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五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11)

1. 通治

人參定喘湯

治肺氣喘,喉中有聲,坐臥不安,胸膈緊滿。及治肺感寒邪,咳嗽聲重。

白話文:

人參定喘湯

治療肺氣喘,喉嚨中有聲音,坐臥不安,胸腔和膈膜感到緊迫。以及治療因感冒引起的肺寒,咳嗽聲很嚴重。

人參(去蘆,一兩),罌粟殼(蜜炙,二兩),麻黃(去蘆),半夏曲,甘草(炙。各一兩),桑白皮(半兩),阿膠(炒,一兩),五味子(一兩半)

白話文:

人蔘(去掉根鬚,一兩),罌粟殼(用蜂蜜炙過,二兩),麻黃(去掉根鬚),半夏曲,甘草(炙過,各一兩),桑白皮(半兩),阿膠(炒過,一兩),五味子(一兩半)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薑三片。煎至七分,食後溫服。

九寶湯

治經年咳嗽,通用。常服屢效。

白話文:

九寶湯

**用途:**治療經年咳嗽,通用。經常服用,屢有奇效。

用法:

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薑三片。煎煮至剩七分,在飯後溫熱服下。

麻黃(去節),橘紅,腦荷(各一兩),辣桂,紫蘇,桑白皮(炒),杏仁(去皮尖),大腹子(連皮),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麻黃(去除節瘤),橘紅(一兩),腦荷(一兩),辣桂(半兩),紫蘇(半兩),桑白皮(炒過的,半兩),杏仁(去除皮和尖端,半兩),大腹子(連皮,半兩),甘草(炙過的,半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薑五片,烏梅一個,水一盞半同煎,食後臨臥服。或入童子小便半盞,尤妙。

杏參飲

治因墜墮驚恐,或渡水跌僕,疲極筋力,喘急不安。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研磨成散狀。每次服用三錢,搭配五片薑片和一個烏梅,再以一杯半的水共同煎煮,於飯後睡前服用。或加入半杯童子小便,效果更佳。

杏參飲

用途:

治療因跌落、驚嚇,或渡水、跌倒造成身體疲憊、筋骨無力、喘促不安的症狀。

人參,桑白皮,橘紅,大腹皮,檳榔,白朮,訶子(麵裹煨,取肉),半夏(湯泡七次),桂心(不見火),杏仁(去皮尖,炒),紫菀(洗),甘草(炙)

白話文:

人參:滋補元氣、固本培元。

桑白皮:清肺熱、止咳化痰。

橘紅:理氣化痰、健脾開胃。

大腹皮:行氣導滯、消食化積。

檳榔:消積行氣、殺蟲止瀉。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訶子(麵裹煨,取肉):澀腸固精、止痢。

半夏(湯泡七次):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桂心(不見火):溫心通脈、活血化瘀。

杏仁(去皮尖,炒):止咳平喘、潤肺化痰。

紫菀(洗):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甘草(炙):補氣益血、緩急止痛。

上等分,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紫蘇七葉,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取上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四錢,加水一杯半,生薑五片,紫蘇七葉,煎煮至藥液只剩七成。濾除藥渣,溫熱服用,不限服用時間。

分心氣飲

治氣逆脈伏,發厥而喘者。(方見諸氣類。)

秘傳降氣湯

白話文:

分心氣飲

治療氣機逆亂,脈象沉伏,發作時昏厥、喘咳的病症。(處方請參照「諸氣類」)

祕傳降氣湯

治氣不升降,上熱下冷,作喘。生薑、紫蘇葉同煎,就服玉華白丹,效。(方見諸氣類。玉華白丹方見痼冷類。)

加味白朮散

白話文:

治療氣候不升降的症狀,上半身熱,下半身冷,導致喘鳴。將生薑、紫蘇葉一起煎服,然後服用玉華白丹,即可見效。(此方可參考諸氣類。玉華白丹方可參考頑固的寒症類。)

加味白朮散

組成:

  • 白朮(炒)
  • 茯苓
  • 白扁豆
  • 蓮子
  • 山藥
  • 石膏
  • 甘草(炙)
  • 縮砂

用法:

將藥材研粉,每次取 3-6 克,用溫開水送服。

功效:

益氣健脾、清熱除濕。

適應症:

脾虛濕盛所致的腹脹、腹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大便溏稀。

陳皮,半夏,人參,白茯苓,白朮,甘草(炙),山藥(炮。各二兩),白扁豆(制,一兩半),縮砂,桔梗(炒),石蓮肉,薏苡仁(各一兩)

白話文:

陳皮、半夏、人參、白茯苓、白朮、炙甘草、炮山藥(各二兩),制白扁豆(一兩半),縮砂、炒桔梗、石蓮肉、薏苡仁(各一兩)

上銼散。治喘嗽每遇飲酒必發,生薑、桑白皮煎服,效。

水煮木香丸

治喘急泄瀉,加官桂、生薑煎服。(方見下痢類。)

神保丸

白話文:

上銼散可以治療因飲酒而引起的咳嗽氣喘,用生薑和桑白皮煎水服用,效果很好。

水煮木香丸可以治療呼吸急促、腹瀉的症狀,加官桂和生薑煎水服用。(具體配方請參考下痢類。)

