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5)

1. 傷寒遺事

臍下一寸半曰氣海,二寸曰丹田,三寸曰關元。玄府即汗空也。臍間動氣曰奔豚。筋惕肉動曰瞤。中暑曰中暍。妄發濕溫汗曰重暍。渴欲飲水,水入即吐,曰水逆。心下停水怔忪,身無大熱,頭額微汗,曰水結胸。乾嘔曰啘,咳逆曰噦。目中不了了,謂不明瞭也。睛不和,謂不和平如常也。

三月至夏方發病曰晚發。

傷寒戒忌:

傷寒新瘥後,但少吃糜粥,常令稍飢,不得飽食,反此則復。不得早起,不得梳頭洗面,不得多言,不得勞心費力,反此則復。瘥後百日內,氣體未得平復,犯房室者死。忌食羊雞狗肉肥魚油膩諸骨汁,及咸藏鮓脯油餅面,病再發。

臨治警省:

傷寒證候,傾刻傳變。傷寒治法,繩尺謹嚴,非可以輕心視之也。其間種類不一,條例浩繁,是固難矣。至於陰極發躁,熱極發厥;陰證如陽,陽證如陰;腳氣似乎傷寒;中暑似乎熱病;與夫蓄血一證,上熱下冷,乍哄乍寒,至四肢發厥,昏迷悶絕。凡此等類,尤當審思而明辨之。

若疑似未別,體認未明,姑且詢探,切不可妄投決病之劑。方匕雖微,死生系也。謹之哉。

傷寒篤證:

搖頭直視,形如煙燻,心絕。唇吻反青,四肢多汗,肝絕。反目直視,狂言遺尿,腎絕。汗出發潤,喘而不休,肺絕。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脾絕。汗出如油,喘促無已,水漿不下,形體不仁,命絕。大發濕家汁則成痙,熱而痙,不治。發濕溫汗,身青面變,耳聾不語,曰重暍,不治。

發風溫汗,必譫語,並不治。發風濕、中濕汗,並逆,發動氣汗,不治。發少陰汗,九竅出血,曰下厥上竭,不治。發少陽汗則譫語,發汗只在頭面,不至遍身,鼻衄不止者,逆。發汗不至足者,逆。諸逆發汗劇者,言亂目眩,並不治。當汗無汗,服麻黃數劑,七日汗不出者,不治。

汗出如珠不流,不治。汗出如油,口噤肉戰,呻吟喘促,不治。汗後嘔吐,水藥不入口者,逆。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不治。汗後不為汗衰,復大熱脈躁疾,狂言不食,曰陰陽交,不治。忽冒昧無脈,服藥後汗解則生。若無汗,脈不至者,不治。少陰,厥逆無脈,服藥通脈,其脈漸續則生,暴出則不治。

下利厥逆無脈,灸之脈不回,身不溫,微喘,不治。少陰,四逆下利,惡寒而拳,發躁無脈,不治。下利日十餘行,其脈反實者,逆。少陽陽明合病,下利脈長大而弦,曰負,不治。陽病見陰脈,不治。發斑屬陽,見陰脈,不治。代脈不治。吐血、衄血,脈反浮大而牢,不治。

陰易、陽易,脈離經,外腎腫,腹中絞痛,手足拳變,不治。咳逆上氣,脈散者,不治。譫語脈反沉微,四肢厥冷,不治。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不治。七八日以上發大熱,難治。舌本爛,熱不止者,逆。下利發熱,或汗不止,厥不止,並不治。下利發熱,厥逆,躁不得眠,不治。

白話文:

傷寒遺事

肚臍下一寸半是氣海穴,二寸是丹田,三寸是關元穴。玄府就是汗孔。肚臍周圍氣體運行叫奔豚。肌肉抽搐叫瞤。中暑叫中暍。不當發汗而發濕溫汗叫重暍。想喝水,水一喝就吐,叫水逆。心窩處積水,心神恍惚,身體不發高燒,額頭微汗,叫水結胸。乾嘔叫啘,咳嗽氣逆叫噦。眼睛看不清,就是看不清楚的意思。眼睛不和,就是眼睛狀態不好,不像平常一樣。

