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麟

《重訂溫熱經解》~ 客氣溫病治法 (17)

回本書目錄

客氣溫病治法 (17)

1. 客氣溫病治法

春令風溫,咳嗽脅痛者,桑杏羚羊湯主之。咳血者,咳,血湯主之。

桑杏羚羊湯方

桑葉(二錢),川貝母(二錢),前胡(錢半),栝萎(錢半),炙紫菀(八分),杏泥(三錢),羚羊角(八分),青皮(七分),甘草(一錢),炙款冬(一錢半)

咳血湯方

杏泥(三錢),前胡(錢半),栝蔞霜(錢半),甘草(一錢),青黛(五分),藕節(五枚),川貝母(二錢),童便(一盅,沖)

風邪傷肺,咳嗽不得臥,胸滿脅痛者,有瘀血也。桃杏二青竹茹歸芍湯主之。

桃杏二青竹茹歸芍湯方

桃仁泥(一錢),杏泥(二錢),焦枳實(七分),制川樸(八分),青黛(五分),青皮(七分),竹茹(三錢),赤芍(一錢),歸尾(八分),前胡(一錢半)

夏令人氣發泄,津液出表,外感風寒不得出。則身熱無汗,舌苔白膩脈緩者,名暑溫,青蒿杏樸蔻苓湯主之。

青蒿杏樸蔻苓湯方

青蒿(錢半),杏泥(三錢),半夏(錢半),淡豆豉(錢半),茯苓(三錢),川樸(一錢),蔻殼(五分)

夏令外感風寒,身溫無汗,吐瀉交作者,藿香正氣散主之。

藿香正氣散方

藿香(一錢),川樸(八分),甘草(八分),茯苓(二錢),制夏曲(錢半),薄荷(八分),陳皮(一錢),蘇梗(一錢),白朮(八分),建曲(錢半),大腹皮(一錢),豆豉(一錢半)

夏令發熱惡寒,身體痛,脈浮緊者,傷寒也,香薷飲主之。口渴欲嘔,舌尖赤者,加川連。

香薷飲方

香薷(八分),川樸(一錢),扁豆衣(三錢)

夏令外感風寒,頭痛咳嗽,發熱而嘔,胸滿脅痛,下午身熱,口苦而渴,有汗,小便利者,小柴胡去人參加杏仁湯主之。渴甚者,去半夏加天花粉。

小柴胡去人參加杏仁湯方

柴胡(二錢),半夏(二錢),甘草(八分),紅棗(三枚去核),生薑(八分),酒芩(八分),杏泥(三錢)

夏令外感寒邪,口苦而渴,舌苔黃,胸脅滿痛,嘔而發熱,小便利者,小柴胡湯去人參半夏加天花粉主之。小便不利者,青蒿滑石湯主之。

夏令外感風邪,口苦而渴,舌苔黃,胸脅滿,嘔而發熱,小便利,大便閉者,大柴胡湯主之。柴胡芒硝湯亦主之。小便不利者,不可與也。

大柴胡湯方

柴胡(二錢),芍藥(八分),大黃(錢半),大棗(三枚),半夏(二錢),枳實(一錢),酒芩(八分),生薑(錢半)

柴胡加芒硝湯方

即小柴胡湯加芒硝

夏令外感風熱,身無熱而脈數者,痧也。宜刺宜刮,身熱汗出者,清暑飲主之。

清暑飲方

青蒿露(三錢,沖),六一散(三錢,包),荷葉邊(一圈),西瓜翠衣(三錢),綠豆皮(錢半),銀花露(五錢,沖),絲瓜皮(二錢),淡竹葉(錢半),白扁豆衣(錢半)

白話文:

春季溫病治療方法

春天感染風溫病,出現咳嗽、胸脅疼痛的,用桑杏羚羊湯來治療。如果咳嗽帶血,則用咳血湯來治療。

桑杏羚羊湯的配方

桑葉(6克),川貝母(6克),前胡(4.5克),栝蔞(4.5克),炙紫菀(2.4克),杏仁泥(9克),羚羊角(2.4克),青皮(2.1克),甘草(3克),炙款冬花(4.5克)