神保丸。

治久喘,胸膈滿悶,飲食不進。每服七丸,生薑、柿蒂湯下。(方見諸氣類。)

白話文:

治療長期的喘息、胸悶、食慾不振。每次服用七丸,用生薑、柿子蒂煮的水送服。(方劑請參見諸氣類。)

玉液散

治久近喘嗽,口乾作渴。

栝蔞根,知母,貝母(去心,炒。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人參(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先熔下黃蠟二錢。同入米飲調下,食後服。

神應丹

治肺氣喘急,晨夕不得睡,不問久新,一服見效。

砒石(一兩),綠豆(六兩)

白話文:

玉液散

治療長期的喘嗽,口乾口渴。

冬瓜根,知母,貝母(挖掉種子後炒,各一兩),甘草(烤過,半兩),人參(半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先把二錢的黃蠟融化。把藥粉和米湯調和,飯後服用。

神應丹

治療肺氣喘急,早晚都無法入睡,無論是新發作或舊疾,服用一劑即可見效。

砒霜(一兩),綠豆(六兩)

上二味同煮,以豆爛為度,取出砒石,入黃丹一兩同研爛。用紙做卷五七重,如豆筒,又入砒石、黃丹,以黃泥固濟,復燒紅為度。又入黃丹一兩,面四分,為丸如粟米大,又以黃丹二兩為衣。每服二粒,新井花水下,得效即止。

白話文:

將前面兩種藥物一起煮沸,以煮到豆子完全融化為標準,取出砒石,加入一兩的黃丹一起研磨成細粉。用紙做成五到七層的紙卷,像豆子大小的筒子,再放入砒石和黃丹,用黃泥封固,然後再燒紅為標準。再加入一兩的黃丹,四分的麵粉,製成粟米大小的丸子,再用二兩的黃丹做外層的覆膜。每次服用兩粒,用剛挖的新井水送服,如果有效就立即停止服用。

胡桃湯

治痰喘

胡桃肉(三個),生薑(三片)

上臨臥食畢,飲湯三兩呷,又再嚼,如前飲湯,就枕即安。

葶藶丸

白話文:

胡桃湯

治療痰喘

材料:

  • 胡桃肉(三個)
  • 生薑(三片)

用法:

睡前服用,先將胡桃肉和生薑吃掉,然後喝三兩口湯,再將剩下的胡桃肉嚼碎,再喝湯,上牀後即可安睡。

葶藶丸

又名防己丸。大治肺氣咳嗽,面浮目腫,喘促,睡臥不得,步履艱難,小便赤澀等疾。

漢防己

白話文:

也叫做防己丸。主要治療肺氣咳嗽、臉部水腫、眼睛浮腫、呼吸急促、睡覺和坐著都感到不舒服、行動困難、小便赤紅並且感到刺痛等疾病。

防己

**藥性:**甘、微苦,寒。歸膀胱經。

**功效:**清熱利濕,透疹解表。

**主治:**濕熱證,如水腫、腳氣、熱淋、瘡腫。感冒發熱,出疹遲緩。

**用法用量:**煎服,3-9克。

**注意事項:**陰虛內寒者慎用。

貝母(煨令微黃),木通(各一兩),甜葶藶(隔紙炒令紫色),杏仁(去皮尖及雙仁,麵炒微黃,細研。各二兩)

白話文:

貝母:將其烘烤至微微泛黃。

木通:與貝母等量,各用一兩。

甜葶藶:用紙隔開炒至呈紫色。

杏仁:去皮和尖端,以及兩個仁,用麵粉炒至微黃,研磨成細粉。各用二兩。

上為末,棗肉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桑白皮湯下,不拘時候。

炙肝散

治喘並痰嗽,兩服病不復作。

白礬(飛過研),五倍子(為末)

上每服各一錢,以生豬肝火上炙熟蘸藥,食後臨臥服。

人參清肺湯

治喘急噎塞,加桔梗、款冬花。(方見咳嗽類。)

清膈散

治喘嗽吐唾不利,膈熱,口中苦氣。

南星(一兩),鉛白霜(少許),桑白皮(一兩半),白附子(五錢)

上銼散,生薑三片煎,食後臨睡服。

灸法:

肺俞各十一壯,穴在第三椎下兩旁各去一寸五分。天突穴在頸結喉下五寸宛宛中,灸七壯,立效。

白話文:

炙肝散

治療喘息伴痰嗽,兩次服藥後疾病不再復發。

白礬(用過火飛過的研成粉末),五倍子(研成粉末)

以上每服各一錢,用生豬肝在火上炙熟,蘸取藥物,飯後臨睡前服用。

人參清肺湯

治療喘急噎塞,加入桔梗、款冬花。(方劑詳見咳嗽類。)

清膈散

治療喘咳吐唾沫不利,膈熱,口中苦氣。

南星(一兩),鉛白霜(少許),桑白皮(一兩半),白附子(五錢)

以上研成散劑,用生薑三片煎服,飯後臨睡前服用。

灸法:

肺俞穴各灸十一壯,穴位在第三椎下兩旁,各約一寸五分。天突穴在頸部結喉下五寸,凹陷處中,灸七壯,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