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九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13)

1. 補肺散

治肺癰已吐出膿血,以此潤護。

鍾乳粉(一兩),白滑石(二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米飲調下。

白話文:

將鍾乳粉一兩,白滑石二兩,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米湯調和服用。用於治療肺癰已經吐出膿血,以此潤護。

2. 理肺膏

治肺癰正作,咳唾不利,胸膈迫塞。

白話文:

繁體中文:

治肺癰正作,咳唾不利,胸膈迫塞。

現代白話文:

治療肺部的膿瘍正在發作,咳嗽咳痰不順利,胸部和隔膜部位有壓迫感。

訶子(去核),百藥煎五味子(微炒),條參(去蘆),款冬花蕊,杏仁知母,貝母,甜葶藶子紫菀百合甘草節(各五錢)

白話文:

訶子(去除種子)、百藥煎、五味子(微炒)、人參(去除蘆頭)、款冬花蕊、杏仁、知母、貝母、甜葶藶子、紫菀、百合、甘草節(各五錢)

上為末,用白茅根淨洗,稱三斤,研取自然汁,入瓷石器中熬成膏,更添入好蜜二兩,再熬勻,候冷,調和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溫水吞下。

白話文:

將上列藥材磨成粉末,用白茅根洗淨,稱取三斤,研磨取汁,放入瓷器或石器中熬成糊狀,加入二兩上等蜂蜜,繼續熬勻,待冷卻後,與前面幾味藥混和,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用溫水吞服。

3. 加味敗毒散

治上膈壅熱而成肺癰,兼感風寒。重者,加入黃芩、栝蔞仁、薄荷當歸、川白芷半夏烏梅桑白皮,每半料各五錢,生薑生地黃、燈心、白茅根煎。熱甚,加大黃

白話文:

治療上膈壅熱而形成肺癰,並伴有風寒。病情嚴重的,加入黃芩、栝蔞仁、薄荷、當歸、川白芷、半夏、烏梅、桑白皮,每種藥材半兩(約7.5克),再加入生薑、生地黃、燈心、白茅根煎服。如果熱勢很盛,可以加大黃的用量。

4. 排膿散

理肺癰。葉膿後宜服,排膿補肺。

白話文:

治肺癰。肺膿後宜服用本藥,以排膿補肺。

黃耆(二兩),川白芷,北五味子(炒),人參(各一兩)

白話文:

嫩黃耆二兩、川白芷一兩、北五味子(炒過)一兩、人參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指頭大。偃仰入口噙化,旋旋嚥下,食後服,臨臥服。

白話文:

製作蜜丸,大小如小指頭。

將蜜丸放入口中,時而仰頭,時而低頭,讓蜜丸在口中含化。

慢慢地將蜜丸嚥下,飯後和睡前服用。

5. 葦葉湯

薏苡仁,瓜瓣仁,桃仁(去皮尖。各一兩)

白話文:

薏苡仁、瓜瓣仁、桃仁(去皮去尖,各一兩)

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先以葦葉一握煎取一盞,去滓,入藥煎六分,食後服。或吐膿血勿怪。

白話文:

右銼散。每次服用四錢,以兩杯水煎服。首先用一束葦葉煎取一杯水,除去渣滓,加入藥物煎煮到剩下六分,飯後服用。如果吐出膿血,不要驚訝。

6. 五香白朮散

寬中和氣,滋益脾土,生肺金,進美飲食。

白話文:

性味甘溫平和,調理脾胃,滋養肺部,促進食慾。

沉香木香,明乳香丁香,藿香葉(各半兩),白朮,羅參,白茯苓薏苡仁山藥,扁豆桔梗,縮砂,白豆蔻,粉草,蓮肉(各一兩)

白話文:

沉香,木香,明乳香,丁香,藿香葉(各半兩):這些都是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白朮,羅參,白茯苓,薏苡仁,山藥,扁豆桔梗,縮砂,白豆蔻,粉草,蓮肉(各一兩):這些也都是中藥材,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等功效。

上為末。蘇鹽湯調,空心服,棗湯亦可。有汗,加浮麥煎。

白話文:

末。蘇鹽湯調勻,空腹服用,棗湯也行。如果出汗,加浮麥煎服。

7. 雲母膏

治一切內外癰瘡,依《和劑方》修合,煎北梗、甘草湯吞服,服畢,便就枕。有熱者,善應膏亦可丸服,湯引同上。(方見前。)

白話文:

治療一切內外癰瘡,按照《和劑方》的方子配製,煎服北梗、甘草湯,喝完藥後,立即就寢。如果有發熱症狀,可以用善應膏做成藥丸服用,也可以用湯藥引服。(方子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