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溫熱經解》~ 客氣溫病治法 (21)
客氣溫病治法 (21)
1. 客氣溫病治法
小陷胸加芩枳湯方
栝蔞實(三錢),半夏(三錢),川連(一錢),酒芩(八分),枳實(八分)
溫邪下陷協熱下利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溫邪下陷,尿血者,小薊飲子主之。
小薊飲子方
小薊(三錢),藕節(十枚),木通(一錢),竹葉(一錢),甘草(一錢),滑石(三錢),蒲黃(一錢),生地(六錢),山梔(一錢)
溫邪下陷,大便下血者,槐花散主之。
槐花散方
槐花(一錢),側柏葉(三錢),黑荊芥(八分),枳殼(八分),粳米(一杯,先煮去渣,後入前藥)
熱病篇:帝曰: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者。何也。岐伯曰:諸遺者,熱甚而強食之,故有所遺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有所藏。因其穀氣相搏,兩熱相合,故有所遺也。帝曰:治遺奈何?岐伯曰: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也。帝曰:病熱當何禁之?岐伯曰: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
此論肉食能助邪熱也。肉味濃厚而氣熱,邪熱遇之。留於腸胃,熱即不退,此無論傷寒化熱,溫病化熱,凡熱邪未淨,皆不可以肉食也。肉食必復,若熱發時,強食米穀,熱亦不退,故曰:此其禁也。治食復者,須視其病之虛實而調之。
刺法論: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此論溫疫有五,本天地陰陽五運之氣化而生,隨人身五臟六腑之脈症而別。預治之法,莫善於針刺。後人不問病源,不辨脈症,不言治疫,而言防疫,致令病人不死於疫而死於防,清夜自思,良心安在?夫病生於內,而五疫始染。故岐伯曰: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此上工治未病,當求之於內也。
老子曰:大兵之後,必有凶年,凶年之後,必有瘟疫。
此論溫疫之原因,由於內傷七情,飢飽勞碌,復傷脾胃也。李東垣遇荒年之後,民多飢餓,脾胃受傷,故東垣治法,首重脾胃,治疫之法也。
瘟疫者,地氣也。其氣由口鼻直入脾胃,脾受邪,則舌苔白膩,大便閉,小便不利者,宜達原飲。胃受邪,則肌膚髮赤,咽喉痛,口吐鮮血者,白虎加犀角升麻湯主之。
達原飲方
檳榔(二錢),知母(一錢),酒芩(一錢),草果仁(五分),川樸(一錢),芍藥(一錢),甘草(五分)
白虎加犀角升麻湯方
即於白虎湯方中加入犀角一錢,升麻五分,鮮生地六錢,黑元參三錢。
瘟疫病發於春,咽喉痛,吐鮮血,手足起紅點者,瘟痧也。西醫名猩紅熱,銀翹敗毒湯主之。咽喉痛,身發赤斑者,玉女煎主之。
此係冬令受火毒,火者,地之陽氣也。地以陽殺,故病瘟。
銀翹敗毒湯方
銀花(三錢),馬勃(錢半),葛根(二錢),牛蒡子(錢半),蟬蛻(一錢),連翹(二錢),石膏(五錢),殭蠶(二錢),板藍根(錢半)
白話文:
客氣溫病治療方法
小陷胸加芩枳湯
藥方組成:栝樓實(9克),半夏(9克),黃連(3克),酒黃芩(2.4克),枳實(2.4克)。
對於溫熱病邪氣向下陷,導致熱邪與腸道濕熱交雜,引起腹瀉的,可以用葛根黃芩黃連湯來治療。
對於溫熱病邪氣向下陷,導致尿血的,可以用小薊飲子來治療。
小薊飲子
藥方組成:小薊(9克),藕節(10個),木通(3克),竹葉(3克),甘草(3克),滑石(9克),蒲黃(3克),生地(18克),山梔(3克)。
對於溫熱病邪氣向下陷,導致大便出血的,可以用槐花散來治療。
槐花散
藥方組成:槐花(3克),側柏葉(9克),黑荊芥(2.4克),枳殼(2.4克),粳米(一杯,先煮成粥,去渣,再加入其他藥材)。
熱病篇
黃帝問:熱病已經痊癒了,但有時還會有一些後遺症,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這些後遺症,是因為在發熱嚴重的時候,勉強吃了東西,所以才會留下後遺症。像這種情況,都是因為病情已經衰退,但邪氣還隱藏在體內。因為穀物的消化和體內剩餘的熱邪互相衝擊,兩者熱相合,所以就會有後遺症產生。
黃帝問:要怎麼治療這些後遺症呢?