三月到夏天發病叫晚發。

傷寒禁忌:

傷寒痊癒後,只能少量吃稀粥,經常保持微餓狀態,不能吃飽,否則會復發。不能早起,不能梳頭洗臉,不能多說話,不能勞心費力,否則會復發。痊癒後一百天內,身體元氣尚未恢復,房事者必死。忌食羊肉、雞肉、狗肉、肥魚、油膩食物和各種骨髓湯,以及醃製的魚肉、乾貨、油餅、麵食,否則疾病會再次發作。

臨治警省:

傷寒症狀,變化迅速。傷寒治療,需謹慎嚴格,不可掉以輕心。其間種類繁多,條例複雜,確實很困難。至於陰氣極盛而發躁,熱氣極盛而發厥;陰證表現像陽證,陽證表現像陰證;腳氣症狀類似傷寒;中暑症狀類似熱病;以及蓄血等症,上熱下冷,忽冷忽熱,甚至四肢厥冷,昏迷不醒。凡此種種,都必須仔細思考,明辨清楚。

如果症狀疑似但未明確,體會未深,就暫且詢問探討,絕對不可隨便亂投藥。即使是一點點藥,都關乎生死,務必謹慎!

傷寒危重症狀:

搖頭直視,面色如煙燻狀,心臟衰竭。嘴唇發青,四肢多汗,肝臟衰竭。眼球上翻直視,胡言亂語,遺尿,腎臟衰竭。汗出而光潤,呼吸急促不止,肺臟衰竭。嘴唇發黑,汗液稀少發黃,脾臟衰竭。汗出如油,呼吸急促不止,不能喝水,身體麻木不仁,生命垂危。大量發汗導致濕邪內盛則成痙攣,發熱又痙攣,不治。發濕溫汗,身體青紫,面容改變,耳聾失語,叫重暍,不治。

發風溫汗,必將神志不清,不治。發風濕、中濕汗,並且氣逆,發動氣汗,不治。發少陰汗,九竅出血,叫下厥上竭,不治。發少陽汗則神志不清,發汗只在頭面,不到全身,鼻出血不止者,為逆證。發汗不到腳者,為逆證。各種逆證發汗劇烈者,言語錯亂,頭暈目眩,不治。應該出汗不出汗,服用麻黃幾劑,七天汗不出者,不治。

汗出如珠卻不流動,不治。汗出如油,口噤,肌肉顫抖,呻吟喘促,不治。汗後嘔吐,不能喝水藥者,為逆證。熱病脈象躁盛而不出汗,不治。汗後汗液未減,反而再次發高燒,脈象躁盛而急促,胡言亂語,不吃東西,叫陰陽交錯,不治。突然昏迷,沒有脈象,服藥後出汗則可活。如果不出汗,脈象摸不到,不治。少陰症,厥逆無脈,服藥後脈象漸漸恢復則可活,突然脈象很盛則不治。

下痢,厥逆無脈,灸治後脈象不恢復,身體不溫暖,微喘,不治。少陰症,四逆,下痢,惡寒蜷縮,發躁無脈,不治。下痢每天十多次,脈象反而有力者,為逆證。少陽陽明合病,下痢,脈象長而大且弦,叫負證,不治。陽病出現陰脈,不治。發斑疹屬於陽證,卻出現陰脈,不治。脈象異常不治。吐血、鼻出血,脈象反而浮大而有力,不治。

陰證容易轉變,陽證也容易轉變,脈象脫離經絡,外生腎腫,腹部絞痛,手腳拳曲變形,不治。咳嗽氣逆,脈象散亂,不治。神志不清,脈象反而沉細微弱,四肢厥冷,不治。脈象陰陽俱虛,發熱不止,不治。七八天以上發高燒,難治。舌根腐爛,發熱不止,為逆證。下痢發熱,或者汗出不止,厥逆不止,不治。下痢發熱,厥逆,躁動不安,睡不着覺,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