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一 (1)
卷第十一 (1)
1. 傷濕
香蘇散
治身重腳弱,關節疼,發熱惡寒,小便澀,大便泄,自汗,或浮滿。因久在卑濕,或為雨露所襲。每服二錢,水一盞,加炒蒼朮,車前子,木瓜少許,生薑二片煎,熱服。小便多是效。(方見大方科傷寒類。)
不換金正氣散
治同上。
蒼朮(一兩,米泔浸,切,炒黃色),藿香葉,陳皮(各五錢),半夏(三錢),白茯苓,粉草(各五錢)
上銼散。每服一錢,生薑二片,紅棗一枚煎,食前溫服。
理中湯、平胃散
治傷濕腹痛泄瀉,不食,每服一錢,空心蘇鹽湯下。(方見大方科嘔吐類。平胃散大方科脾胃類。)
白話文:
香蘇散
治療身體沉重、腳部無力、關節疼痛、發燒怕冷、小便不順暢、大便稀溏、容易出汗,或感到全身浮腫脹滿。這些症狀多因長期處於潮濕環境,或受雨水露水侵襲所致。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少量炒過的蒼朮、車前子、木瓜,以及兩片生薑一起煎煮,趁熱服用。如果小便量增加,表示藥效已發揮。(此方在較大的方劑分類中屬於傷寒類。)
不換金正氣散
功效與香蘇散相同,都是治療上述濕氣引起的病症。
藥材組成: 蒼朮(一兩,用洗米水浸泡後切片,炒至黃色),藿香葉、陳皮(各五錢),半夏(三錢),白茯苓、甘草粉(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一錢,加入兩片生薑和一顆紅棗一起煎煮,飯前溫服。
理中湯、平胃散
治療因濕氣引起的腹痛、腹瀉、食慾不振。每次服用一錢,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這兩個方劑分別在較大的方劑分類中屬於嘔吐類和脾胃類。)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