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二 (1)
卷第十二 (1)
1. 蟾酥丸
治諸疳,殺蟲,止腹痛,退虛熱,大效。或因病後通泄太過成疳。
蟾酥(一個,酥油炙,去骨),胡黃連,宣連(去須),龍膽草,陳皮,川楝子(去核),木香,使君子(去殼),蕪荑(各一兩),麝(半錢或不入),巴豆(二七粒,去油),茴香(一兩,炒)上為末,豬膽汁丸或糊丸,青黛為衣,常服蘇湯下。
白話文:
這個藥方名為「蟾酥丸」。
主要功效是治療各種疳病,能殺蟲、止腹痛、退虛熱,效果顯著。有些疳病是因為生病後過度腹瀉導致的。
藥材組成包含:蟾酥(一整個,用酥油炙過,去除骨頭),胡黃連、宣連(去除鬚根)、龍膽草、陳皮、川楝子(去除果核)、木香、使君子(去除外殼)、蕪荑(以上各一兩),麝香(半錢,也可以不加),巴豆(十四粒,去除油脂),茴香(一兩,炒過)。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豬膽汁做成丸劑,也可以用麵糊做成丸劑,再用青黛包裹丸藥。一般以蘇葉湯送服。
2. 肥兒丸
治諸疳多因閉乳,吃食太早,或因久患臟腑,胃虛蟲動,日漸羸瘦,腹大不能行,發豎,發熱無精神。
黃連,神麯(各一兩),大麥櫱(半兩,炒),木香(二錢),檳榔(二個,不見火),使君子肉,肉豆蔻(麵裹煨。各半兩)
上為末,麵糊丸,蘿蔔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量兒歲數加減,熟水吞下。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各種疳積的,大多是因為嬰兒時期閉乳(沒有餵母乳),或是太早開始吃固體食物,也可能是因為長期臟腑虛弱,導致脾胃虛弱、蟲積蠕動,而使得小孩日漸消瘦,肚子脹大不能走路,頭髮豎立,發燒且精神不振。
藥材包含:黃連、神麯(各一兩),炒過的大麥芽(半兩),木香(二錢),不經過火烤的檳榔(兩個),使君子肉,以及用麵粉包裹後煨過的肉豆蔻(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像蘿蔔籽一樣。每次服用三四十丸,依照小孩的年紀大小酌量增減,用溫開水吞服。
3. 六神丸
捉疳止瀉。
丁香,木香,肉豆蔻(去殼。各半兩。三味用麵裹,同入漫灰火煨,令面熟為度),訶子,使君子,蘆薈(各一兩。細研入)
上為末,棗肉丸,麻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溫米飲下,乳食前服。
白話文:
治療小兒疳積、止瀉的藥丸。
丁香、木香、肉豆蔻(去掉外殼,各半兩)。這三味藥用麵粉包裹起來,一起放入慢火的灰燼中煨,以麵粉熟透為標準。再加入訶子、使君子、蘆薈(各一兩,仔細研磨成粉末)。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後,用棗肉做成藥丸,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溫熱的米湯送服,在吃奶或吃飯前服用。
4. 五珍丸
治疳傷肚大。
青皮(不去白,炒焦黃),乾薑(燒微存性),北五靈脂,蓬莪朮(各一兩)
上為末搜和。稱藥末一兩,用肥巴豆肉去油稱一錢,研細拌和,粳米飯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米湯不飢飽時下。
白話文:
治療因疳疾引起的肚子脹大。
將青皮(不去除白色部分,炒至焦黃)、乾薑(燒至稍微保留藥性)、北五靈脂、蓬莪朮各取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取藥末一兩,加入去除油脂的肥巴豆肉一錢,研磨細緻後一同攪拌,用粳米飯做成丸子,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米湯在不飢餓也不飽食的時候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