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1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19)

1. 通治

並宜服。(屬太陽。)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此藥下之。或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今熱則消穀喜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服。(屬陽明。)

大黃(一兩,去皮,酒洗),虻蟲(十枚,去翅足熬),桃仁(七枚,去皮尖,捶碎),水蛭(十枚,熬,去子杵碎。水蛭入腹,再生化為害尤甚,須銼斷用石灰炒,再熬)

上為散,作二服。水二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吳茱萸湯

食谷欲嘔,屬陽明也,此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屬陽明。)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或乾嘔吐涎沫,頭痛者,此並主之。(屬少陰。)

人參(一兩,去蘆),吳茱萸(一兩六錢半,湯洗三遍)

上為散。每服四錢,生薑四片,棗子一枚,水二盞半,煎八分,去滓分二服。

苦酒湯(苦酒,米醋是也。)

治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

半夏(洗,碎如棗核,十四枚),雞子(一枚,去黃,內苦酒著雞子殼中)

上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二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瘥,再服。

牡蠣湯

治發汗多,頭眩汗出,筋惕肉瞤。

白朮,牡蠣粉(炒黃),防風(獨莖者,去蘆頭。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以酒調下,米飲亦可,日二三服。汗止便服小建中湯。(方見前。)

陰旦湯

治傷寒肢節疼痛,內寒外熱,虛煩。

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乾薑(三兩,炮),黃芩(三兩),桂(四兩)

上銼散。每服五錢,棗二枚,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日三夜二。覆令小汗。

大白朮散

治陰毒傷寒,心間煩躁,四肢逆冷。

白朮,附子(炮裂,去皮臍),川烏頭(制同上),桔梗(去蘆頭),細辛(各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拘時,稍熱服。

回陽丹

治陰毒傷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氣脹,脈候沉細。

蓽澄茄,木香,乾蠍,附子(炮裂,去皮臍),硫黃(細研入),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各半兩),乾薑(一分)

上為末,酒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不計時候,生薑湯下,頻服。三服,復以熱酒一盞投之,厚衣蓋取汗。

正陽散

治陰毒傷寒。面青,口張出氣,心下硬,身不熱,只額上有汗,煩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

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麝香(一錢,細研入),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一分,炮裂銼),皂莢(一挺,去皮,塗酥炙令黃色,去子)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至五分,不拘時熱服。

白話文:

[通治]

某些情況宜服用以下藥方。(屬於太陽經症候。)陽明經症候,患者容易健忘的,必定有瘀血。原因是本來就有久積的瘀血,所以導致健忘。大便雖然硬,但排便反而容易,且大便顏色發黑,就應該服用此藥來瀉下。或者病人沒有表裡症候,發熱七八天,脈象雖然浮數,也可以服用此藥瀉下。假設已經瀉下,但脈象數仍然沒有改善,現在熱症消退,食慾很好且易飢餓,六七天沒有大便,則有瘀血,宜服用此藥。(屬於陽明經。)

大黃(一兩,去皮,用酒洗淨),虻蟲(十枚,去翅足後熬煮),桃仁(七枚,去皮尖,捶碎),水蛭(十枚,熬煮,去子後搗碎。水蛭入腹後會再生繁殖,危害更大,須先切斷,用石灰炒,再熬煮)

以上藥材研成散劑,分成兩服。用兩盞水,煎煮至七分,濾去藥渣,溫服。

吳茱萸湯

飲食後想嘔吐,屬於陽明經症候,此方主治。服用此湯後症狀加重的,屬於上焦症候。(屬於陽明經。)少陰經病症出現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煩躁欲死,或乾嘔吐出涎沫,頭痛,這些都可用此方主治。(屬於少陰經。)

人參(一兩,去蘆頭),吳茱萸(一兩六錢半,用沸水洗三次)

以上藥材研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生薑四片,大棗一枚,用兩盞半水,煎煮至八分,濾去藥渣,分兩次服用。

苦酒湯(苦酒,即米醋。)

治療少陰經病症,咽喉腫痛,生瘡,不能說話,聲音發不出。

半夏(洗淨,搗碎如棗核大小,十四枚),雞蛋(一枚,去蛋黃,將苦酒倒入雞蛋殼中)

將半夏放入苦酒中,將雞蛋殼放在刀環上,置於火上,煮沸兩三次,去渣,少量含入口中慢慢咽下。若未痊癒,可再次服用。

牡蠣湯

治療發汗過多,頭暈目眩,汗出,肌肉抽搐。

白朮、牡蠣粉(炒至黃色)、防風(單莖者,去蘆頭,各等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服,米湯也可,一日服用兩三次。汗止後服用小建中湯。(方劑見前文。)

陰旦湯

治療傷寒引起的肢體疼痛,內寒外熱,虛煩。

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甘草),乾薑(三兩,炮製),黃芩(三兩),桂枝(四兩)

以上藥材切碎研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大棗兩枚,用一盞半水,煎煮至八分,濾去藥渣,溫服,每日三次,夜間兩次。蓋好被子,微微出汗。

大白朮散

治療陰寒毒邪引起的傷寒,心煩躁,四肢冰冷。

白朮,附子(炮製,去皮臍),川烏頭(炮製方法同上),桔梗(去蘆頭),細辛(各一兩),乾薑(半兩,炮製,切碎)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半盞水,煎煮至六分。不拘時間,稍溫服。

回陽丹

治療陰寒毒邪引起的傷寒。面色青紫,手腳冰冷,心腹部脹滿,脈象沉細。

蓽澄茄,木香,乾蠍,附子(炮製,去皮臍),硫黃(研磨細末加入),吳茱萸(用沸水浸泡七次,烘乾微炒。各半兩),乾薑(一分)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煮沸,做成麵糊丸,如梧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不拘時間,用生薑湯送服,頻頻服用。服用三次後,再用一杯熱酒送服,蓋好被子,使其出汗。

正陽散

治療陰寒毒邪引起的傷寒。面色青紫,張口喘氣,心下堅硬,身體不發熱,只有額頭出汗,煩渴不止,舌頭發黑,嗜睡,四肢冰冷。

甘草(一分,炙至微赤,切碎),麝香(一錢,研磨細末加入),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乾薑(一分,炮製,切碎),皂莢(一挺,去皮,塗上酥油炙烤至黃色,去子)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半盞水,煎煮至五分,不拘時間,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