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柿根膏方劑中加入紫背天葵草,主要基於其藥性與功效,與方劑整體治療目的相輔相成。
紫背天葵草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等功效。其寒涼之性可配合柿根的清熱降火之效,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作用。同時,紫背天葵草的止血消腫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腫痛、出血等症狀,進一步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柿根膏之傳統功效主治
「蜘蛛背」為古代中醫外科病名,屬癰疽瘡毒之一,其特徵為患處腫硬凸起、色暗紅或紫黑,形如蜘蛛匍匐,多因氣血壅滯、熱毒瘀結所致。柿根膏以外敷之法,具活血散瘀、解毒消腫之效,專治此類局部熱毒瘀結之瘡瘍。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紫背草(又名「紫背天葵」或「血見愁」)
- 性味苦辛涼,入血分,傳統用於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 紫背色深,依中醫「取象比類」之理,其色入血分,能破血中瘀熱;其葉背紫紅,似瘀血之色,故可「以形治形」,化解局部血瘀腫毒。
柿子根皮
- 柿子根皮性澀涼,具收斂解毒之效,古代多用於斂瘡生肌。
- 其富含鞣質,外敷可收縮血管、減少滲出,輔助紫背草散瘀後之瘡面修復。
配伍邏輯
- 攻補兼施:紫背草主「攻」,散瘀清熱;柿子根皮主「守」,收斂固護,二者一散一斂,使瘀去而不傷正。
- 外治之理:「砍爛,糟炒」後外縛,透過溫熱糟炒增強藥物滲透力,促使藥性直達病所。糟(酒糟)性溫,能助行藥勢,協同二藥活血通絡,化解局部氣血壅滯。
整體作用
此方針對「蜘蛛背」之熱毒瘀阻病機,以涼散瘀熱為主,佐以收斡。紫背草破血解毒,柿子根皮防其過散,糟炒引藥深入,共奏消腫散結之效,體現中醫外科「結者散之」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紫背草、 柿子根皮。
上砍爛,糟炒。縛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柿根膏, 出處:《準繩·瘍醫》卷三。 組成:紫背草、柿子根皮。 主治:蜘蛛背。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