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2)

1. 集病說

《傳》曰,名不正則言不順,病之名狀,其類至多,原其所由,似是而非者尤多。若體認之,明辨其所因之的,則何患其多也。夫傷寒六經之病,足太陽膀胱經,頭項強,腰脊痛,無汗。足陽明胃經,身熱,目疼,鼻乾。足少陽膽經,胸肋痛,耳聾。足太陰脾經,自利不渴,腹痛。

白話文:

《傷寒論》說,名稱不正確,那麼言論就不會合理,疾病的種類有很多,追根究柢,似是而非的(疾病)尤其多。假如明白體認,清楚分辨疾病發生的原因,那為什麼還要擔憂這類疾病的多樣性。傷寒病有六經,(其中)足太陽膀胱經的類型是頭頸部僵硬,腰脊疼痛,沒有汗。足陽明胃經的類型是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足少陽膽經的類型是胸肋疼痛,耳朵聾。足太陰脾經的類型是腹瀉而不口渴,腹痛。

足少陰腎經,口燥舌乾,背惡寒。足厥陰肝經,煩滿寒熱,甚則囊縮,傳變不一,或愈或死,愈者多出旬日之外,死則在六七日之間,獨寒獨熱亦難治,世號為大病。陽毒之為病,乃陽氣獨盛,陰氣暴絕。陰毒之為病,本因腎氣虛寒,或因冷物傷脾胃,內既伏陰,外又感寒所致。

白話文:

  • 足少陰腎經:症狀為口乾、舌乾,背部畏寒。

  • 足厥陰肝經:症狀為煩躁、鬱悶、寒熱交替,嚴重時會出現囊縮(陰囊收縮),病症變化無常,或好或壞,病情好轉的通常在十天左右,死亡則在六七天之內,單純寒證或熱證都很難治癒,世人稱之為大病。

  • 陽毒導致的疾病:是陽氣獨盛,陰氣突然消失所引發。

  • 陰毒導致的疾病:本因腎氣虛寒,或因生冷食物傷害脾胃,內在原本就有陰寒,加上外感風寒所引起。

陽厥初病,身熱頭痛,至二三日、四五日方發厥,半日卻身熱,蓋熱深方能發厥。陰厥初得病,便四肢厥冷,乃陰勝於陽也。厥者,陰陽不相順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厥多熱少者,其病為進。或加以上氣腳縮,則為六腑氣先絕於外也。至於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下利有微熱而渴自愈;中之者,皆因下虛氣弱,凌犯霜露,及冒風雪中行所致。傷風之病在表,在經絡中循經流注,以日傳變。

白話文:

陽厥症初期發病,身體發熱、頭痛,到二、三天後或四、五天後纔出現厥證,隔了半天後又發燒,這是因為熱度深入體內才能發厥。陰厥症初期發病,四肢就會厥冷,這是因為陰氣勝過陽氣。厥證是指陰陽不相順接。厥證少熱多的,病情會好轉;厥證多熱少的,病情會加重。如果再加上上氣、腳抽縮的症狀,則六腑之氣已經先從外表斷絕了。至於下利清穀,不可攻表,如果發汗必定會脹滿,下利伴隨微熱而口渴的症狀,會自行痊癒;中陰厥的患者,都是因為下虛氣弱,受到霜露的侵襲,或是冒著風雪行走所致。傷風的病症在體表,在經絡中循經流注,隨著日子的變化而變化。

中之者,非正順長養萬物之風,乃八方偏邪之風,肥偉人多得之。蓋風性緊暴,善行數變,其中人也卒,其眩人也暈,激人涎浮,昏人神亂,所以推為百病長。傷暑乃三伏時月,炎熱大行,草萎河涸,血消氣沮之人,偶或傷之,病在頃刻,中之則名中暍。輕則為傷,重則為中。

白話文:

「中之者」,指的是不是正順長養萬物的風,而是八方偏邪的風,肥胖的人多半會得到這種病。因為風的性質緊繃暴躁,善於變化,其中風的人會突然中風,眩暈的人會頭暈,激動的人會流口水,昏迷的人會神志不清,所以被認為是百病之源。「傷暑」是指三伏時節,炎熱盛行,草木枯萎,河流乾涸,血氣虛弱的人,偶爾會被暑熱所傷,這種病來的快,中暑的人就會稱之為中暑。輕微的稱為傷暑,嚴重的則稱為中暑。

