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八 (1)
卷第十八 (1)
1. 黃丹散
治金瘡,並一且惡瘡。
上等黃丹,軟石膏(不以多少,火煅通紅)
上研細和勻,如桃花色,摻傷處,甚妙。
又方,胡孫頭草,黃花,子如蒺藜骨朵者,村人謂之草血竭,以其能止血也。用其子爛研,或爛嚼,敷傷處,血立止。
又方
黃柏(半斤),半夏(四兩)
上為末。每用半兩,生薑、生地黃取自然汁調塗攧處。如折斷,用絹帛封縛,次用杉木皮扎定。干則頻上薑、地黃汁潤。
又方,治金刃或打傷,及碎首血出不止。
降真香、五倍子、鏡面上削下銅青各等分,為末敷傷處,效。
又方,治刀斧傷。隔年四月苧麻,揉令極軟,覆在傷處,縛定血止。用野苧葉亦可。
又方,水龍骨(即船上多年油灰。),為末,敷傷處,用帛片扎定。皮裂開,以桑白皮綿縫合,用蘇木、五倍子末封之。
又方,治傷至重,但不得透膜者,海味中鹼白鰾,揀火片色白而有紅絲者,成片鋪在傷處,以帛子扎之血止。如膏脂出,不傷內膜者,即剃去傷人頂心發,以熱熨斗不令其知,於新剃頂上一蕩,膏脂即入。以桑白皮綿縫合,用血竭草、木蠟葉、磁石為末,干敷瘡上,即合。
又方,五月五日採馬鞭草、缺盆草、血見愁(即草血竭。),擂爛,同風化灰為末,塗之即愈。
治血聚皮不破方,蘿蔔葉斫細,罨傷處,以帛縛之。
白話文:
黃丹散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刀劍等外傷,以及各種惡性瘡瘍的。
使用上等的黃丹(氧化鉛),加上煅燒到通紅的軟石膏(份量不拘),將兩者一起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呈現桃花般的顏色,然後敷在傷口上,效果非常好。
另一個藥方是使用一種叫做胡孫頭草的植物,它的黃花結出的果實像蒺藜一樣,鄉村裡的人稱它為草血竭,因為它具有止血的功效。將它的果實搗爛,或者直接嚼爛,敷在傷口上,可以立即止血。
還有一個藥方是:
黃柏(半斤)、半夏(四兩),將這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半兩,用生薑和生地黃的自然汁液調和塗抹在跌打損傷的地方。如果是骨折斷裂,先用絲綢布包紮固定,再用杉木皮包紮牢固。如果藥汁乾燥了,就頻繁地用生薑和生地黃汁液潤濕。
另一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刀劍或毆打造成的損傷,以及頭部破裂流血不止的情況。
將降真香、五倍子、從鏡子背面刮下來的銅青,等份混合研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效果很好。
還有一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刀斧造成的傷口。取隔年的四月採收的苧麻,將它揉搓到非常柔軟,覆蓋在傷口上,綁紮固定就能止血。也可以用野苧葉代替。
另一個藥方是,將水龍骨(也就是船上多年積累的油灰)研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用布片包紮固定。如果皮膚裂開了,就用桑白皮棉縫合傷口,再用蘇木、五倍子粉末封住傷口。
還有一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傷勢嚴重,但沒有傷到內臟的情況。選用海味中的鹼性白魚鰾,挑選顏色白而有紅絲的,將其剪成片狀鋪在傷口上,用布包紮好就能止血。如果傷口有膿液流出,但沒有傷到內臟,就剃掉傷者的頭頂的頭髮,趁傷者不知道的時候,用燒熱的熨斗在新剃的頭頂上快速熨燙一下,膿液就會流出。接著用桑白皮棉縫合傷口,再用血竭草、木蠟葉、磁石磨成的粉末乾敷在傷口上,傷口就能癒合。
另外還有一個藥方,在五月五日採摘馬鞭草、缺盆草、血見愁(也就是草血竭),將它們搗爛,和風化的灰燼一起研磨成粉末,塗在傷口上就能痊癒。
治療瘀血積聚在皮下但沒有破皮的藥方:將蘿蔔葉切碎,敷在傷處,用布包紮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