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三 (23)
卷第三 (23)
1. 五膈
寬中散
治因憂恚,寒熱動氣,成五類膈氣,不進飲食。
白話文:
治療因憂鬱、憤怒而導致寒熱之氣亂動,形成五種種類的隔氣,導致不吃東西。
白豆蔻(去皮,二兩),縮砂(四兩),香附子(炒,去毛,十六兩),丁香(四兩),木香(三兩)青皮(去白,四兩),甘草(炙,五兩),厚朴(去皮,薑汁炙令熟,一斤),陳皮(去白,四兩)
白話文:
白豆蔻(去皮)二兩、縮砂四兩、香附子(炒,去毛)十六兩、丁香四兩、木香三兩、青皮(去白)四兩、甘草(炙)五兩、厚朴(去皮,薑汁炙令熟)一斤、陳皮(去白)四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生薑二片,鹽少許。沸湯點服,不以時候。諸冷氣用之亦效。
五膈散
治五膈,胸膈痞悶,諸氣結聚,脅肋脹滿,痰逆噁心,不進飲食。
白話文:
每服二錢,加入兩片生薑、少許鹽。用沸水沖服,不拘時段。凡寒氣疾病皆可用此藥方治療。
五膈散
治療五膈,症狀包括胸悶、胸腹痞滿、氣體鬱結、脅肋脹痛、痰多噁心、食慾不振。
枳殼(去穰,麩炒),木香(不見火),青皮(去白),大腹子,白朮,半夏曲(銼炒),丁香(不見火),天南星(湯泡,去皮),乾薑(炮),麥芽(炒),草果仁(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生薑五片,煎至六分,溫服,不拘時候。
五膈丸
白話文:
枳殼(去掉裡面的白膜,用麩皮炒過),木香(不要加熱),青皮(去掉白色的部分),大腹子,白朮,半夏曲(切碎並炒過),丁香(不要加熱),天南星(用熱水浸泡,去皮),乾薑(炮製過),麥芽(炒過),草果仁(各一兩),甘草(炙烤過,半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取二錢,加水一碗,生薑五片,煎至六分,溫熱服用,不限時間。
五膈丸
組成:
- 柴胡三錢(去苗)
- 當歸三錢(去蘆)
- 芍藥三錢(去皮)
- 甘草二錢(炙)
- 陳皮二錢(去白)
- 枳實二錢(炒)
- 木香二錢(去土)
- 半夏一錢五分(湯洗)
- 生薑一錢五分(切)
- 大棗五枚(去皮、核)
製法:
將上藥共為細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
和中止痛,理氣消痰。
主治:
胸膈痞滿,脘腹脹痛,嘔吐吞酸,痰涎壅肺,咳嗽氣急,心腹刺痛。
治憂恚思慮,膈寒不通,及食冷物即發。其病苦心痛,不得氣息,引痛痛如刺,心下堅,大如粉絮,緊痛如吐,吐即瘥,食飲不下。甚者手足冷,短氣,或上氣喘急,嘔逆者。
白話文:
-
治療憂愁煩惱、思慮過多,導致腹部寒冷、不通暢,以及食用冰冷食物後引發的疾病。
-
患者會感到心痛,無法呼吸,疼痛如針刺般尖銳,心下堅硬,像粉末一樣,緊痛得像要嘔吐,嘔吐後才能緩解,無法進食或喝水。
-
嚴重的情況下,手腳冰冷、呼吸短促,或上氣喘急、嘔吐。
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各五兩),人參(四兩),川椒(炒,出汗),遠志(去心,炒),細辛(去苗),桂心(各三兩),乾薑(炮,二兩),附子(一兩,炮)
白話文:
麥門冬(去掉心),甘草(炙制,各500公克),人參(400公克),川椒(炒至出汗),遠志(去掉心,炒),細辛(去掉莖葉),桂枝中心部位(各300公克),乾薑(炮製,200公克),附子(100公克,炮製)
上為末,蜜丸彈子大。含化,日三服,夜二服。胸中當熱,七日愈。亦可丸如梧子大,米湯下二三十丸。夏,加麥門冬、甘草、人參各一兩。一方,以吳茱萸代桂。治遇寒冷則心痛,咽中有物,吐不出,咽不入,飲食減少,並可服,不拘時。
寬膈丸
治氣不升降,胸膈結痞。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以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劑。含化服用,白天三次,晚上兩次。服藥後應該會感到胸中溫熱,服用七天後可以痊癒。也可以將藥材研磨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用米湯送服二三十丸。在夏季,可以加入麥門冬、甘草和人參,各一兩。另一種方法,可以用吳茱萸代替桂皮。此藥方可用於治療因寒冷而引起的心痛、咽中有異物、吐不出來、咽不下去、飲食減少等症狀,服用時間不拘。
治療氣升降失常,胸腔、橫膈有痞塊。
木香,京三稜,青皮(各半兩),半夏(三兩,湯洗七次),大腹子(一分)
上為末,薑汁糊為丸如梧子大。食後,米湯下二三十丸。
栝蔞實丸
治胸中痛徹背,喘急妨悶。
白話文:
-
木香、京三稜、青皮(各 15 克)
-
半夏(45 克,洗七次)
-
大腹子(3 克)
栝蔞實丸
治療胸口疼痛貫穿到背部,氣喘急促影響呼吸。
使用瓜蔞子入藥,加入薑汁糊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服用後,搭配米湯服用二三十丸。
栝蔞實(別研),枳殼(去穰,麩炒),半夏(湯泡七次),桔梗(去蘆,麩炒。各一兩)
上為末,薑汁打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淡薑湯送下。
白話文:
栝蔞果實(另研成粉末)、枳殼(去核,用麩皮炒)、半夏(用沸水浸泡七次)、桔梗(去蘆頭,用麩皮炒。各取一兩)
末,薑汁打成糊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飯後,用清淡的薑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