傷濕乃坐臥卑濕,或為雨露所襲,或汗出衣里,漸漬染之。其有中者,乃脾元久虛,或為泄疾,土不制水,因茲而得。復有四氣伏於人身,隱微而不知覺,作為百端之病,綿延歲月不已,必須深思,求其所以為病之因。然人之平居,神靜則寧,情動則亂,故喜則氣緩,怒則氣上,悲則氣下,憂則氣沉,思則氣結,恐則氣怯,驚則氣亂,故有所謂七情之病也。

白話文:

傷濕是因久坐、睡臥在潮濕的地方或遭到雨露侵襲,或汗出被衣物吸收潮濕,而逐漸感染引起的。那些患病的人,多是體內脾氣虛弱,或因泄瀉,致使脾不能制水,因此而得病。還有四種邪氣潛伏在人的體內,隱藏著不被人察覺,就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疾病,經年累月都難以痊癒。必須深入思考,找出得病的原因。然而,在人們的生活中,精神安靜則平寧,感情激動則混亂,所以喜怒哀懼思恐驚,都會造成氣息紊亂,因而引發七情導致的疾病。

若真氣既微,胃氣不實,復啖生冷冰雪之屬,致腸胃虛寒,或大病未復,便合陰陽,或疲極筋力,飢飽失節,或刻意苦思,盡神度量,叫呼走氣,而虛損病所由生也。精血既衰,臟腑多燥,三焦煩壅,復餌丹石酒醢炙爆,致腸胃蘊毒,而實熱病所由生也。以諸病總而論之,中氣有類中風,中風而以中氣治之,亦無所傷,中氣而以中風藥投之,莫不旋踵告斃。先代醫師許學士、張子和,以親故,痛念醫之不明,所以懲其弊而見於著述也。

白話文:

如果正氣非常微弱,胃氣也不充實,又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導致腸胃寒涼,或大病初癒,便合陰陽(即性交),或者疲勞過度,筋骨力竭,飢餓飽足沒有節制,或刻意苦思冥想,耗盡精血,又大聲呼叫,耗損氣息,那麼虛損之病就會由此而生。精血已經衰弱,臟腑多燥,三焦煩躁壅塞,又服用丹藥、石藥、酒、肉汁、烤肉和爆炒的食物,導致腸胃蘊集毒邪,那麼實熱之病就會由此而生。總括來說,中氣病的症狀和中風病類似,中風病可以用中氣藥來治療,也不會造成什麼傷害,但中氣病用中風藥來治療,大多會很快死掉。以前的醫師許大學士、張子和,出於親友關係,痛恨醫術的不精明,於是著書立說,以懲治這些弊端。

若痎瘧之病,未有不由隔季所感風寒暑濕,及飲食、勞役、癉癘之氣為之。赤白痢疾,古人所謂滯下者是也,究疾之原,無非外感五邪之氣,內傷生硬冷熱之食,不能克化,致令積滯而成。亦有久虛傳變而成,下之不禁,甚者手足不仁,則五臟氣將絕於內也。失血之病十種,走失莫重於此。

白話文:

如果患上了瘧疾,都是由於間隔季節感染了風寒暑濕,以及飲食、勞累、疫癘之氣引起的。赤白痢疾,古人所說的滯下就是這種病,追究疾病的根源,無非是外感五邪之氣,內傷生硬冷熱的食物,不能消化,導致積滯而形成。也有久虛傳變而成的,拉肚子無休止的,嚴重的甚至會手腳麻木,那麼五臟之氣就會在體內衰竭了。失血的疾病有十種,走失是最嚴重的。

皆因四氣所傷,或調養失宜所致。時疫流行,則當審其春合暖而寒,夏合熱而冷,秋當涼而熱,冬當寒而暖,是皆六氣愆和,而生斯疾。大則流毒天下,小則蔓延一鄉一家,必辨其各季所因,不可以尋常微病目之。故重則禍至滅門,輕則病至危篤。外此,觀形候聽聲,而知病之可治不可治。

白話文:

