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麟

《重訂溫熱經解》~ 客氣溫病治法 (14)

回本書目錄

客氣溫病治法 (14)

1. 客氣溫病治法

謹按:前人注此,但言寒暑之辨,而不知寒與寒尚有辨。冬令傷寒,與夏令傷寒,見症不同,治法各異,可不辨哉。

《金匱》云:太陽中暍者,熱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此論夏令傷暑為熱病也。天氣熱曰暍,熱邪傷人,由表入里,故曰太陽中暍,此夏令傷熱也。熱傷氣,表氣虛,故汗出惡寒。其熱在肌肉,陽明所主,熱傷陽明,陽明經氣化燥,故身熱而渴。白虎解肌肉之熱,加人參以生津,故主之。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此論夏月先中暍,後傷冷水也。熱由太陽入陽明,故身熱,復傷冷水。水行皮中,則營衛俱滯,營氣被阻,則身疼,衛氣被阻,則身重,太陽中暍,脈當數大,不當微弱,而脈微弱,何也?此以冷水在皮中,隨營衛氣行,營衛氣被阻,不能達於脈,致令脈微弱。故曰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瓜蒂苦寒,能吐能下,去身面四肢水氣,水氣去,則熱解,故主之。

一物瓜蒂湯方

瓜蒂(二七個)

上銼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頓服。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此承上文而言也。太陽中暍,當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不當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發熱惡寒者,冷水在皮中也。衛氣被阻,故身重。營氣被阻,故身痛。寒痛曰痛,熱痛曰疼,傷暍復傷水,故疼痛。太陽中暍,脈當數大,今脈弦,弦則衛氣不行,衛氣傷,故脈弦。營氣傷,故脈細芤遲。

營衛傷暍復傷水,故脈弦細芤遲。膀胱為太陽之府,太陽之氣從寒化,寒氣下行,則小便,太陽之氣,外達毫毛,小便已,太陽之氣,還行於皮毛,皮中有水氣,故洒洒然毛聳。冷水在皮中,營衛氣被阻,其氣不達於四肢,故手足逆冷。小有勞,則熱氣外泄,故身即熱。熱氣從口出,故口開。

口開,則氣與津俱出,其津不及前板齒,故前板齒燥,宜瓜蒂湯,前已言之矣。冷水在皮中,發之不得出,若發汗,則太陽之氣,與皮中之水氣合,故惡寒甚,暍中太陽,加溫針,則熱益盛,故發熱甚。下之,則熱邪下注。數下之,則所中之暍,悉入下焦。下焦熱,則淋閉不通,故淋甚。

謹按:前人解此,不承上文,是以費解。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熏黃也。

此論濕溫之邪,在肌中化熱,則發黃,梔子柏皮湯症也。濕熱在外,鬱於肌中,則生熱,營氣被阻,故一身盡疼,疼者痠痛也。此為熱痛,非寒痛也,濕熱鬱於肌中不得汗,故發熱,肌色本黃,濕熱不得從外解,則發黃。但黃無汗,故曰身色如熏黃也。

白話文:

客氣溫病治療方法

關於前人對此的註解,只說寒暑的區別,卻不知道寒和寒之間也有不同。冬天受寒和夏天受寒,病症表現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怎麼能不加以區分呢?

《金匱要略》說:「太陽中暑,是屬於熱的病症。會出現汗出、怕冷、身體發熱和口渴的狀況,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這是講夏天中暑是屬於熱性病。天氣熱的時候稱為中暑,熱邪傷害人體,從體表進入體內,所以說太陽中暑,這是夏天受熱引起的。熱會損耗氣,體表氣虛,所以會汗出怕冷。熱在肌肉裡,屬於陽明經管轄,熱邪傷了陽明,陽明經氣化燥熱,所以會身體發熱口渴。白虎湯可以解除肌肉的熱,加入人參可以生津,所以用這個方子治療。

