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九 (2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21)

1. 瘰癧

白花蛇散

治九漏瘰癧,發於項腋之間,增寒發熱,或痛或不痛。

白花蛇(酒浸軟,去皮骨,焙乾稱二兩),生犀角(鎊,半錢),青皮(半兩),黑牽牛(半兩,半生半炒)

上為末。每服一錢,入膩粉半錢,研勻,五更糯米飲調下。已時,利下惡物,乃瘡之根也。更候十餘日,再進一服。忌發風壅熱物。如已成瘡,一月可效。用之神靈。

四聖散

治瘰癧,用花蛇散取轉,後用此補之,永去根本。

海藻(洗),石決明(煅),羌活,瞿麥穗(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日三服。下清水盡為妙。

牽牛丸

立效。

荊芥穗,殭蠶(各五錢),斑蝥(二十八個,去頭翅足,用糯米炒),黑牽牛(五錢)

上為末,皂角末熬膏為丸,綠豆大。臨睡時先用米飲調滑石末一錢服,半夜時再一服,五更初卻用溫酒吞二十丸。服訖,如小便無惡物行,次日早再進一服。又不行,第三日五更初先進白糯米稀粥湯,卻再進前藥一服,更以燈心湯調琥珀末一錢服之,以小便內利去惡毒,是其應也。

連翹丸

治瘰癧結核,或破未破者。

薄荷(新者二斤,裂取汁),皂角(二挺,水浸,去皮,挒取汁。以上二味於銀石器內熬成膏,次入),青皮,陳皮(各一兩),連翹(半兩),黑牽牛(半炒),皂角子(慢火炮,去皮,取仁,搗羅為末。各兩半)

上為末,用前膏為丸,梧桐子大。煎連翹湯食前下三十丸。

三聖丸

治瘰癧。

丁香(五十個),斑蝥(十個),麝香(一分,另研)

上為末,用鹽豉五十粒,湯浸爛如泥。和藥令勻,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食前,溫酒送下,日三服。至五七日外,覺小便淋漓是效,即加服。或便下如青筋膜之狀,是病之根。忌濕面毒食。

必勝丸

治瘰癧。不以年深日近,及腦後兩邊有小結核連複數個,兼癆瘵腹內有塊。

鯽魚(一個,去腸肚並子,入雄黃一粒雞子大、硇砂一錢於腹內,仰安魚於炭火上,燒煙盡取出。以全蜈蚣一條,蓬朮半兩,梔子五個,皂角二挺並燒,蓖麻子五個,去皮燈上燒,黃明膠三文,皂角二挺,去皮炙酥)

上為末,別用皂角二挺,去皮捶碎,以水三碗揉汁,去滓,煮精羊肉四錢,爛軟,入輕粉五匣,男子乳汁半兩,同研成膏,和藥末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溫酒侵晨十丸,日一服。至晚下肉疙疸子。若項有五個,則以五服藥取之,視其所生多少,以為服數,即可更進數服。如熱毒瘡癤未有頭頂者,亦用消散。一方,加巴豆三七粒燒存性入。

旱蓮子丸

治少長臟氣不平,憂怒驚恐,諸氣抑鬱,結聚瘰癧,滯留項腋。及外傷風寒燥濕,飲食百毒,結成諸漏,發作寒熱,遍於項腋,無問久近,悉驗。

旱蓮子,連翹子,威靈仙,何首烏,蔓荊子,三稜(醋濕紙裹,熟煨),赤芍藥(以上各一兩)南木香(二兩,不見火),大皂角(三挺,刮去皮,酥炙,無則用羊脂)

上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茶清下三十丸至五十丸,日三服。小兒量與之,食後服。

破毒雄黃丸

治瘰癧久作不愈,寒熱往來,項筋攣急,已破未破皆可服之,立見逐下惡物,自小便中來。

通明雄黃,顆塊大硃砂(各三錢),水銀(二錢),斑蝥(二十八個,去足翼,用糯米炒黃)

上先以斑蝥為末,續以雄黃、硃砂,另研為末,再入水銀細研,合和。用雞子清和糯米稠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二七丸,米飲或溫酒下。如惡物未見,半朝再一服。

