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六 (3)

1. 外障

肝臟積熱二十四:

眼先患赤痛腫疼,怕日淚澀難開,忽生翳膜腫,或初患一目不見,以致兩目齊患。此因作勞用力,肝膈熱勞,宜服:

白話文:

眼睛先有一隻眼睛出現疼痛腫脹疼痛,怕光,眼淚粘滯,很難睜開。突然長出有白翳的腫膜,或者剛開始只有一隻眼睛看不到,之後兩隻眼睛都看不到。這是因為過度勞累和用力過猛,導致肝臟和橫膈膜過度勞累和發熱,應該服用:

大決明散

石決明(一兩,炒),草決明(炒),羌活,山梔子(各半兩),木賊(五錢),大黃(煨),荊芥(各一分),青葙子(炒),芍藥(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麥門冬去心煎湯調,食後服。

傷寒熱病後目昏二十五:

傷寒病安後,眼目疼痛紅腫,或食毒物過多,壅熱上衝,熱淚交流,澀痛難開,兼生翳膜,宜服前決明散,後春雪膏點之。

白話文:

傷寒病痊癒後,眼部疼痛紅腫。或是因食用毒性食物過多,滯熱上升,眼淚熱點,澀痛難以睜開眼睛,同時還生出眼翳和眼膜。適合服用散劑前決明散,然後點用膏劑春雪膏。

混睛二十六:

此候白睛先赤而後癢痛,迎風有淚,閉澀難開,或時無事,不久又發,年深則睛變成碧色,滿目如凝脂,赤絡橫赤如絲。此毒風積熱,宜服:

白話文:

這種眼疾一開始眼白先發紅,接著發癢疼痛,迎風流淚,閉上眼睛很難睜開,有時沒事,不久又發作,年久之後眼珠變成碧綠,眼睛充滿凝脂,紅色的血絲橫貫眼白,如絲般細長。這是毒風積熱所致,宜服:

生地黃(一兩),芍藥(半兩),土當歸(半錢),甘草(半兩)

白話文:

生地黃(60公克),芍藥(30公克),土當歸(3公克),甘草(30公克)

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食後溫服。

胬肉攀睛二十七:

此證或先赤爛多年,肝經為風熱所沖而成,或用力作勞,有傷肝氣而得。或癢或痛,自兩眥頭胬出,心氣不寧,憂慮不已,遂乃攀睛,或起筋膜,宜服:

白話文:

這種疾病,可能先經過多年發紅糜爛,是肝經被風熱所侵犯而造成的,或者用力過度,損傷了肝氣而得。有時會感到癢或痛,從眼睛的兩側角膜邊緣發作,心氣不寧,憂慮不已,於是出現翻白眼,或筋膜隆起,應服用的藥物:

黃芩,大黃,防風薄荷(各半兩)

白話文:

黃芩、大黃、防風、薄荷(各 30 克)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蜜少許煎,食後臨睡溫服。

定心丸

石菖薄,甘菊枸杞子(各半兩),辰砂(二錢),遠志(一分,去心),麥門冬(一兩,去心)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三十丸,食後,熟水下。

白話文:

石菖薄、甘菊、枸杞子(各半兩),硃砂(一錢),遠志(二錢,去心),麥門冬(三錢,去心)搗成粉末,用蜂蜜製作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後以溫開水送服。

兩瞼黏睛二十八:

此乃爛眩風是也。雙目赤爛黏滯,經年不安,或癢或痛,宜服消風散桑白皮煎湯調下。(方見風科熱證類,仍用驅風散洗。)

白話文:

這是所謂的爛眩風。雙眼紅赤、黏糊且有異物感,經年累月都覺得不舒服,有時發癢,有時疼痛,適合服用消風散,並且以桑白皮煎湯調服。(此方的藥方在風科熱證類中,另外再用驅風散清洗眼睛。)

膜入水輪二十九:

此因黑珠上生瘡稍安,其痕疤不沒,侵入水輪,雖光未絕,終亦難治。

釘翳根深三十:

此因心肝滯留偏熱,致使眼疼痛生翳膜,經久其色如銀釘釘入黑睛,此證不可治。

黑翳如珠三十一:

此起在黑水上,如小黑豆,疼痛而淚出,不可用點藥,此乃腎虛受風熱而得之,宜先服羚羊角散,後服補腎丸。(方見前。)

白話文:

這個病起因於腎虛受風熱,出現在黑眼球上,像個小黑豆,疼痛流淚,不能點藥。症狀出現後,先吃羚羊角散,之後再服用補腎丸。(具體藥方見前面。)

花翳白陷三十二:

此白翳旋繞瞳仁點點如花白鱗砌者。乃因肝肺伏藏積熱,又吃熱物,遂而得之,宜膏藥點,後服前羚羊角散。

白話文:

