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21)
卷第一 (21)
1. 陽毒
升麻湯
治傷寒一二日便成陽毒,或服藥吐下之後變成陽毒。腰背痛,煩悶不安,面赤狂言,或走,或見鬼,或下利,脈浮大數,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下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升麻(二兩),犀角屑,射干,黃芩,人參,甘草(各一分)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飲半盞。食頃再服,溫覆手足出汗。出汗則解,不解再服。
大黃散
治陽毒。傷寒未解,熱結在內,恍惚如狂。
甘草(炙微赤),木通(銼),大腹皮(各一兩。銼),桂心(三兩),川芒硝(二兩),大黃(兩半,銼碎),桃仁(二十一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令微黃)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拘時候溫服,通利為度。
五柔丸
老人、虛人腳氣,亡津液,虛秘大便結。調補三焦。
大黃(四兩),前胡(一兩),半夏(洗七次),蓯蓉(浸酒),芍藥,茯苓(去皮),細辛,當歸,葶藶(炒。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溫水下二十丸,以通為度。
葛根橘皮湯
療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寒解,冬溫始發。肌中斑爛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吐清水。服此湯即靜。
葛根,橘皮,杏仁(去皮尖,研炒),知母,黃芩,麻黃(去節,湯泡),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一中盞,去滓溫服。
知母桂心湯
治傷寒後不瘥,朝夕有熱如瘧。
麻黃(一兩,去節),甘草(一兩,炙),知母(二兩,或作一兩),芍藥,黃芩(各一兩),桂心(二兩,或作一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四片,煎一盞,去滓。取八分清汁,溫熱服,日三。覆令微汗。若心煩不眠,其人慾飲水,當稍稍與之,令胃中和則愈。
增損四物湯
治少陰下利,手足冷,無熱候者。
甘草(二兩,炙),人參,龍骨(各二兩),黃連,乾薑(各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日三服。不瘥,復作下利腹痛,加當歸二兩。嘔者,加橘皮一兩。
化斑湯
治斑毒。
人參,石膏(各半兩),葳蕤,知母,甘草(各一分)
上銼散。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糯米一合,煎八分,取米熟為度,去滓溫服。
黃連橘皮湯
治溫毒發斑。
黃連(四兩,去毛),陳橘皮,杏仁(去皮尖),枳實(炙),麻黃(去節,湯泡),葛根(各二兩)厚朴(薑汁炙),甘草(各一兩。炙)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小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服。下利當先止。
陽旦湯
治中風傷寒,脈浮,發熱往來。汗出惡風,項強鼻鳴乾嘔。
桂心,芍藥(各三兩),甘草,黃芩(各二兩)
白話文:
陽毒
升麻湯:治療傷寒一兩天就變成陽毒,或是服用藥物吐瀉後變成陽毒的方劑。症狀包括腰背疼痛、煩躁不安、面紅發狂,或胡言亂語、看見鬼怪,或腹瀉,脈搏浮大而數,臉上出現紅斑點像錦紋一樣,咽喉疼痛,排出膿血。五天內可以治癒,七天則難以治癒。藥方組成:升麻(二兩)、犀角屑、射干、黃芩、人參、甘草(各一分)。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盞半水煎成一盞,去渣服用半盞。間隔一頓飯的時間再服用一次,溫暖覆蓋手腳,使其出汗。出汗則病癒,不出汗則繼續服用。
大黃散:治療陽毒。傷寒未癒,體內熱邪積聚,神志恍惚如狂的方劑。藥方組成:炙微紅的甘草、木通、大腹皮(各一兩,研磨)、桂心(三兩)、川芒硝(二兩)、大黃(半兩,研磨)、桃仁(二十一枚,用溫水浸泡去皮尖和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盞水煎成六分,不拘時間溫服,以通便為度。
五柔丸:治療老人、體虛者腳氣,津液耗損,大便秘結的方劑,可調補三焦。藥方組成:大黃(四兩)、前胡(一兩)、半夏(洗七次)、蓯蓉(浸酒)、芍藥、茯苓(去皮)、細辛、當歸、葶藶(炒,各半兩)。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溫水送服二十丸,以通便為度。
葛根橘皮湯:治療冬天溫病未癒,到春天受寒邪影響而無法發病,到夏天受熱邪影響,寒邪解除,冬天溫病才發作的方劑。症狀包括肌膚出現斑爛疹子如錦紋一樣,並伴有咳嗽、心悶、嘔吐清水。服用此湯即可緩解症狀。藥方組成:葛根、橘皮、杏仁(去皮尖,研磨炒制)、知母、黃芩、麻黃(去節,用溫水泡)、炙甘草(各半兩)。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盞水煎成半盞,去渣溫服。
知母桂心湯:治療傷寒後未痊癒,早晚發熱如同瘧疾的方劑。藥方組成:麻黃(一兩,去節)、炙甘草(一兩)、知母(二兩,或一兩)、芍藥、黃芩(各一兩)、桂心(二兩,或一兩)。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盞半水,加生薑四片,煎成一盞,去渣。取八分藥汁,溫熱服用,一日三次。蓋被使其微微出汗。若心煩失眠,想喝水,應少量多次給予,待胃中平和則病癒。
增損四物湯:治療少陰經下利,手腳冰冷,無發熱症狀的方劑。藥方組成:炙甘草(二兩)、人參、龍骨(各二兩)、黃連、乾薑(各一兩)、炮製去皮臍的附子(一枚)。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水煎成七分,一日三次。若未痊癒,並再次出現下利腹痛,則加入當歸二兩;若嘔吐,則加入橘皮一兩。
化斑湯:治療斑疹毒的方劑。藥方組成:人參、石膏(各半兩)、葳蕤、知母、甘草(各一分)。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半水,加入糯米一合,煎至八分,待米煮熟為度,去渣溫服。
黃連橘皮湯:治療溫毒引起的斑疹的方劑。藥方組成:黃連(四兩,去毛)、陳橘皮、杏仁(去皮尖)、炙枳實、麻黃(去節,用溫水泡)、葛根(各二兩)、薑汁炙厚朴、炙甘草(各一兩)。用法: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小盞半水煎成一盞,去渣服用。腹瀉應先止瀉。
陽旦湯:治療中風傷寒,脈搏浮大,發熱往來,汗出惡風,項強(頸項僵硬)、鼻鳴、乾嘔的方劑。藥方組成:桂心、芍藥(各三兩)、甘草、黃芩(各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