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神丹

JIN BAO SHEN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心經 33%
肺經 33%
肝經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寶神丹中加入青礞石,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

青礞石性寒,味甘鹹,入肝、胃經。其清熱解毒之功,可針對藥方中可能存在的熱毒,降低其對人體的傷害;利濕消腫之效則可針對濕熱所致的腫脹,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此外,青礞石還可以調和藥性,降低其他藥材的毒性,使其更安全有效。

主治功效


金寶神丹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金寶神丹主治以下症狀:

  • 諸積痞塊,攻刺心腹: 指各種積聚、痞塊症狀,伴有心腹部刺痛。
  • 下痢赤白: 指紅白痢疾,即大便中帶有血液和黏液。
  • 婦人崩中漏下: 指女性崩漏症,即非經期陰道大量出血或淋漓不盡。
  • 一切宮冷之疾: 指各種由於宮寒引起的疾病。
  • 飲食過多,臟腑滑洩: 指因飲食過量導致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 久積久痢: 指長期積聚、慢性痢疾。
  • 一切虛冷久積,滑泄久痢,癖塊,血刺心腹: 涵蓋上述症狀,並強調本方劑適用於虛寒性質的疾病。

治療原理

金寶神丹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溫陽散寒: 從方劑名稱中的“虛冷”、“宮冷”等詞以及用法中提到的“溫水送下”可以推斷,本方劑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針對虛寒體質或寒邪侵襲導致的病症。
  2. 化痰消癥: 方劑中主藥為青礞石,具有化痰、消癥瘕的作用。這對於治療“諸積痞塊”至關重要。
  3. 收斂止瀉: 方劑中使用了赤石脂,赤石脂具有收澀固脫、止血止瀉的功效,可治療“下痢赤白”、“久積久痢”、“滑泄”等症狀。
  4. 攻逐積滯: 青礞石與硝石合用,經過高溫煅燒,可能產生較強的攻逐之力,有助於消除體內的積滯、痰濕等病理產物。
  5. 溫補脾胃: “飲食過多,臟腑滑洩”提示脾胃功能失調,而本方通過溫陽散寒、化痰消癥、收斂止瀉等作用,有助於恢復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

藥物組成分析

  • 青礞石: 本方的主藥,具有化痰、消癥瘕的作用,且經過煅燒後,其藥性可能更為峻猛。
  • 硝石: 與青礞石同用並煅燒,可能增強其攻逐之力。
  • 赤石脂: 具有收澀固脫、止血止瀉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痢疾、崩漏等症狀。

總結

金寶神丹是一個以溫陽散寒、化痰消癥、收斂止瀉為主要治療原則的方劑,適用於治療各種虛寒性質的積聚、痞塊、痢疾、崩漏等疾病。其獨特的炮製方法(煅燒)可能使其藥效更為強勁。

傳統服藥法


青礞石半斤(搗羅過,用消石2兩細研於坩鍋內,鋪頭蓋底按實,用圓瓦覆口,用炭20斤煨之,取出,入赤石脂2兩同研極細)。
上藥滴水為丸,如小雞頭子大;候乾,再入坩鍋內,用少火煅紅收之。
每有虛冷病服1-2-3丸,空心溫水送下,以少食壓之;久病泄深,加至5-7丸,或10丸亦不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

相同名稱方劑


金寶神丹,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青礞石半斤(搗羅過,用消石2兩細研于坩鍋內,鋪頭蓋底按實,用圓瓦覆口,用炭20斤煨之,取出,入赤石脂2兩同研極細)。 主治:諸積痞塊,攻刺心腹,下痢赤白;及婦人崩中漏下,一切宮冷之疾;飲食過多,臟腑滑泄,久積久痢。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