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7)

1. 時行

人參飲子

治寒熱上壅,咳嗽痰涎。

白話文:

人參飲子

**治療:**寒熱往上衝,咳嗽痰多。

人參,苦梗(去蘆),五味子,赤茯苓(去皮),白朮(炒。各一兩),枳殼(麩炒),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人參、苦梗(去掉蘆頭)、五味子、赤茯苓(去皮)、白朮(炒一下、各一兩)、枳殼(用麩炒過)、甘草(炙熱過,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五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嗽多者,加桑白皮一兩。痰多,加半夏曲一兩。寒暑之交,氣盛人衣厚作壅,忽痰盛微熱,此藥最宜。若作感冒,發其汗,攻其邪,必成大病。此方佳處,在茯苓能導心熱,枳殼能疏肺壅,故易效。

白話文:

「上銼散」的藥方: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杯半的水,加上五片薑片,煎煮至七分熟,去渣滓,於飯前溫熱服用。如果咳嗽多,再加一兩的桑白皮。如果痰多,再加一兩的半夏曲。在寒暑交替之際,氣盛的人穿著厚重的衣服,容易造成擁堵,突然出現痰液增多、微熱的症狀,這種藥最適合。如果出現感冒,發汗、攻邪,必然會演變成大病。此方藥的妙處在於茯苓能夠導引心熱,枳殼能夠疏通肺部的壅滯,因此容易見效。

一方,有半夏一兩。又云,寒壅者,加杏仁不去皮尖、紫蘇各半兩。

一服散

治咳嗽。

白話文:

一種藥方,有半夏一兩。另一種說法,寒壅的人,加上不去皮尖的杏仁、紫蘇,各半兩。

一服散

治療咳嗽。

阿膠(二片),生薑(十片),大烏梅(二個),甘草(一錢),紫蘇(十葉),杏仁(去皮尖,七個)大半夏(三個,泡),罌粟殼(三個,炙)

上銼散。水一碗,煎至六分,去滓,臨臥服。

白話文:

阿膠(二片):一種中藥,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生薑(十片):一種中藥,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解毒散寒的功效。

大烏梅(二個):一種中藥,具有止渴生津、斂肺澀腸、益氣安神的功效。

甘草(一錢):一種中藥,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

紫蘇(十葉):一種中藥,具有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益氣固表、化痰止咳的功效。

杏仁(去皮尖,七個):杏仁是一種中藥,具有潤肺止咳、平喘祛痰、清熱除煩的功效。

大半夏(三個,泡):半夏是一種中藥,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開竅醒神的功效。

罌粟殼(三個,炙):罌粟殼是一種中藥,具有止咳平喘、止瀉止痢、鎮痛的功效。

取一碗水煎煮方劑,煎至水量剩下六分之一時,將藥渣濾掉。在睡前服用。

敗毒散、升麻葛根湯、香葛湯,各件每用四錢,生薑、烏梅、桑白皮煎,有效。酌量用之。(方並見傷寒陽證及和解類。)

白話文:

敗毒散、升麻葛根湯、香葛湯,每帖各用四錢,加入生薑、烏梅、桑白皮一起煎煮,即可生效。依照病情酌量使用。(這些方劑也列在傷寒陽證和和解類中。)

2. 勞咳

蛤蚧散

治虛勞咳嗽,咯血。潮熱盜汗,不思飲食。

白話文:

治療虛弱久咳,咳出帶血。潮熱盜汗,食慾不振。

蛤蚧(一對,蜜炙),人參(去蘆),百部(去心),款冬花(去皮),紫菀茸(各半兩),貝母,阿膠(蛤粉炒),鱉甲(醋炙),柴胡(去蘆),肉桂(去粗皮。炒),黃耆(蜜炙),甘草,杏仁(湯浸,去皮尖),半夏(生薑汁浸。各一兩)

白話文:

蛤蚧:一對,用蜜炙熟。

人參:去掉須根。

百部:去除根部。

款冬花:去掉外皮。

紫菀茸:各半兩。

貝母:一兩。

阿膠:用蛤粉炒過。

鱉甲:用醋炙過。

柴胡:去除須根。

肉桂:去掉外皮,炒過。

黃耆:用蜜炙熟。

甘草:一兩。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

半夏:用生薑汁浸泡。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一盞,不拘時溫服。肉桂雖去風寒,有熱人不肯服,則當改用細辛。

白話文:

上藥為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水一盞半,另外加上生薑三片,煎至剩一盞,不拘時間,溫熱服用。肉桂雖然可以去除風寒,但是有熱證的人不願意服用,那麼就應該改用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