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鼻靈

滴鼻靈

DI BI LI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耳鼻喉科學》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胃經 50%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滴鼻靈方劑中包含辛夷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通鼻竅,止流涕: 辛夷花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通鼻竅、散風寒、止流涕的功效。其揮發油可促進鼻腔黏膜分泌,清除鼻腔阻塞物,改善鼻塞、流鼻涕等症狀。
  2. 解毒消腫: 辛夷花對於鼻炎、鼻竇炎等病症引起的鼻腔炎症,具有解毒消腫、消炎止痛的作用。其抗菌消炎成分可抑制病菌生長,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病竈恢復。

因此,辛夷花是滴鼻靈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通鼻竅、止流涕、解毒消腫的功效,能有效改善鼻腔疾病,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滴鼻靈主治「鼻淵」,即現代所稱的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鼻部疾患,以鼻塞、流濁涕、嗅覺減退為典型症狀。中醫認為鼻淵多因風邪襲肺、膽熱上犯,或脾虛濕濁壅滯鼻竇所致,治療需通竅化濁、祛風散邪。

此方劑以鵝不食草、辛夷花為核心,兩藥皆為古代通鼻竅要藥:

  1. 鵝不食草性辛溫,專入肺經,《本草綱目》載其「上達頭腦,而治頂痛目病,通鼻塞而散瘜肉」,尤擅祛風散寒、化濁通竅,針對鼻塞流涕、嗅覺失靈效佳。
  2. 辛夷花性辛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謂其「主五臟身體寒熱,風頭腦痛,面皯」,其辛散之力能上行頭面,疏散風寒,尤善通鼻竅,為鼻淵專藥。

兩藥相伍,強化辛溫走竄、宣通鼻竅之效,契合鼻淵風寒濕濁壅滯之病機。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藥性組合強化通竅

  • 辛溫協同:鵝不食草與辛夷花均具辛溫之性,辛能散風通絡,溫可化濕祛寒,合用以解散鼻腔風寒濕邪,改善黏膜腫脹與涕濁壅滯。
  • 宣肺達竅:肺開竅於鼻,兩藥入手太陰肺經,能宣肺氣、開鼻竅,恢復肺氣宣降功能,間接調節鼻腔氣血運行。

2. 現代藥理輔助增效

  • 麻黃素:為擬交感神經藥,可收縮鼻黏膜血管,快速緩解鼻塞,與中藥通竅作用相輔相成。
  • 葡萄糖:可能用於調節滲透壓,保護黏膜屏障,減輕刺激性。

3. 劑型設計貼合臨床需求

  • 水煎濃縮:提取鵝不食草、辛夷花有效成分(如揮發油、黃酮類),濃縮後增強局部藥效。
  • 滴鼻給藥:直接作用於病灶,避免口服經肝代謝的藥效損耗,適合鼻部局部病變。

治療原理總結

此方以傳統「通竅祛風」為本,結合現代「黏膜收縮」為標,標本兼治:

  1. 祛邪:辛溫藥疏散風寒濕濁,改善鼻腔環境。
  2. 暢竅:促進黏膜氣血流動,修復嗅覺功能。
  3. 即效:麻黃素迅速緩解症狀,提升患者耐受性。

全方體現「古今結合」思路,在傳統理論框架下融入現代成分,强化局部療效。

傳統服藥法


鵝不食草650克,辛夷花150克。
煎水二次,藥液混和,濃縮成1.5L,加鹽酸麻黃素粉3.75g,葡萄糖粉15g,過濾消毒,瓶裝備用。
滴入鼻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鼻竇炎神經性厭食症鼻咽腫瘤

相同名稱方劑


滴鼻靈, 出處:《中醫耳鼻喉科學》。 組成:鵝不食草650g,辛夷花150g。 主治:鼻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