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22)
卷第一 (22)
1. 通治
二賢湯
治痰實,食後胸滿,遠年痰飲,服之愈。
薄橘紅(四兩),甘草(一兩)
上為末,沸湯調服。其功在茯苓、半夏、枳實、南星之上。
茱苓丸
治頭疼,背寒,嘔吐酸汁,不思飲食,小便不利,氣壅昏眩。
白茯苓,吳茱萸(各二兩。湯洗去末)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候,熟水吞下。服後便漩中作茱萸氣是驗,他痰藥不能及此。一方,只將茱萸酒浸三宿,以茯苓末拌之,候乾,或湯或酒下百餘粒。亦效。
快活丸
常服消食化痰,養生之家不可缺。
枳殼(一兩半,炒),桂(一兩),桔梗(二兩),半夏(湯洗七次,二兩)
上為末,薑汁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薑湯下。
茯苓丸
治臂痛不能舉手,或左右時復轉移,由伏痰在內,中脘停滯,脾氣不流行,上與氣搏,四肢屬脾,滯而氣不升,故上行攻臂,其脈沉細者是也。後人謂此臂痛,乃痰證也。用以治痰,無不效者。
茯苓(一兩),枳殼(麩炒,去穰,半兩),半夏(二兩),風化朴硝(一分)
上為末,薑汁煮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累有人為痰所苦,夜間兩臂常若有人抽牽,兩手戰灼。至於茶盞亦不能舉,只以此藥治之,皆隨服隨愈。世間所謂痰藥者多矣,至於立效,未有如此藥之妙也。
倍術散
治酒癖五飲,停水在心下,或兩脅、胃中、膈上、腸間,動搖有聲。皆由飲酒冒寒,飲水過多。
白朮(二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上銼散,分三服。水一大盞,姜十片煎,空腹服。臟腑微動即安。(一方,除附子,加乾薑、肉桂各一兩,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五丸。米飲下,食前,大效。)
桂辛湯
下痰飲,散風邪,止痰嗽,聰耳鼻,宣關竅。利咽膈,清頭目,解冒眩,進飲食。
桂(去粗皮),細辛(去苗土),乾薑(炮),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二兩),五倍子,陳皮(去白),白朮,半夏(湯洗七次。各三分)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丁香半夏丸
治脾胃宿冷,嘔吐痰水,噫氣吞酸。
人參,丁香,木香,肉豆蔻,陳皮(各一分),藿香葉(半兩),半夏(湯洗七次,姜淹,炒黃,三兩)
上為末,薑汁糊丸如小豆大,每服四十丸,薑湯下。
二陳湯
煎,送下青州白丸子,治眉心並眉梁骨疼。又治臂疼,或麻木,或戰掉,皆痰飲所作。宜服。(方見痎瘧類。白丸子方見風科通治類。)
控涎丹
治同上。(方見臂痛類。)
二生湯
專治痰。
附子(生,去皮臍),半夏(生用)
上等分,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生薑十片,七分去滓煎,空腹溫服。入少木香煎,尤佳。
破痰消飲丸
治一切停痰留飲。
青皮,陳皮(並洗),京三稜(炮,捶碎用),川薑(炮),草果(麵裹煨),蓬朮(炮,捶碎),良薑(濕紙裹煨。各一兩)
上為末,水麵糊丸如梧子大,陰乾。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破飲丸
治五飲停蓄胸腹,結為症癖,支滿胸脅,旁攻兩脅,搶心疼痛,飲食不下,翻胃吐逆,九種心痛,積年宿食不消,久瘧久痢,遁屍疰忤,癲癇厥暈,心氣不足,憂愁思慮,婦人腹中諸病,悉能治療。久服尤妙,且不傷臟氣。
