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九 (4)

1. 車螯散

治癰疽初發腫痛,或少年熱盛發背等,急宜宣毒利下,熱退為度。大人小兒,四季皆可服之。

白話文:

治療癰疽病發初期,腫脹疼痛,或是少年人熱盛導致背部發病等,宜急用宣發毒邪、攻利下焦的方法,以熱退為治療標準。無論大人或小孩,四季皆可服此方。

紫背車螯(一雙,鹽泥固濟,火煅通紅,地上出火毒用),輕粉,甘草(各二錢),大黃(五錢)黃芩,漏蘆(去須),瓜根(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薄荷湯下,速利,酒亦可。

白話文:

紫背車螯(一對,用鹽泥固定、包好,火烤至通紅,有毒性,用來治療毒瘡):一對

輕粉:二錢

甘草:二錢

大黃:五錢

黃芩:半兩

漏蘆(去須):半兩

瓜根:半兩

每次服用兩錢,用薄荷湯送服,會讓效果更佳,也可以用酒送服。

2. 單煮大黃湯

治同上。氣血衰者,不可用。

大黃,甘草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空心服,利下熱毒。

白話文:

上列藥方適用於治同上。氣血虛弱者不可服用。

大黃、甘草

上列藥材搗碎成散劑。每次取三錢,用一杯半水煎服。空腹服用,可以通利下焦熱毒。

3. 五香散

升降諸氣,宣利三焦,疏導壅滯,發散邪熱。治陰陽之氣鬱結不消,諸熱蘊毒,腫痛結核,或似癰癤而非,使人頭痛惡心,寒熱氣急。

白話文:

調節身體各處的氣,使三焦暢通,疏通壅阻,排出體內的邪熱。治療陰陽之氣鬱結不散,各種熱毒積存,腫痛結核,或類似膿瘡但不是膿瘡,使人頭痛惡心,寒熱氣促。

木香,丁香,沉香,乳香,藿香(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食後溫服。

白話文:

木香、丁香、沉香、乳香、藿香(各等分)

銼散

每服三錢,用一盞半的水煎煮,飯後溫熱服用。

4. 五香連翹湯

治一切惡核、瘰癧、癰疽、惡腫等病。

白話文:

將乾漆、枯礬、白芷研磨成細末,用麻油調和後敷用。用於治療各種惡性腫瘤、淋巴結核、癰疽、惡性腫脹等疾病。

青木香(即舶上木香),沉香,薰木香(即乳香),丁香,麝香,升麻,桑寄生,獨活,連翹,射干,木通(各二兩),大黃(蒸,三兩)

白話文:

青木香、沉香、薰木香、丁香、麝香、升麻、桑寄生、獨活、連翹、射干、木通各兩兩,大黃三兩(蒸)。

上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煎一盞,空心熱服。半日以上未利,再服,利下惡物為度。未生肉前服,不妨,以折去熱毒之氣。本方有竹瀝、芒硝,恐泥者不能斟酌,故缺之,知者自當量入。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四錢,水二碗,煎成一碗,空腹熱服。服藥後半天以上沒有大便,再服用,直到排泄出惡物為止。在肉芽生長前服用,沒有妨礙,可以用來消除熱毒之氣。此方有竹瀝、芒硝,擔心不懂得斟酌的人不能加減,所以沒有寫出來,懂得的人自然會酌情添加。

5. 平補散

利後不止,手足冷,此藥補之,溫脾正氣。

白話文:

症狀後續不停,手腳冰冷,此藥方可補元,溫暖脾胃正氣。

白朮,甘草,白薑,陳皮(各二錢),茯苓,木香(各一錢),肉豆蔻(二個,煨)

上為末。服前藥後則可服,鹽湯調二錢,日三四服。利止手足溫食進,卻住服。

白話文:

白朮、甘草、白薑、陳皮(各二錢重),茯苓、木香(各一錢重),肉豆蔻(二個,烘烤過)

服用前一帖藥後,就可以服用後一帖藥。以鹽湯沖服二錢,每日服用三四次。症狀緩解,手腳溫暖,飲食恢復正常後,停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