咳血湯的配方

杏仁泥(9克),前胡(4.5克),栝蔞霜(4.5克),甘草(3克),青黛(1.5克),藕節(5個),川貝母(6克),童子小便(一杯,沖服)

風邪侵襲肺部,導致咳嗽嚴重到無法躺下,胸部悶脹、胸脅疼痛,這是體內有瘀血的表現。用桃杏二青竹茹歸芍湯來治療。

桃杏二青竹茹歸芍湯的配方

桃仁泥(3克),杏仁泥(6克),焦枳實(2.1克),製川樸(2.4克),青黛(1.5克),青皮(2.1克),竹茹(9克),赤芍(3克),當歸尾(2.4克),前胡(4.5克)

夏季人體陽氣向外發散,津液也隨之散發到體表,此時如果感受風寒,導致陽氣無法散發,就會出現身體發熱卻不出汗,舌苔白膩,脈象緩慢的情況,這被稱為暑溫,用青蒿杏樸蔻苓湯來治療。

青蒿杏樸蔻苓湯的配方

青蒿(4.5克),杏仁泥(9克),半夏(4.5克),淡豆豉(4.5克),茯苓(9克),川樸(3克),蔻殼(1.5克)

夏季感受風寒,出現身體發熱不出汗,同時伴有嘔吐腹瀉的情況,用藿香正氣散來治療。

藿香正氣散的配方

藿香(3克),川樸(2.4克),甘草(2.4克),茯苓(6克),製半夏曲(4.5克),薄荷(2.4克),陳皮(3克),蘇梗(3克),白朮(2.4克),建曲(4.5克),大腹皮(3克),豆豉(4.5克)

夏季出現發熱怕冷,身體疼痛,脈象浮緊的情況,這是感受了傷寒,用香薷飲來治療。如果出現口渴想吐,舌尖發紅的情況,加入黃連。

香薷飲的配方

香薷(2.4克),川樸(3克),扁豆衣(9克)

夏季感受風寒,出現頭痛咳嗽,發熱想吐,胸悶脅痛,下午發熱,口苦口渴,有汗,小便通暢的情況,用小柴胡湯去除人參,加入杏仁來治療。如果口渴嚴重,則去掉半夏,加入天花粉。

小柴胡去人參加杏仁湯的配方

柴胡(6克),半夏(6克),甘草(2.4克),紅棗(3枚去核),生薑(2.4克),黃芩(2.4克),杏仁泥(9克)

夏季感受寒邪,出現口苦口渴,舌苔發黃,胸脅脹滿疼痛,想吐且發熱,小便通暢的情況,用小柴胡湯去除人參和半夏,加入天花粉來治療。如果小便不暢,則用青蒿滑石湯來治療。

夏季感受風邪,出現口苦口渴,舌苔發黃,胸脅脹滿,想吐且發熱,小便通暢,大便不通的情況,用大柴胡湯來治療。也可以用柴胡加芒硝湯來治療。如果小便不暢,就不能使用這些藥方。

大柴胡湯的配方

柴胡(6克),芍藥(2.4克),大黃(4.5克),大棗(3枚),半夏(6克),枳實(3克),黃芩(2.4克),生薑(4.5克)

柴胡加芒硝湯的配方

即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入芒硝

夏季感受風熱,身體沒有發熱但脈搏跳動很快,這屬於痧症。應該進行刺血或刮痧治療。如果身體發熱並出汗,則用清暑飲來治療。

清暑飲的配方

青蒿露(9克,沖服),六一散(9克,包煎),荷葉邊(一圈),西瓜翠衣(9克),綠豆皮(4.5克),銀花露(15克,沖服),絲瓜皮(6克),淡竹葉(4.5克),白扁豆衣(4.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