蓽茇,丁香(不見火),胡椒,縮砂仁,木香(不見火),蠍梢,烏梅,青皮,巴豆(去殼膜。各等分。)
上以青皮同巴豆漿水浸一宿,次日漉出,同炒青皮焦,去巴豆,水淹烏梅肉,蒸一炊久。細研為膏,入藥末和勻,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臨臥薑湯吞下,曾有婦人頭風,服之亦效,且斷根不復發,豈頭風即痰飲耶。
導痰湯
一切痰,頭目旋暈,或痰飲留積不散。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坐臥不安,不思飲食。
半夏(洗七次,四兩),天南星(炮,去皮),橘紅,枳實(去穰,麩炒),赤茯苓(去皮。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生薑十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二陳湯
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食生冷,飲酒過度,脾胃不和,並宜服之。一方加丁香。(方見痎瘧類。)
荊蓬煎丸
破痰癖,消症塊,冷熱積聚,胃膈痞悶。通和三焦,升降陰陽,順氣,消化宿食。
荊三稜(酒浸三日,夏一日),蓬莪朮(酒浸三日,夏一日。以上二味,用去皮巴豆二十粒,於銀石器內,文武火炒令乾黃色,去巴豆,卻用湯浸去白),木香,枳殼(去穰),青皮(去穰),川茴香(微炒),檳榔(銼。各一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理中湯
治停痰留飲,加茯苓、半夏導利之。(方見霍亂類。)
白話文:
二賢湯
主治實質性痰症,飯後胸悶,長期痰飲問題,服用後可痊癒。
取薄荷橘紅四兩,甘草一兩,磨成粉末,以沸騰的水調服。其療效超越茯苓、半夏、枳實、南星。
茱苓丸
治療頭痛,背部寒冷,反酸嘔吐,食慾不佳,小便不暢,氣血阻塞導致的頭暈。
取白茯苓、吳茱萸各二兩,清洗去除末尾部分。
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三十粒,不限時間,以熱水吞服。服用後,會感覺到茱萸的氣味,這是驗證效果的方式,其他化痰藥物無法達到這種效果。另一種配方,只將茱萸用酒浸泡三天,再用茯苓粉拌合,待乾後,無論用水或酒吞服百餘粒,同樣有效。
快活丸
常服能幫助消化,化痰,養生之人不可或缺。
取炒過的枳殼一兩半,桂一兩,桔梗二兩,半夏(清洗七次)二兩。
磨成粉末,用薑汁製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二十粒,飯後用薑湯送服。
茯苓丸
治療手臂疼痛無法舉起,或疼痛位置不定,在左或右,由體內潛藏的痰液造成,中脘部位滯留,脾氣運行不暢,向上與氣相搏,四肢屬於脾,如果滯留而氣不上升,所以會向上攻向手臂,脈象顯示為沉細。後人認為這種手臂疼痛,是痰的症狀。用以治療痰,無不見效。
取茯苓一兩,炒過的枳殼半兩,半夏二兩,風化朴硝一分。
磨成粉末,用薑汁煮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三十粒,以生薑湯送服。很多人因痰液困擾,夜晚雙臂常像被人拉扯,雙手戰慄發熱。甚至連茶杯都無法舉起,只用這個藥物治療,都會隨即痊癒。世間所謂的化痰藥物很多,但能立即見效的,沒有比這個藥更有效的了。
倍術散
主治酒癖五飲,水停留在心下,或兩脅、胃中、膈上、腸間,晃動時會有聲音。皆因飲酒受寒,飲水過多。
取白朮二兩,炮製去皮臍的附子一兩。