太陽中暑,身體發熱且疼痛沉重,脈象卻微弱。這是因為夏天受涼水,水停留在皮膚裡造成的,用一味瓜蒂湯來治療。

這是講夏天先中暑,後來又受涼水的狀況。熱邪從太陽經進入陽明經,所以身體發熱,接著又受了涼水。水停留在皮膚裡,就會導致營氣和衛氣都停滯不通暢。營氣受阻,就會身體疼痛;衛氣受阻,就會身體沉重。太陽中暑,脈象應該是洪數有力,不應該是微弱,而脈象微弱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是因為涼水在皮膚裡,隨著營衛之氣運行,導致營衛之氣受阻,無法到達脈搏,所以脈象微弱。因此說,這是因為夏天受涼水,水停留在皮膚裡造成的。

瓜蒂性味苦寒,能使人嘔吐,也能使人腹瀉,可以去除身體表面和四肢的水氣。水氣去除,熱就會消解,所以可以用瓜蒂湯來治療。

一味瓜蒂湯的方子

瓜蒂(二十七個)

將瓜蒂切碎,用水一升,煮至剩五合,去渣,一次性服用。

太陽中暑,會發熱怕冷,身體沉重且疼痛。脈象是弦細、芤遲,小便之後,會感到全身發冷,起雞皮疙瘩,手腳冰涼。稍微勞累,身體就會發熱,嘴巴張開,門牙前面乾燥。如果發汗,會更加怕冷;如果用溫針,會發熱更厲害;如果多次使用瀉下藥,會小便淋漓不盡。

這段是接著上面所說的。太陽中暑,應該是汗出怕冷,身體發熱口渴,不應該是發熱怕冷,身體沉重且疼痛。發熱怕冷,是因為涼水在皮膚裡。衛氣受阻,所以身體沉重;營氣受阻,所以身體疼痛。受寒引起的疼痛叫做痛,受熱引起的疼痛叫做疼,中暑之後又受涼水,所以用疼痛來形容。太陽中暑,脈象應該是洪數有力,現在脈象是弦,弦表示衛氣運行不暢,衛氣受損,所以脈象是弦。營氣受損,所以脈象是細、芤、遲。

營氣和衛氣受到損傷,而且中暑後又受涼水,所以脈象才會是弦細、芤遲。膀胱是太陽經的腑,太陽之氣從寒化,寒氣下行,就會小便。太陽之氣,外達於毛髮,小便之後,太陽之氣又回到皮膚,皮膚中有水氣,所以會全身發冷,起雞皮疙瘩。涼水在皮膚裡,營衛之氣受阻,無法到達四肢,所以手腳冰涼。稍微勞累,熱氣就會外泄,所以身體會立刻發熱。熱氣從口中出來,所以會張開嘴巴。

嘴巴張開,氣和津液都會一起出來,津液無法到達門牙前面,所以門牙前面乾燥。這種情況適合用瓜蒂湯,之前已經說過了。涼水在皮膚裡,發汗也發不出來,如果發汗,太陽之氣就會和皮膚裡的水氣結合,所以會更加怕冷。中暑的時候受寒,如果用溫針,熱就會更加旺盛,所以會發熱更厲害。如果使用瀉下藥,熱邪就會向下走。如果多次使用瀉下藥,原本中暑的熱邪,都會進入下焦,下焦有熱,就會小便淋漓不盡,所以會小便不利。

關於前人對此的解釋,沒有連貫上下文,所以會讓人難以理解。

濕氣引起的病,會導致全身疼痛,發熱,身體顏色像被熏過一樣發黃。

這是說濕熱的邪氣在肌肉裡化熱,就會發黃,這種情況可以用梔子柏皮湯來治療。濕熱在體表,鬱積在肌肉裡,就會產生熱,營氣受阻,所以會全身酸痛,這種疼痛屬於熱痛,不是寒痛。濕熱鬱積在肌肉裡,無法通過汗液排出,所以會發熱。皮膚顏色本來就是黃色的,濕熱無法從外部解除,就會發黃。但是發黃卻沒有汗,所以說身體顏色像被熏過一樣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