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飲

五根飲

WU GEN YI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極寒 (0.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0%
肝經 50%
肺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五根飲中包含穿山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通絡,活血止痛: 穿山龍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疏風通絡、活血止痛的功效。其能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可協同作用,提升治療效果。
  2. 利水消腫,通經活絡: 穿山龍兼具利水消腫的作用,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減輕水腫,並促進血液循環,通經活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因此,五根飲中加入穿山龍,可發揮其疏風通絡、活血止痛、利水消腫的功效,進一步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五根飲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證為「麻風」,屬中醫「癘風」、「大風」範疇。古代醫家認為麻風多由風濕毒邪侵襲經絡,氣血壅滯,久而化熱生蟲,導致皮膚潰爛、肢體麻木甚至畸形。五根飲以祛風除濕、通絡活血為核心,結合「以根治根」的取象思維(根類藥多具深入病所、搜剔風邪之效),針對麻風病機中的「深伏邪毒」與「經絡閉阻」設計。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過江龍(28克)
    辛溫走竄,祛風濕、通經絡,擅治筋骨疼痛。本方重用為君,意在強力開通閉阻之經絡,驅逐深伏風濕。

  2. 虎黃波(31克) & 穿山龍(31克)

    • 虎黃波(疑為地方俗名,待考):從劑量推斷,可能有類似「黃柏」清熱燥濕或「虎杖」活血解毒之效,輔佐過江龍祛濕熱瘀毒。
    • 穿山龍:苦平,善活血舒筋、祛風除濕,尤長於緩解肢體拘攣。與虎黃波共為臣藥,增強通絡化瘀之功。
  3. 釘地根(21克) & 埔銀根(18克)

    • 釘地根(如「千斤拔」類):苦甘平,補益肝腎、強筋健骨,防風藥耗傷正氣。
    • 埔銀根(或為「白銀樹根」):清熱解毒,針對麻風熱毒蘊膚之病機。二藥為佐,調和攻補。

加減法原理:

  • 氣血虛加當歸、川芎:穿山龍、虎黃波增量以通絡,輔當歸、川芎養血活血,標本兼顧。
  • 抽痛腫大加重埔銀根、過山龍:埔銀根清熱解毒以消腫,過山龍(或為過江龍异名)增強止痛通絡。
  • 閃動痙攣加白芷、乳香:白芷祛風解痙,乳香活血定痛,協同緩解風邪引動的筋脈拘急。

整體治療思維:
全方以「根類藥」為主,取「深入病所」之象,結合祛風、除濕、通絡、活血四大法,攻邪為主,佐以補益。其核心理念符合古代對麻風「濕毒瘀滯」的認知,透過疏通經絡、逐邪外出來改善症狀。然因部分藥名考據未明,其具體機理仍需結合地方用藥經驗進一步驗證。

傳統服藥法


過江龍28克,虎黃波31克,釘地根21克,埔銀根18克,穿山龍31克。
氣血虛,加重穿山龍、虎黃波、佐以當歸、川芎;抽痛、局部腫大,加重過山龍、埔銀根;有閃動及痙攣,佐以白芷、乳香。
水煎,內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五根飲,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過江龍28g,虎黃波31g,釘地根21g,埔銀根18g,穿山龍31g。 主治:麻風。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