岐伯回答:要看病人的體質是虛還是實,然後調整治療方向,順應病情變化,這樣就可以治癒了。
黃帝問:生病發熱的時候,有什麼需要忌口的嗎?
岐伯回答:發熱的病情稍微好轉的時候,如果吃肉就會復發,吃太多就容易留下後遺症,這是需要忌口的。
這裡說明了肉類食物會助長邪熱。肉的味道濃郁且性質溫熱,遇到體內的邪熱,就會滯留在腸胃中,導致熱邪無法消退。不管是傷寒引起的發熱,還是溫病引起的發熱,只要熱邪還沒有完全消除,都不可以吃肉。吃了肉就容易復發。如果發熱的時候,勉強吃米飯穀物,熱邪也同樣不會消退。所以說這是需要忌口的。治療因為飲食而復發的病情,需要根據病人體質的虛實來調整治療方法。
刺法論
黃帝問:我聽說瘟疫來臨的時候,都會互相傳染,不論大人小孩,病情都相似。如果沒有採取救治和預防措施,要如何才能避免傳染呢?
岐伯回答:不會被傳染的人,是因為體內正氣充足,邪氣就無法侵犯。
這裡說明了溫疫有五種,是根據天地陰陽五行的運行變化而產生的,並且會根據人體五臟六腑的脈象症狀而有所不同。要預防瘟疫,最好的方法是針灸。後人不問病因,不辨脈象症狀,不談治療瘟疫,卻只談預防,導致病人不是死於瘟疫,而是死於預防。夜深人靜時仔細想想,良心何在?疾病是從體內產生的,所以瘟疫才開始傳染。所以岐伯說:正氣在體內充足,邪氣就無法侵犯。這是高明的醫生治療未病的方法,應該從自身內部來尋求。
老子說:大戰之後,必定會有饑荒的年份;饑荒的年份之後,必定會有瘟疫。
這裡說明了溫疫的產生原因,是因為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以及過度飢餓或飽食,勞累過度而損傷了脾胃。李東垣遇到荒年之後,百姓大多飢餓,脾胃受損,所以李東垣的治療方法,首先注重脾胃,這也是治療瘟疫的方法。
瘟疫是一種地氣。這種邪氣從口鼻直接進入脾胃。脾受到邪氣侵犯,就會出現舌苔白膩、大便不通、小便不利等症狀,這時候適合用達原飲來治療。胃受到邪氣侵犯,就會出現皮膚發紅、咽喉疼痛、口吐鮮血等症狀,這時候適合用白虎加犀角升麻湯來治療。
達原飲
藥方組成:檳榔(6克),知母(3克),酒黃芩(3克),草果仁(1.5克),厚朴(3克),芍藥(3克),甘草(1.5克)。
白虎加犀角升麻湯
就是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加入犀角(3克)、升麻(1.5克)、鮮生地(18克)和玄參(9克)。
瘟疫病如果發於春天,出現咽喉疼痛、吐鮮血、手腳出現紅點等症狀,就是溫痧,西醫稱之為猩紅熱,可以用銀翹敗毒湯來治療。如果咽喉疼痛、身上出現紅色斑點,可以用玉女煎來治療。
這都是冬天感受了火毒,火是地上的陽氣。大地因為陽氣過盛而殺害生物,所以會產生瘟疫。
銀翹敗毒湯
藥方組成:銀花(9克),馬勃(4.5克),葛根(6克),牛蒡子(4.5克),蟬蛻(3克),連翹(6克),石膏(15克),殭蠶(6克),板藍根(4.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