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1)

1. 通治

點眼膏子

治眼目諸疾。

上用羊膽一枚,入蜜一錢在內,線扎定,坩堝內滿入水煮熟,冷水內浸,取出候乾,傾入角罐內,竹著點眼四角,效。

洗方湯泡散

治肝虛風熱攻眼,赤腫羞明,漸生翳障。

當歸尾,赤芍藥,黃連(去須),杏仁(各五錢),銅青(二錢),薄荷葉(三錢),防風(五錢)

上銼散。每用二錢,極沸湯泡,乘熱先熏後洗,冷則再暖用,日兩三次。又方,沸湯白鹽入少許,閉目沃洗。鹽亦散血。

水淋法

治眼睛腫脹突出,新汲水沃眼中,數換水,睛自入。仍以麥門冬、桑白皮、山梔仁煎湯,通口服之。

明上膏

治遠年日近,不睹光明,內外障眼,攀睛胬肉,眩眶赤爛,隱澀難開,怕日羞明,推眵有淚,視物茫茫,時見黑花,或瞼生風粟,或翳膜侵睛,時發癢痛,並皆治之。此藥神妙,兼治口瘡,塗之立愈。

白沙蜜(一斤),黃丹(四兩),硇砂,乳香,青鹽,輕粉,硼砂,腦子(各二錢。並別研),麝香(半錢,別研),金星石,銀星石,井泉石,雲母石(各一兩),黃連(去須),烏賊魚骨(各半兩)

上件藥,於淨室中不得令雞犬婦人見,用銀石器慢火先炒黃丹令紫色,次下蜜,候熬得沫散,其色皆紫,次入臘月雪水三升,再熬二十餘沸,將余藥研成末,一處同熬,用箸滴於指甲上成珠不散為度。以厚紙三張,鋪在筲箕上,傾在紙上,濾過,再用瓶子盛,放在新水內浸三晝夜,去火毒,其水日一易之。看病眼輕重,臨晚用箸蘸藥點大眥頭,以眼澀為度。

若治內障,用面水和成條,捏作圈子,臨臥置眼上,傾藥在內,如此用之,一月見效。

治赤眼後生翳膜方。

上以蘭香子淨洗曬乾,每用一粒,以箸點大眥頭,閉目即覺藥在目內團丸旋轉,藥力過即不轉,須臾自隨眵淚出,若翳膜在上如魚眼然,再易一粒,以病退為度。

洗眼方

韶粉,防風,馬牙硝,餅子銅青

上為末。每用一字,溫湯調,不拘時洗,立效。

小決明散

治斑瘡入眼。

草決明,青葙子,乾葛,槐花,敗荷葉(水上者,一皮)

上為末。食後,米泔水調下二錢。如四五十日病,只此藥,若半年日久,則眼老睛懸,宜合後藥。

香白芷,香附子,連翹,甘草,蟬蛻

上銼散。每服兩錢,水一盞煎,去滓調前藥服,仍忌熱味。

浮萍散

治斑瘡入眼,大人小兒皆可用之。

浮萍(陰乾為末)

上每服二錢,以生羊子肝半個,入盞內以杖子刺碎,沒水半合,絞取肝汁調下,食後。不甚者一服瘥,已傷目者,十服見效。

黃連膏

治眼胬肉攀睛,風癢淚落不止。

朴硝(一升,以水半盞淘去土,陰乾用),白丁香(半升,以水半盞淘去土,攪細用),黃連(二兩,為末)

白話文:

[通用治療方法]

點眼膏

這款膏可以治療各種眼疾。使用一個羊膽,內部放入一錢蜂蜜,用線綁緊,然後在坩堝內加滿水煮熟,接著在冷水中浸泡,取出待乾燥,倒入角罐中,用竹製工具點在眼睛四周,有效。

洗眼湯泡散

針對肝臟虛弱,風熱導致眼睛紅腫,畏光,逐漸產生翳障的情況。所需材料:當歸尾、赤芍藥、黃連(去須)、杏仁(各五錢),銅青(二錢),薄荷葉(三錢),防風(五錢)。將所有材料切碎混合。每次使用二錢,用極熱的水泡,趁熱先燻後洗,水冷後再次加熱使用,每天兩到三次。另一種方法是,在沸水中加入少量的鹽,閉上眼睛清洗。鹽也有助於血液分散。

水淋法

治療眼睛腫脹突出,用新抽取的井水潑灑在眼中,多次更換水,眼球會自然恢復。同時,以麥門冬、桑白皮、山梔仁煎煮的湯,口服效果更佳。

明上膏

對於長時間看不清,內外障眼,攀睛胬肉,眩眶赤爛,眼睛難以睜開,畏日光,推眵有淚,視物模糊,偶爾看到黑花,或眼瞼長風粟,或翳膜侵入眼球,偶爾發癢疼痛,都有治療效果。這種藥非常神奇,還能治療口腔潰瘍,塗抹後立即痊癒。

小決明散

針對斑瘡進入眼睛的情況。所需材料:草決明、青葙子、乾葛、槐花、敗荷葉(水上者,一皮)。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飯後,用米泔水調和服用二錢。如果病情持續四五十天,僅使用此藥即可;若病情持續半年以上,眼睛老化,應配合後續的藥物。

黃連膏

治療眼胬肉攀睛,風癢淚流不止。所需材料:朴硝(一升,用水半盞淘洗去土,晾乾使用),白丁香(半升,用水半盞淘洗去土,攪碎使用),黃連(二兩,磨成粉末)。將水、消、香放入鍋內熬煮至七分,過濾後放置一夜,水面浮起的牙狀物質,取出晾乾。用紙袋裝好,懸掛在風中至風乾。將黃連粉末熬成清汁,曬乾。消用豬膽、羊膽和蜂蜜混合,點在眼睛上,效果顯著。

灸法

如果眼睛疼痛無法視物,可灸上星穴,位於鼻子上方,頭髮邊緣一寸深的凹陷中,灸七壯。先灸噫噫穴,位於肩膀內側第六椎兩旁三寸,抱肘取穴,灸十四壯。再灸風池穴,位於額角髮際的凹陷中,與風府穴相對,兩側各離兩寸。對於青盲無視,遠視眯眼,眼球被白膜覆蓋,可以灸巨髎穴,位於鼻孔下方,水溝旁。

針法

如果眼睛看不清楚,淚水流出,眩暈,瞳孔癢,遠視眯眼,夜晚視力下降,眼皮跳動,頸部和嘴巴偏斜,口齒不清,可以針灸承泣穴,位於眼睛下方七分,與瞳孔對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