生病的原因都是因為四氣所傷或是調理保養不當所造成的。當傳染病流行時,就要研究春天原本應該溫暖卻變冷、夏天原本應該是炎熱卻變冷、秋天原本應該是涼爽卻變熱、冬天原本應該是寒冷卻變溫暖,這些都是六氣失去常態,因此才會產生傳染病。嚴重的疫情會讓全國人染病,輕微的疫情也會讓一個鄉鎮或一個家庭遭殃,所以必須分辨出各個季節裡造成疾病的原因,不能以平常的小病來看待傳染病。所以,嚴重的疫情會導致全家滅亡,輕微的疫情也會讓人病危。除了這些之外,觀察病人的外形和狀態並且聽病人的聲音,就可以知道病能不能治癒。

經中所謂視精明者,蓋五臟精明聚於目,目精全則目明,神定則視審,審視不了,精明敗矣。又云,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黑在腎,黃在脾,青在肝。黃色不可明,病在胸中。所謂五色者,乃氣之華也。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白璧之澤,不欲如堊。青欲如蒼玉之澤,不欲如藍。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中所說的視力精明,是指五臟的精華聚於眼睛,眼睛精全則視力好,精神集中則視力審慎,審視不懈,精明就會衰敗。又說,眼睛紅色是心臟有病,白色是肺臟有病,黑色是腎臟有病,黃色是脾臟有病,青色是肝臟有病。黃色不可明,是胸中有病。所謂五色,是氣色的光華。紅色要像絲帛裹著硃砂,不要像赭石一樣。白色要像白壁的光澤,不要像白堊一樣。青色要像蒼玉的光澤,不要像藍靛一樣。

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漆重澤,不欲如炭。五臟精敗,壽不久矣!五聲者,臟之音,中之守也,中盛則氣盛,中衰則氣衰。聲如從室中言者,氣澀也。言微,終日乃復言,是氣之奪也。譫妄不避善惡,神明之亂也。鄭聲,言意不相續,陰陽失守也,得守則生,失守者死。

白話文:

黃色應該像塗了雄黃的羅蘭花,而不是像黃土。黑色應該像漆一樣光澤,而不是像木炭。五臟精氣衰敗,壽命就不長了!五種聲音,是臟腑之音,是身體之守衛,身體強壯則氣盛,身體衰弱則氣衰。聲音像從房間裡說話的人,是氣澀的。說話很輕微,整天說不出一句話,這是氣被奪走了。胡言亂語不避善惡,這是神志錯亂。聲音像鄭國的音樂,言意不相連貫,是陰陽失守,得到守衛則生,失去守衛則死。

六腑強弱,以候形之盛衰。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奪矣。背者,胸之府,背曲肩隨,胸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倉廩不藏者,腸胃不固也。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

白話文:

六腑的強弱,可以預測身體的興衰。頭是精明的地方,如果頭部前傾,視力模糊,精神就會衰退。背是胸膛的地方,如果背部彎曲,肩膀聳起,胸膛就會變壞。腰是腎臟的地方,如果無法轉動或搖晃,腎臟就會衰弱。膝蓋是筋的地方,如果無法彎曲或伸直,筋就會衰弱。骨骼是骨髓的地方,如果走路時骨骼顫抖,骨骼就會衰弱。倉庫沒有儲存糧食,是因為腸胃不堅固。水源不斷流出,是因為膀胱不藏。

得強者生,失強者死,必兼而明之。又如五臟已奪,神明不守,聲嘶身冷,循衣譫語撮空;面赤如衃血,白如枯骨,黑如煙煤,面青目白,面黑目白,面黃目青,面赤目白;耳鼻有黑色起入口,耳目顴頰赤者;黑色出於額上髮際,直鼻脊兩顴上;黑色出天中,下至鼻上顴上;面忽如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黑,目直視,惡風;面黑唇青,面青唇黑;面黑,兩脅下滿,不能自反轉;頭目久痛,卒視無所見,陰結陽絕。目精光脫,恍惚,陰陽竭絕。

白話文:

