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解剖位置
- 關於手太陽小腸經中的顴髎穴位置:
- 位於顴骨下方,下頜突出部分的後下方一點點處。
- 在這個區域,可以找到咬肌開始的地方。
- 此外,也處於顴肌的中間。
- 附近有面橫動脈和靜脈的分支。
- 並且,此處分布著面神經以及眶下神經。
針刺方法
穴道介紹
顴髎穴功效「清熱消腫、祛風鎮痙」, 主治口眼歪斜、頰腫、眼瞼瞤動、牙齒痛、唇腫、目黃、面赤、面神經麻痺、面肌痙攣。
近代運用此穴治療三叉神經痛,針尖朝風府力向,刺入約 2.5-2.8 寸,配合陽陵泉治療面肌痙攣效果顯著。針刺以可治療過敏性鼻炎。
穴道配伍
顴髎穴配穴分析
1. 顴髎穴配地倉穴、頰車穴治口歪: 此配伍主要針對面癱或面肌痙攣導致的口歪。顴髎穴疏通小腸經經氣,頰車穴、地倉穴皆為面部經穴,能調理局部氣血運行,共同作用於面部肌肉,恢復其功能。原理是疏通經絡,平衡氣血,使面部肌肉恢復正常活動。
2. 顴髎穴配合谷穴、二間穴治齒痛: 合谷穴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具有瀉熱止痛的功效;二間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經穴,同樣具有清熱止痛作用。此配伍通過合谷、二間穴瀉熱,再配合顴髎穴疏通局部經絡,從而緩解齒痛。原理是清熱瀉火,通經止痛。
3. 顴髎穴配太陽穴、下關穴、頰車穴、合谷穴治三叉神經痛: 此配伍針對三叉神經痛,範圍較廣。太陽穴、下關穴均為頭面部重要穴位,能有效治療頭痛、面部疼痛;頰車穴調節面部肌肉;合谷穴具有強大的鎮痛作用。顴髎穴則協同其他穴位,疏通經絡,達到鎮痛的目的。原理是多個穴位協同作用,清熱解毒、通經活絡、鎮痛。
4. 顴髎穴配大迎穴治目動: 大迎穴為足陽明胃經穴,具有疏通經絡、鎮靜安神的作用。此配伍通過調節肝經與胃經的氣血,緩解目動症狀(例如眼瞼痙攣)。原理是疏肝理氣,鎮靜安神。
5. 顴髎穴配翳風穴、合谷穴清熱鎮痛: 翳風穴為足少陽膽經穴,具有清熱解毒、鎮痛的功效。此配伍結合合谷穴,清熱解毒、鎮痛效果更佳。顴髎穴協同作用,加強清熱鎮痛的效果。原理是清熱解毒,通經止痛。
6. 顴髎穴配肝俞穴、太沖穴舒肝解痙止痛: 肝俞穴、太沖穴均為肝經穴位,具有疏肝理氣、解鬱止痛的作用。此配伍主要針對肝氣鬱結導致的面肌痙攣、眼瞼震顫、三叉神經痛等。顴髎穴則針對面部局部疼痛。原理是疏肝理氣,解鬱止痛,緩解肌肉痙攣。
7. 顴髎穴配太陽穴、攢竹穴、下關穴、地倉穴、頰車穴治口眼斜: 此配伍與三叉神經痛配伍相似,但範圍更廣泛,涵蓋了口眼歪斜的整體調理,通過多個穴位協同作用,調節面部肌肉功能,恢復其平衡。
綜上所述,顴髎穴的配伍多與其他頭面部或相關經絡穴位配合,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其作用機理主要在於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清熱解毒,鎮痛止痙。 需注意的是,穴位配伍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結膜炎
神經系統疾病
- 三叉神經痛
眼與附器疾病
- 麥粒腫
- 結膜炎
- 眼睛紅痛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呼吸系統疾病
- 慢性鼻炎
- 鼻竇炎
消化系統疾病
- 牙齦腫脹痛
艾灸刮痧
艾灸顴髎穴方法:
- 準備: 準備艾條或艾灸盒,以及酒精或打火機。
- 消毒: 用酒精或棉球消毒艾條或艾灸盒。
- 點燃: 點燃艾條或艾灸盒。
- 施灸: 將點燃的艾條或艾灸盒置於顴髎穴上,距離皮膚約2-3釐米,以患者感到溫熱而不燙爲宜。
- 時間: 每次施灸10-15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
遠紅外線加熱顴髎穴方法:
- 準備: 準備遠紅外線神燈,並確保電源插座安全。
- 距離: 將神燈距離顴髎穴約20-30釐米,以患者感到溫熱而不燙爲宜。
- 時間: 每次照射10-15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
注意事項:
- 溫度: 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時,務必控制溫度,避免燙傷。
- 時間: 施灸或照射時間過長,會導致皮膚灼傷,需適度控制。
- 禁忌: 孕婦、經期婦女、皮膚敏感者、患有皮膚病者,不宜使用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
- 觀察: 施灸或照射過程中,若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
- 專業: 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醫師。
按摩推拿
按摩顴髎穴方法:
重點程序:
- 消毒雙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潔雙手,並用消毒溼巾擦拭。
- 定位穴位: 用食指和中指輕輕觸摸眼角外側,找到顴骨下緣的凹陷處,即顴髎穴。
- 手法選擇:
- 指壓法: 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顴髎穴,力度適中,以感到酸脹爲宜,每次按壓5-10秒,重複3-5次。
- 旋轉法: 用拇指指腹按壓顴髎穴,並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每次旋轉10-20圈,重複3-5次。
- 推拿法: 用拇指指腹從顴髎穴向斜下方推按,每次推按5-10次,重複3-5次。
- 按摩時間: 每次按摩5-10分鐘。
- 按摩頻率: 每天1-2次。
注意事項:
- 按摩時力度要適中,避免過度用力造成損傷。
- 按摩過程中如有疼痛感,應立即停止。
- 按摩後注意皮膚清潔。
- 患有面部皮膚疾病者,應慎用按摩手法。
- 如有疑問,請諮詢專業醫師。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