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17)
卷第一 (17)
1. 通治
滑石代赭湯
治百合病下之後者。
百合(七枚,掰),滑石(三兩,碎,綿裹),代赭(如彈子大一枚,碎,綿裹)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後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服,不拘時候。
雞子湯
治百合病吐之後者。
百合(七枚,擘),雞子黃(十枚)
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內雞子黃攪勻,五分溫服。
百合洗方
治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
百合水一斗漬一宿,以洗身已,食煮餅,勿以鹽豉。
玄參升麻湯
治傷寒失下,不當下而下之,熱毒在胃,發斑如錦紋,甚則煩躁譫語。兼治喉閉腫痛。
玄參,升麻,甘草(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溫毒亦能發斑也。
知母麻黃湯
治壞傷寒。以傷寒差後,經久,精神不守,言語錯謬,或潮熱頰赤,寒熱如瘧,皆由汗下不止,毒在心包絡間所致也。
知母(一兩半),麻黃(去節),甘草(炙),芍藥,黃芩(去心),桂心(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七分,溫服,日三四服。若心煩欲飲水,稍稍與之。
黑奴丸
治傷寒調理失序,醫所不治。及時行疫病,七日不汗,脈洪數,面赤目瞪,身熱煩躁,狂言欲走,大渴或口噤,精魄已散,但心下暖,斡閉口灌藥下咽即活。亦治陽毒發斑。
麻黃(去節),大黃(各二兩),芒硝,釜底煤(別研),梁塵(別研),小麥奴,灶突墨(各一兩。別研)
上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新汲水研下一丸。渴者與冷水盡飲之,須臾當寒,寒竟汗出便瘥。若日移五尺不汗,依前法服一丸瘥。須病人大渴乃可與之,不渴者勿服。
無憂散
治傷寒調理失序,毒氣內結,胸腹脹滿,坐臥不安,日久不瘥,狂言妄語,大小便不通,或復吐逆。
臘月黃牛膽(以天南星為末,入膽內縛令緊,當風避日懸之,候乾取用)
上為末,以人參半兩,煎湯七分盞,調末二錢,乘熱服。遲頃,更以熱人參湯投之,或睡,便溺下黃黑惡物是效。
桃仁湯
治狐惑默默欲眠,目不瞑,惡飲食,面目乍赤乍白乍黑,齒無色,舌上白,聲哽咽干。此因大病後腸胃虛空,三蟲求食,食人五臟。食其喉則為惑,其聲哽;食下部則為狐,其咽乾。當看上唇有瘡,蟲食其臟;下唇有瘡,蟲食其肛。
桃仁(去皮尖),槐子(碎),艾(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姜三片,棗二枚。煎七分,食前服之。
白頭翁湯
治熱利下重,及欲飲水者。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白話文:
[通治]
滑石代赭湯
治療百合病痊癒後仍有症狀者。
將百合洗淨浸泡一夜,待出現白色泡沫後,去除水分,再用泉水煎煮,服用藥汁。另用泉水煎煮滑石和代赭石,煎煮後與百合藥汁混合再煎,分次溫服,時間不限。
雞子湯
治療百合病嘔吐後的症狀。
將百合洗淨浸泡一夜,待出現白色泡沫後,去除水分,用泉水煎煮,加入雞蛋黃攪勻,分次溫服。
百合洗方
治療百合病一個月未癒,並出現口渴症狀者。
將百合浸泡在水中一夜,用此水清洗身體,之後食用煮熟的餅食,忌食鹽和醬類。
玄參升麻湯
治療傷寒導致腹瀉,不應腹瀉卻腹瀉,胃部熱毒,出現皮疹如錦紋,嚴重者煩躁胡言亂語。也可用於治療喉嚨腫痛。
將玄參、升麻、甘草等藥材混合研磨,每次服用適量,加水煎煮後溫服。溫毒也可導致皮疹。
知母麻黃湯
治療傷寒痊癒後遺症。傷寒痊癒後,久病不愈,精神萎靡,言語錯亂,或潮熱面赤,寒熱如瘧疾,皆因汗出不止,毒邪留滯於心包絡所致。
將知母、麻黃、甘草、芍藥、黃芩、桂心等藥材混合研磨,每次服用適量,加水煎煮後溫服,一日服用數次。若心煩想喝水,可少量多次飲用。
黑奴丸
治療傷寒調理失當,或難以治療的疫病。七日不汗,脈象洪數,面赤目瞪,身熱煩躁,胡言亂語想逃跑,口渴或張口困難,精神渙散,但心窩溫暖,可用此藥治療。也可用於治療陽毒引起的皮疹。
將麻黃、大黃、芒硝、釜底煤、梁塵、小麥奴、灶突墨等藥材研磨成粉,煉蜜製成丸劑。用新汲的水送服一丸,口渴者可飲用冷水,很快就會感到寒冷,寒邪退去後出汗即痊癒。若服藥後五小時仍不出汗,可再次服用一丸。需病人極度口渴方可服用,不口渴者勿服。
無憂散
治療傷寒調理失當,毒邪內結,胸腹脹滿,坐臥不安,久病不愈,胡言亂語,大小便不通,或嘔吐者。
將臘月黃牛膽(用天南星研磨後放入膽囊內紮緊,懸掛於通風處晾乾)研磨成粉,用人參煎湯送服藥粉,服用後隔一段時間再服用熱的人參湯,如能睡著,並排出黃黑色惡臭物,則為有效。
桃仁湯
治療狐惑病。症狀為默默欲睡,眼睛睜不開,厭惡飲食,面色時紅時白時黑,牙齒無光澤,舌苔發白,聲音嘶啞。此病因大病後腸胃虛弱,蟲邪寄生,侵蝕五臟六腑所致。蟲邪侵犯喉嚨則為惑,聲音嘶啞;侵犯下部則為狐,咽喉乾燥。需觀察上唇有否瘡瘍,若有則蟲邪侵蝕內臟;下唇有否瘡瘍,若有則蟲邪侵蝕肛門。
將桃仁、槐子、艾葉等藥材混合研磨,每次服用適量,加水、薑、棗煎煮後,飯前服用。
白頭翁湯
治療熱性腹瀉,並伴有口渴症狀者。
將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等藥材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