用多層新布包裹一合白鹽,炭火燒至灰燼,研磨成細粉,用溫酒送服。新布即青麻,能活血化瘀。
桂枝酒,治跌打損傷、瘀血阻滯、身體疼痛:將辣桂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送服。或用辣桂一分,大黃、當歸各半分,每次服用三錢,用生薑、紫蘇煎煮服用,排出黑色瘀血即可。若無藥物,可立即服用一小杯米醋,也能散瘀。
硃砂丸,治跌打損傷、血瘀入心竅不能言語:將硃砂研磨成細粉,用雄豬新鮮血液和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曬乾,每次服用七丸,用石菖蒲煎煮的湯藥送服,棗湯也可。
咯血方:取天門冬(去心)、曬乾的青黛各四錢,生蒲黃、川薑黃、油發灰各一錢,研磨成細粉,用煉蜜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放入柿子中,用濕紙包好,煨熱,待冷卻後,用桑白皮煎煮的湯藥送服,臨睡前嚼服。柿子能斂肺,咯血屬肺,嘔血屬脾。
九竅出血方:用荊芥煎酒服用。
另一方,治暴發性驚風,九竅出血,脈象虛弱者:取靈砂一百粒,分三次服用,用人參煎煮的湯藥送服。(此症不可誤診,出血若因熱症則血行加速,切勿濫用寒涼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