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1)

1. 痰證

茯苓丸(方見痰飲類)

芎活湯

治水飲停蓄,注於經絡,發為臂痛,皆因脾土有虧,平日多飲水漿,不能傳化所致。

川芎,半夏(湯洗),白茯苓,川獨活,陳皮,枳殼(去穰,炒。各半兩),白朮,甘草(各一分)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同煎,去滓,食後停少時溫服。

控涎丹

凡人忽患胸背、手腳、腰胯隱痛不可忍,連筋骨牽引釣痛,坐臥不寧,時時走易不定。俗醫不曉,謂之走注,便用風藥及針灸,皆無益。又疑是風毒結聚,欲為癰疽,亂以藥貼,亦非也。此乃是痰涎伏在心膈上下,變為此疾。或令人頭痛不可舉,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飲食無味,痰唾稠黏,夜間喉中如鋸聲,多流唾涎,手腳重,膇冷痹,氣脈不通,誤認為癱瘓,亦非也。凡有此疾,但以是藥,不過數服,其疾如失。

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

上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曬乾。食後臨睡,薑湯或熱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疾猛氣實,加丸數不妨。其效如神,加味控涎丸一方,見喘急類。

白話文:

芎活湯

此方治療因為體內水液停滯,積存在經絡中,導致手臂疼痛的狀況。這些情況通常是因為脾胃虛弱,平時又喝太多水,導致水液無法正常代謝所引起的。

藥材包含:川芎、半夏(用湯洗過)、白茯苓、川獨活、陳皮、枳殼(去除內膜,炒過。各半兩)、白朮、甘草(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半水,加入五片生薑一同煎煮,濾掉藥渣,在飯後稍微休息一下後溫服。

控涎丹

一般人突然感到胸背、手腳、腰部、髖部隱隱作痛,痛到難以忍受,還會牽連筋骨,像被釣住一樣疼痛,讓人坐立難安,疼痛部位還會不定時地轉移。一般庸醫不明白原因,就說是「走注」,隨便使用祛風藥或針灸治療,都沒有效果。又懷疑是風毒結聚,要長成癰疽,胡亂貼藥,也是不對的。這些其實是痰涎積存在心膈上下,變化成的病症。有時候會讓人頭痛抬不起來,有時會神情昏沉疲倦嗜睡,有時會食不知味,痰液濃稠黏膩,晚上睡覺喉嚨像有鋸子在拉一樣,口水流很多,手腳沉重,小腿冰冷麻木,氣血不通,容易被誤認為是癱瘓,但其實不是。凡是遇到這種病症,只要服用此藥,幾次就能痊癒。

藥材包含:甘遂(去除內心)、紫大戟(去除外皮)、白芥子(真的。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曬乾。在飯後睡前,用薑湯或熱水送服五到十丸。如果病情嚴重,體質強壯,可以增加藥丸數量。這個藥的效果非常神奇。另外,還有一個加味控涎丸的配方,在治療喘急的藥方中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