強壯的人能夠生存,失去強壯的人就會死亡,必須兼顧並明瞭。此外,如果五臟已經被奪,神明不保佑,聲音嘶啞,身體寒冷,抓著衣服喃喃自語,抓空;臉紅如血,白如枯骨,黑如煤煙,臉青眼白,臉黑眼白,臉黃眼青,臉紅眼白;耳朵和鼻子有黑色的東西從入口處冒出來,耳朵、眼睛和顴骨都發紅;黑色出現在額頭髮際,直達鼻樑和兩顴;黑色出現在天中,向下延伸到鼻子和顴骨;臉色突然變成馬肝色,遠看像青色,近看像黑色,眼睛直視,怕風;臉黑脣青,臉青脣黑;臉黑,兩脅下滿,不能自己翻身;頭目疼痛已久,突然視力消失,陰陽結合,陽氣消失。眼睛精光消失,恍惚,陰陽枯竭。

目眶陷,口如魚口,不能復閉,氣出不返,唇反,齒齦乾枯,天柱骨倒,指拳攣縮,汗出不流,舌卷黑,髮直,發如干麻,善怒,發與眉衝起,爪甲青,大腑自遺不覺,身熱喘息,臍下硬如鐵,唇裂鼻黑,舌根焦,四肢逆冷,汗出如油不流,屍臭不可近,目睛直視不回,一日。病人健人,黑色或白色起入目及口鼻,二日。

白話文:

  1. 眼窩深陷,嘴巴像魚嘴一樣,無法閉合,呼出的氣無法回返,嘴脣翻起,牙齦乾枯,頸椎骨倒塌,手指拳頭緊縮,汗水不出,舌頭捲曲發黑,頭髮直立宛如乾枯的麻草,容易發怒,頭髮和眉毛向上衝起,指甲青色,大便自己拉出來但不覺得,身體發熱喘息,肚臍下面硬如鐵,嘴脣裂開鼻子發黑,舌根焦黑,四肢冰涼,汗水像油一樣但不流動,屍體發臭無法靠近,眼睛直視不轉動,一天內。

  2. 病人和健康的人都出現黑色或白色物體進入眼睛、嘴巴和鼻子,兩天內。

陰陽俱絕,失音不能言,三日半。口張唇青,人中滿,三日。目無精光,面一若土色,不飲食,四日。面赤目青,六日。面黑目白,爪甲下黑,八日。齒忽變黑,十三日。肝病皮黑,庚辛日。心病目黑,壬癸日。脾病唇青,甲乙日。肺病頰赤目腫,丙丁日。腎病面腫唇黃,戊己日。

白話文:

身體極度虛弱,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三天半。嘴巴張開,嘴脣青紫,人中部位飽滿,三天。眼睛沒有光彩,臉色像泥土一樣,不進食,四天。面部發紅、眼睛發青,六天。面部發黑、眼睛發白,指甲下方變黑,八天。牙齒突然變黑,十三天。肝病導致皮膚發黑,逢庚申日。心臟病導致眼睛發黑,逢壬癸日。脾臟病導致嘴脣發青,逢甲乙日。肺病導致兩頰發紅、眼睛腫脹,逢丙丁日。腎臟病導致面部腫脹、嘴脣黃色,逢戊己日。

以上俱不可治也。面目黃色起,其病方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面黑目青,面目俱黃,面黑目白,均可治也。大抵言病,動以百計,雖積萬言,莫能盡述,但當留心殷勤學之,博通乃得,不可以粗解一二為是。果某疾而正某名,庶不誤投湯劑,則何患病之不瘳矣。

白話文:

之前所有提及的,都不可治療。臉色變黃引起發作,病症纔可能痊癒。臉色變黃、眼睛呈現青綠色,臉色變黃、眼睛呈現赤紅,臉色變黃、眼睛呈現白色,臉色變黃、眼睛呈現黑色,臉色變黑、眼睛呈現青綠色,臉色、眼睛都呈現黃色,臉色變黑、眼睛呈現白色,這類情形都有痊癒的可能。基本上,在探討疾病時,動輒需要上百條方法,即使寫出上萬條的文字,也無法徹底說明,只能用心認真學習,廣博地通曉才能得其精髓,不能因為粗略瞭解一兩個方法,就自以為掌握了真諦。果真掌握了某種疾病,並正確地診定出疾病的名稱,就極不容易誤診,這時候怎麼會擔心疾病無法痊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