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2)
卷第一 (2)
1. 通治
上取水,入消、香,釜內熬至七分,淘出令經宿,水面浮牙者,取出控干。以紙作袋盛,風中懸至風化。將黃連末熬清汁,曬乾。消用豬膽、羊膽和,加蜜妙,點之效。
滌昏膏
治風眼疼痛不可忍者,洗之妙。
好崖蜜(半斤),黃連(五錢),沒藥(二錢半),黃丹(四錢,炒紫色)
上入蜜同熬黑,煎黃連成稠汁,入二味藥內煎熬稠,更入沒藥末同熬數沸,濾去滓,洗。仍用後通天散搐鼻。
通天散
治偏正頭疼,一切壅滯。明目。
赤芍藥,川芍,黃連,黃芩,玄胡索,草烏頭,當歸,乳香(別研。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少許,紙捻子蘸藥搐鼻,神效。
飛絲入眼腫痛方
上用清茶汁點如神。刮指甲上細屑,箸點津液,點爪屑入眼中,其絲自聚拔去。又方,飛絲害左目,以石菖蒲椎破,塞右鼻中,右目即塞左鼻中,百發百中。
運黑法
治飛絲入眼,令人眼脹突出,痛不可忍。新筆兩三管,濡好墨,更換頻運眼上,飛絲纏筆而出,即安。
灸法
目中痛不能視,上星穴主之,其穴直鼻上入髮際一寸陷者中,灸七壯。仍先灸噫噫穴,其穴在肩膊內廉第六椎兩旁三寸、其穴抱肘取之,灸二七壯。次灸風池,其穴在顳顬髮際陷中與風府正相當,即是側相去各二寸。青盲無所見,遠視䀮䀮,目中淫膚白膜覆瞳子,巨髎主,其穴在鼻孔下俠水溝旁。
眼暗,灸大椎下數節第十,當脊中安灸二百壯。惟多愈佳,至驗。風翳,患右目灸右手中指本節頭骨上五壯,炷如小麥大,左手亦如之。目卒生翳,灸大指節橫紋三壯,在左灸右,在右灸左良。
針法
目不明,淚出,目眩瞢,瞳子癢,遠視䀮䀮,昏夜無見,目瞤動,與項口參相喎僻,口不能言,刺承泣,穴在目下七分直瞳子。
白話文:
[通治]
將水加入消石和香料,在鍋中熬煮至七分熟,撈出靜置一夜。隔天水面浮起的渣滓,取出瀝乾,用紙包好,掛在通風處風乾。將黃連磨成粉末,熬成汁液,曬乾備用。消石使用豬膽汁和羊膽汁混合,加入蜂蜜效果更佳,滴入患處。
滌昏膏
治療風眼疼痛難忍,洗眼效果很好。
將半斤好崖蜜、五錢黃連、二錢半沒藥、四錢(炒至紫紅色)黃丹,一起加入蜂蜜熬煮至黑色,煎熬黃連至稠狀,加入其他兩種藥材一起熬煮至稠厚,過濾掉雜質後,用來洗眼。同時使用通天散搐鼻。
通天散
治療偏頭痛、各種阻塞性頭痛,明目。
赤芍藥、川芍藥、黃連、黃芩、玄胡索、草烏頭、當歸、乳香(分別研磨,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取少量,用紙捻沾藥粉搐鼻,效果神奇。
飛絲入眼腫痛方
用清茶水點入眼中效果很好。刮取指甲上的細屑,用筷子沾取唾液,將指甲屑沾上唾液點入眼中,飛絲就會自行聚集並被拔出。另一方,飛絲入左眼,將石菖蒲搗碎,塞入右鼻孔中,若飛絲入右眼,則塞入左鼻孔中,百試百靈。
運黑法
治療飛絲入眼,導致眼球突出脹痛難忍。用二到三支新的毛筆,沾上濃墨,反覆在眼部輕輕移動,飛絲就會纏繞在筆上被帶出,眼睛即可恢復舒適。
灸法
眼睛疼痛無法視物,灸刺上星穴為主穴,此穴位於鼻子上方,髮際線內凹陷處,向上約一寸,灸七壯。先灸噫噫穴,此穴位於肩胛骨內側緣,第六椎骨旁開三寸處,灸十四壯。然後灸風池穴,此穴位於顳部髮際線內凹陷處,與風府穴相對應,左右各開二寸。青光眼患者視物不清,遠處事物模糊不清,眼睛內有白色薄膜覆蓋瞳孔,灸刺巨髎穴,此穴位於鼻孔下方,承泣穴旁。
眼睛昏暗,灸大椎穴下方數節,第十節,位於脊柱正中,灸二百壯,灸的次數越多越好,效果顯著。風翳,右眼患病灸右手的中指指節骨頭上方五壯,艾炷如小麥般大小,左手亦然。眼睛突然長翳膜,灸大拇指指節橫紋三壯,左眼患病灸右手,右眼患病灸左手。
針法
眼睛看不清楚,流淚,眼花,瞳孔癢,遠處事物模糊不清,夜晚看不見,眼睛跳動,伴隨項部及口部歪斜,不能言語,刺承泣穴,此穴位於眼睛下方七分,瞳孔正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