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2)
卷第一 (2)
1. 集脈說
不及者,氣不足。浮之損小者,是陽不及也。沉之損小者,是陰不及也。覆溢二脈者,溢自關前進上於魚際,為外關內格,陰乘之脈也。覆脈自關後退下入於尺澤,為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見如此者,乃諸臟相乘,四時相剋,雖未病,病即死,不可治也。又曰三關通度,過於洪大,則或風或痰,設若沉細,則為之不療。
六部相貫,按之不及,極浮微者殂。再再尋之,至骨不絕者,天年有永矣,至於眾病生死之脈,若諸氣脹滿,浮大可療,虛小難保。下痢宜微小,不宜洪大。恍惚顛狂者,實大為順,沉細為逆。消渴,數大者生,虛小難愈。水氣,浮大則宜,沉細則愈而復作。霍亂,浮洪可救,微遲不語,氣少難瘥。
鼻衄、吐血,利於沉細,不利於浮大。心腹痛,宜見沉細,不宜見浮大。頭痛,浮滑易除,短澀不愈。上氣浮腫,浮滑可安,微細難療。中惡,緊細易治,浮大難痊。金瘡出血。虛細則宜,實大則傾。中毒,洪大則存,細微則亡。十怪脈者,釜沸、魚翔、彈石、解索、屋漏、蝦游、雀啄、偃刀、轉豆、麻促。
釜沸,如湯湧沸,息數俱無,乃三陽數極無陰之候,旦見夕死,夕見旦死。魚翔,脈浮膚泛泛,三陰數極,又曰亡陽,當以死斷。彈石,脈來辟辟湊指,急促而堅,乃腎經真臟脈現,遇戊己日則不治。解索,脈散散無序,腎與命門之氣皆亡,戊己日篤,辰巳日不治。屋漏之脈,如水下滴濺地貌,胃氣營衛俱絕,七八日間危矣。
蝦游,狀如蝦游水面,杳然不見,須臾又來,隱隱然不動,依前又去,醒者七日死,沉困者三日不治。雀啄之脈,指下來三去一,如雀啄食之狀。脾元穀氣已絕於內,醒者十二日死,困者六七日亡。偃刀之脈,尋之如手循刀刃,無進無退,其數無准,由心元血枯,衛氣獨居,無所歸宿,見之四日難療。轉豆,形如豆周旋展轉,並無息數,臟腑空虛,正氣飄散,象曰行屍,其死可立待也。
麻促之脈,應指如麻子之紛亂,細微至甚,蓋衛枯榮血獨澀,輕者三日,重者一日殂矣。又論四十五動止脈,以二十四氣,七十二候,應死期之準的。孟春立春日,十五動一止。明年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時,二十動一止。二年雨水,獺祭魚,候雁北時,三十動一止。
三年草木萌動,驚蟄,桃始華時,四十動一止。四年倉庚鳴,鷹化為鳩時,且如仲春驚蟄桃始華日,脈二十動一止。明年春分,玄鳥至,雷乃發聲時,三十動一止。三年春分,始電,桐始華時,四十動一止。四年季春清明,田鼠化為鴽,虹始見;穀雨,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時。
(以下仿此。孟夏立夏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小滿苦菜秀,靡草死,麥秋至。仲夏芒種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夏至鹿角解,半夏生,蜩始鳴。季夏小暑溫風至,蟋蟀居壁,鷹始摯。大暑腐草化螢,土潤溽暑,大雨時行。孟秋立秋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處暑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
白話文:
集脈說
氣不足則脈象不到位。浮脈細小,是陽氣不足;沉脈細小,是陰氣不足。脈象覆溢於兩脈,從關脈溢出,向上延伸至魚際穴,是外關內格,屬於陰氣乘陽;脈象覆於關脈之後,向下延伸至尺澤穴,是內關外格,屬於陽氣乘陰。見到這種脈象,就表示臟腑之間互相克制,四季氣候也互相影響,即使還沒發病,也會很快死去,無法醫治。又說,如果三關脈過於洪大,可能是風或痰;如果沉細,則難以治療。
六部經脈互相貫通,按之不到位,脈象極其浮弱,則將死。如果反覆尋找,直到觸及骨頭仍能感覺到脈搏,則壽命綿長。至於各種疾病的生死脈象,如果氣脹滿,脈象浮大,是可以治療的;如果虛弱細小,則難以保住性命。下痢的脈象宜微小,不宜洪大;恍惚顛狂的脈象,實大為順,沉細為逆。消渴的脈象,數大者可以生存,虛小則難以痊癒。水氣的脈象,浮大則宜,沉細則雖能痊癒,但容易復發。霍亂的脈象,浮洪可以搶救,微遲則難以言喻,氣少則難以康復。
鼻衄、吐血,宜沉細脈,不宜浮大脈。心腹痛,宜見沉細脈,不宜見浮大脈。頭痛,浮滑脈容易痊癒,短澀脈則難以痊癒。上氣浮腫,浮滑脈可以安心,微細脈則難以治療。中惡,緊細脈容易治癒,浮大脈則難以痊癒。金瘡出血,虛細脈則宜,實大脈則危。中毒,洪大脈則可存活,細微脈則會死亡。十種怪異脈象:釜沸、魚翔、彈石、解索、屋漏、蝦游、雀啄、偃刀、轉豆、麻促。
釜沸脈,如同湯水沸騰,呼吸脈象皆無,是三陽之氣極盛而無陰氣的徵兆,早晨見到晚上就會死,晚上見到早晨就會死。魚翔脈,脈象浮於皮膚表面,泛泛而行,三陰之氣極盛,又稱為亡陽,應判為死。彈石脈,脈來急促而堅硬,如同彈石一般,是腎經真臟之氣顯現,遇戊己日則不治。解索脈,脈象散亂無序,腎與命門之氣皆亡,戊己日病情加重,辰巳日不治。屋漏脈,如同水滴下濺,胃氣、營衛之氣皆絕,七八日內就會危殆。
蝦游脈,狀如蝦在水面游動,時隱時現,醒者七日死,沉困者三日不治。雀啄脈,指下三去一,如同雀啄食一般,脾元穀氣已絕,醒者十二日死,困者六七日亡。偃刀脈,摸起來像刀刃一樣,無進無退,脈數不規律,是由於心元血枯,衛氣獨存,無處歸宿,見到這種脈象,四日內難以治療。轉豆脈,脈象如同豆子般旋轉,沒有呼吸脈象,臟腑空虛,正氣散亂,如同行屍走肉,很快就會死亡。
麻促脈,如同麻子般紛亂,非常細微,是衛氣枯竭,血液凝滯的表現,輕者三日,重者一日即亡。又論四十五動止脈,以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來推測死亡時間。孟春立春日,十五動一止;明年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時,二十動一止;二年雨水,獺祭魚,候雁北時,三十動一止;三年草木萌動,驚蟄,桃始華時,四十動一止;四年倉庚鳴,鷹化為鳩時,且如仲春驚蟄桃始華日,脈二十動一止;明年春分,玄鳥至,雷乃發聲時,三十動一止;三年春分,始電,桐始華時,四十動一止;四年季春清明,田鼠化為鴽,虹始見;穀雨,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時……(以下依此類推,略去孟夏立夏至季秋處暑的節氣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