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藥芫花散

貼藥芫花散

TIE YAO YUAN HUA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25%
腎經 25%
肝經 25%
肺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9-06

方劑組成解釋

「貼藥芫花散」方劑中含有「芫花根」,其主要原因是:

  1. 芫花根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對於風寒濕痺、皮膚瘙癢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 芫花根能通經活絡,散瘀消腫。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因此,「貼藥芫花散」中加入芫花根,可有效發揮其藥性,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芫花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臂腿間忽一兩點痛,著痛不可忍」,意指四肢關節或肌肉突發局部劇痛,痛點固定且難以忍受。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疼痛多因「風寒濕邪」侵襲經絡,或「瘀血痰濕」阻滯氣血所致,屬實證、急症。外用貼敷法直接作用於患處,可速效止痛。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主藥:芫花根

    • 性味苦辛、溫,有毒,歸肺、脾、腎經。
    • 逐水消腫:傳統用於痰飲積聚、水腫脹滿,其辛散溫通之性可破滯散結。
    • 散瘀止痛:外用能透皮散寒濕、通經絡瘀滯,針對局部氣血阻滯之劇痛。
    • 殺蟲解毒:其毒性可抑制局部炎症反應,減輕腫痛。
  2. 輔佐:米醋調敷

    • 米醋酸收軟堅,能增強芫花根透皮吸收,並協同散瘀消腫。
  3. 外用機理

    • 溫通散寒:芫花根辛溫,能驅散寒濕之邪,緩解寒凝血瘀之痛。
    • 逐瘀開竅:其藥力直接滲透患處,破除局部氣血壅塞,達「通則不痛」之效。
    • 固定敷貼:以紙花覆蓋、絹帛扎定,確保藥力持續作用,避免散逸。

邏輯推導方義

此方為「單行峻劑」,藥簡力專,針對突發性劇痛屬實證者。芫花根毒性與辛溫之性相合,以毒攻毒,破結止痛;佐醋調敷,增強滲透。其治療原理在於「以溫散寒、以毒破瘀」,屬古代急症外治之峻法,適用於痛勢急迫、體質壯實者。

傳統服藥法


芫花根。
上為末。
米醋調,隨大小敷之。立止。貼敷不住,須以紙花覆其上,用絹帛扎定。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貼藥芫花散, 出處:《得效》卷三。 組成:芫花根。 主治:臂腿間忽一兩點痛,著痛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