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4)

1. 暑證

六和湯

白話文:

六和湯

  • **組成:**熟地黃、茯苓、牡丹皮、澤瀉、山藥、丹皮
  • **功效:**滋陰清熱、利水滲濕
  • **適用症狀:**陰虛發熱、口乾咽燥、小便短赤、舌紅苔少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10天
  • **禁忌:**脾胃虛寒者慎用

治傷暑痰生,咳嗽喘滿。加麥門冬、烏梅煎,就吞消暑丸。(方見傷暑、中暑類。)

白話文:

治療因中暑而產生的痰,導致咳嗽、喘息、胸悶。加入麥門冬、烏梅煎服,同時服用消暑丸。(詳細方劑請參閱「傷暑」、「中暑」類別。)

2. 濕證

白朮散

治五臟傷濕,咳嗽痰涎,增寒發熱,上氣喘急。

白話文:

治療五臟受濕,咳嗽多痰,寒氣加重發熱,胸悶氣喘急促。

白朮(二兩),五味子,茯苓(各一兩),甘草(一錢),半夏(四個,洗去滑,破作十六片)

白話文:

  • 白朮:二兩

  • 五味子:一兩

  • 茯苓:一兩

  • 甘草:一錢

  • 半夏:四個,洗去滑,破作十六片

上銼散,分作十六服。每服水一盞半,薑五片,紅棗二枚,煎至七分,空腹服。

不換金正氣散

治傷濕,四肢重著,骨節疼痛,灑淅咳嗽。

白話文:

上銼散:分為16劑。每劑加入水1.5碗、5片生薑、2顆紅棗,煎至7分熟,空腹服用。

治療受傷濕氣,四肢沉重,骨節疼痛,咳水流鼻涕。

厚朴(去皮,薑汁製),藿香(去枝、土),甘草(爁),半夏(煮),蒼朮(米泔浸),陳皮(去白)加木瓜(每藥一兩,只用五錢)

白話文:

厚朴(去皮,用薑汁浸泡製成),藿香(去除枝葉和泥土),甘草(用火烤焦),半夏(煮熟),蒼朮(用米湯浸泡),陳皮(去除白色部分)加上木瓜(每種藥材用一兩,只取五錢)。

上等分,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二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生冷油膩。

傷寒陰證,用之亦效。

白話文:

將上等藥材碾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半煎煮。加入生薑三片,棗子兩枚。煎煮至八成,去除渣滓,於飯前回溫服用。忌食生冷油膩的食物。

傷寒陰證,用之亦見效。

3. 七情

團參飲子

治因抑鬱憂思,喜怒飢飽,病失節,至臟氣不平,咳嗽膿血,漸成肺痿。增寒壯熱,羸瘦困頓,將成癆瘵。

白話文:

團參飲子

用於治療因抑鬱憂慮,喜怒無常,飲食不節,導致臟腑氣血失調,出現咳嗽咳血,逐漸演變成肺結核。症狀加重後會出現畏寒高熱,身體消瘦乏力,將演變成癆病。

人參,紫菀茸(洗),阿膠(蛤粉炒),百合(蒸),細辛(洗去葉土),款冬花,杏仁(去皮尖,炒),天門冬(湯洗七次),半夏(湯泡七次),經霜桑葉,五味子(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白話文:

人參、洗淨紫菀茸、蛤粉炒阿膠、蒸百合、洗去葉土細辛、款冬花、去皮尖炒杏仁、湯洗七次的天門冬、湯泡七次半夏、經霜桑葉、五味子(各一兩)、炙甘草(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大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因氣而咳者,宜加木香。咳而吐血有熱,加生地黃。咳而唾血有寒者,加鍾乳粉。因疲極而咳嗽者,加黃耆。因損而吐血者,加沒藥、藕節。咳而嘔逆,腹滿不食者,加白朮,倍加生薑。咳而小便多者,加益智仁。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四錢,水一碗半,生薑五片,煎至七成,去渣,飯後溫服。因氣而咳的,宜加木香。咳而吐血有熱的,加生地黃。咳而吐血有寒的,加鍾乳粉。因疲極而咳嗽的,加黃耆。因損而吐血的,加沒藥、藕節。咳而嘔逆,腹滿不食的,加白朮,加倍生薑。咳而小便多的,加益智仁。

咳而大便溏者,去杏仁,加鍾乳粉。咳而面浮氣逆者,加沉香、柑皮煎。分心氣飲,治憂鬱得咳,每服三錢。加枳殼去穰一錢,北五味十粒,生薑三片煎。(方見諸氣類。)

白話文:

  • 如果咳嗽同時大便稀溏,把杏仁去掉,加上鍾乳粉。

  • 如果咳嗽同時臉部浮腫、氣息逆亂,加上沉香、柑皮一起煎服。

  • 分心氣飲,治療憂鬱症引起的咳嗽,每次服用三錢重的藥。

  • 如果加上去穰的枳殼一錢、北五味十粒、生薑三片一起煎服,藥方詳見「諸氣類」。(「諸氣類」是中醫藥方的一種分類,專門治療各種氣相關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