切成碎片,分成三份服用。一大碗水,加入十片薑煎煮,空腹服用。腸胃稍微動一下就會感到舒適。
桂辛湯
排出體內的痰飲,驅散風邪,止住咳嗽,改善耳鼻功能,通暢關節,利咽膈,清頭目,緩解頭暈,增加食慾。
取去粗皮的桂,去苗土的細辛,炮製的乾薑,去蘆的人參,去皮的白茯苓,炙甘草各二兩,五倍子,去白的陳皮,白朮,清洗七次的半夏各三分。
切成碎片。每次服用二錢,用兩碗水煎至一碗,去渣,飯前溫服。
丁香半夏丸
主治脾胃長期的寒冷,嘔吐痰水,打嗝吞酸。
取人參,丁香,木香,肉豆蔻,陳皮各一分,藿香葉半兩,清洗七次,薑醃,炒黃的半夏三兩。
磨成粉末,用薑汁製成糊狀,製成小豆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四十粒,薑湯送服。
二陳湯
煎煮後,搭配青州白丸子送服,主治眉心及眉骨疼痛。還能治療手臂疼痛,或麻木,或震顫,都是痰飲造成的。適合服用。(詳細配方可參考痎瘧類別。白丸子的配方可參考風科通治類別。)
控涎丹
主治相同。(配方可參考臂痛類別。)
二生湯
專門治療痰。
取去皮臍的生附子,生用的半夏。
等量,切成碎片。每次服用四錢,用兩碗水,十片生薑,七分去渣煎煮,空腹溫服。加入少量木香煎煮,效果更佳。
破痰消飲丸
主治所有停滯的痰液。
取洗淨的青皮,陳皮,炮製搗碎的京三稜,炮製的川薑,麵包裹煨烤的草果,炮製搗碎的蓬朮,濕紙包裹煨烤的良薑各一兩。
磨成粉末,用水麵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陰乾。每次服用五十粒,薑湯送服。
破飲丸
主治五飲在胸腹停留,形成症瘕,胸脅支撐感滿,攻向兩脅,心痛,飲食困難,反胃嘔吐,九種心痛,多年宿食不消,久瘧久痢,遁屍疰忤,癲癇厥暈,心氣不足,憂愁思慮,婦女腹部各種疾病,都能治療。長期服用更佳,且不會傷害臟腑。
取蓽茇,不見火的丁香,胡椒,縮砂仁,不見火的木香,蠍梢,烏梅,青皮,巴豆(去殼膜)各等量。
將青皮與巴豆一起用漿水浸泡一夜,第二天撈出,一同炒至青皮焦黑,去掉巴豆,用水浸泡烏梅肉,蒸至熟透。細研成膏,加入藥末混合均勻,製成綠豆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到七粒,睡前薑湯送服,曾有一位婦女頭風,服用後也有效,且根治不再復發,難道頭風就是痰飲嗎?
導痰湯
主治所有痰症,頭目眩暈,或痰飲停留不散。胸膈堵塞,脅肋脹滿,頭痛嘔吐,喘息咳嗽,鼻涕粘稠,坐臥不安,食慾不佳。
取清洗七次的半夏四兩,炮製去皮的天南星,橘紅,去穰麩炒的枳實,去皮的赤茯苓各一兩,炙甘草半兩。
切成碎片。每次服用四錢,用兩碗水,十片生薑,煎至八分,飯後溫服。
二陳湯
主治痰飲引起的疾病,或嘔吐噁心,或頭暈心悸,或中脘不適,或因食用生冷食物,過度飲酒,脾胃不和,皆適合服用。另一配方添加丁香。(配方可參考痎瘧類別。)
荊蓬煎丸
打破痰癖,消除症塊,冷熱積聚,胃膈痞悶。調和三焦,調整陰陽,順暢氣血,消化宿食。
取酒浸泡三日(夏季一天)的荊三稜,酒浸泡三日(夏季一天)的蓬莪朮(去皮)。將巴豆二十粒,放入銀石器中,文武火炒至乾黃色,去掉巴豆,再用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加入木香,去穰的枳殼,去穰的青皮,微炒的川茴香,檳榔(切片)各一兩。
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三十粒,飯後生薑湯送服。
理中湯
主治停滯的痰液,加入茯苓、半夏導利。(配方可參考霍亂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