已驗方

治瘰癧已作者。

烏雞子(七枚),斑蝥(四十九個,去頭翅足)

上每雞子一個,去頂,用箸攪勻,入斑蝥七粒,以紙糊蓋,於飯上蒸熟,取開,去斑蝥食雞子,每食一個,煎生料五積散嚥下,服不過四五,已破者生肌,未破者消散。

海菜丸

治癧生於頭項上交接,名蛇盤癧者,宜早治之。

海藻菜(蒿麥炒,去殼),白殭蠶(炒斷絲)

上為末,取白梅肉泡湯為丸,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臨臥米飲送下,其毒當自大便泄去。忌豆心雞羊酒面,日五六服。

經效方

治瘰癧久年不愈者,不蛀皂角子一百枚,用米醋一升,硇砂二錢,同煮醋盡,炒令酥,看數癧子多少,如生一個,服一枚,生十個,服十枚,細嚼,米湯下。酒浸煮服亦可。

立應散

治瘰癧神效,已破未破皆可服。

連翹,赤芍藥,川芎,當歸,甘草(炙),滑石(研。各半兩),黃芩(三錢),白牽牛(生取末)土蜂房(蜜水洗,飯上蒸,曬乾。各二錢半),地膽(去頭翅足,糯米炒黃為度,稱三錢),川烏尖(七個)

上為末。每服一大錢,濃煎木通湯調下,臨臥服。毒氣從小便中出,澀痛不妨,如粉片塊血爛肉是也。如未效,後再服,繼以薄荷湯解其風熱。且地膽性帶毒,濟以烏尖,或衝上麻悶,不能強制,嚼蔥白一寸,茶清下,以解之。如小便澀,燈心煎湯調五苓散服。瘡處用好膏藥貼。若療癰疽,用此宣導惡毒,本方去黃芩不用。

皂角散

不蛀皂角,不以多少,每三十條作一束,以棕櫚裹之,縛定,於溷釭內浸一月,取出,卻於長流水內再浸一月,死水不能浣洗,不可用。去棕櫚,曬乾,不得焙,搗羅為末,每一兩入麝香半錢、全蠍七個,研細拌勻。每服一二錢,溫酒或湯飲調下,一兩服愈。

粉乳托裡散

治瘰癧攻心嘔吐,發出其毒。(方見前。)

蠟礬丸

治瘰癧,神效。(方見前。)

蝸牛散

治瘰癧已潰未潰,皆可貼。

蝸牛(不拘多少,以竹索串尾上曬乾,燒存性)

上為末,入輕粉少許,和豬骨髓調,用紙花量病大小貼之。一法,以帶殼蝸牛七個,生取肉,入丁香七粒於七殼內,燒存性,與肉同研成膏,用紙花貼之。

燒灰散

大田螺並殼肉燒存性灰,破者干貼,未破者清油調敷。

洗敷方

白芷煎湯,泡荊芥候溫,軟帛蘸洗,拭乾,好膏藥貼,膿汁惡肉出盡,用後藥敷。

半夏,南星,血竭(一錢),輕粉(少許)

上為末,以津唾調敷。一方,用五倍子、海螵蛸、檳榔、乳香、五靈脂、麝香為末,乾用清油調搽,濕則乾摻。

又敷方

治瘰癧初作,未破,作寒熱。木鱉子二個、草烏半兩,以米醋磨,入擂爛蔥白連根、蚯蚓糞少許,調勻,敷癧上,以紙條貼,令通氣孔尤妙。

斂瘡口

血竭(一字),棗子(燒灰,半錢),麝香(少許)

上灰研津唾調敷。

灸法

以手抑置肩上,微舉肘取之,肘骨尖上是穴。隨患處左即灸左,右即灸右。艾炷如小箸頭大,再灸如前,不過三次,永無恙。如患四五年者,如或用藥靨不退,辰時著灸,申時即落。所感稍深,若三作即三灸,平安。又法,只以蒜片貼有癧上,七壯一易蒜,多灸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