這種白翳在瞳孔周圍旋轉,呈點點白鱗砌疊狀。由於肝肺伏藏積熱,又吃熱性食物,於是患上此病。宜用膏藥點眼,之後服用羚羊角散。

水瑕深翳三十三:

此乃黑水內橫深瑕盤,青色沉沉深入,痛楚無時,蓋五臟俱受風熱。宜服:

清涼散

蔓荊子,荊芥,苦竹葉,甘草(各半兩),山梔子(一分,去皮)

白話文:

蔓荊子、荊芥、苦竹葉、甘草(各半兩),山梔子(一分,去皮)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薄荷七葉煎,溫服。

玉翳浮滿三十四:

此證黑珠上乳玉色,不疼不痛,翳根不紅,不宜針割,但服前還睛散磨翳膏點之即愈。(方見後。)

白話文:

這種眼疾的症狀是黑眼珠上出現乳白色的斑點,沒有疼痛感,眼翳的根部沒有發紅,不宜用針灸或割治,只服用前面提到的「還睛散」,再磨點「翳膏」在眼翳上,就能治癒。(方子見後。)

因他病後生翳三十五:

眼內他病得時漸漸不見,初則微生翳膜,後則遍睛俱白,有此者無可治矣。

順逆生翳三十六:

翳自上而生下者為逆,自下生上者為順,逆則難治,順則易安。宜用點藥:

磨翳膏

空青(二錢),片腦(三錢),蕤仁(一兩,口含,去皮殼)

白話文:

空青(二錢):又名青黛、石黛,是一種礦物顏料,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片腦(三錢):又名樟腦,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具有芳香闢穢、止痛消炎的功效。

蕤仁(一兩,口含,去皮殼):又名蕤果、黑棗,是一種植物果實,具有養血益精、潤腸通便的功效。

口含,去皮殼:將蕤仁含在口中,直到它變軟,然後吐出皮殼。

上於乳缽內研合,盛旋點之。

雞冠蜆肉三十七:

翳生在瞼內,如雞冠蜆肉,或青或黑,須翻出看之,阻礙痛楚,怕日羞明。蓋脾經先受熱,後有所傳,宜服決明散。(方見前)

白話文:

翳膜產生在眼瞼內部,形狀如雞冠和蜆肉,有青色或黑色,必須翻開才能看清楚,會阻礙視力並引發疼痛,害怕陽光和羞於見人。這是因為脾經首先受到熱氣侵襲,然後熱氣傳播到其他部位,因此應該服用決明散來治療。(配方見前面)

瞼生風粟三十八:

兩瞼上下初生如粟米大,漸漸大如米粒,或赤或白,不甚疼痛,堅硬者,蓋肝壅瘀血所成。宜服:

白話文:

臉頰兩邊初期長出像小米粒大小的硬塊,逐漸變大到像米粒一樣,有紅色或白色,不太疼痛,比較堅硬的,這是由於肝氣鬱結、瘀血所造成的。適宜服用:

消毒飲

大黃(半兩,煨),牛蒡子(一分,炒),甘草(一分),荊芥(半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食後溫服。

胞肉膠凝三十九:

眼胞皮肉有似膠凝,腫高如桃李者,時時出熱淚,乃風毒所注。宜消風散及花草膏點之。(方見風科熱證類及見後。)

白話文:

眼皮上的皮和肉像膠水凝固一樣,腫得像桃子李子那樣高,時時流出熱淚,這是風毒侵犯造成的。應該用消風散和花草膏點之。

漏睛膿出四十:

眥頭結聚生瘡,流出膿汁,或如涎水,黏睛上下,不痛,仍無翳膜。此因心氣不寧,並風熱停留在瞼中。宜服:

羌活

白薇(半兩),防風,白蔟藜(去角,炒),石榴皮,羌活(各三錢)

白話文:

  • 白薇(半兩):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肺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病、肺熱咳嗽等症狀。

  • 防風(三錢):具有祛風解表、宣散風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等症狀。

  • 白蔟藜(去角,炒)(三錢):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黃疸、瘡瘍腫痛等症狀。

  • 石榴皮(三錢):具有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肺熱咳嗽、久咳不止、久瀉不止等症狀。

  • 羌活(三錢):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濕疼痛、關節炎、跌打損傷等症狀。

上為末,米粉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湯下。

蟹睛疼痛四十一:

此證如大豆出黑珠上,疼痛不可忍,又名損翳。亦不可用點藥,宜服前決明散。

突起睛高四十二:

風毒流注五臟,不能消散,忽然突起,癢痛。熱極所致,宜服前瀉肝散

風起喎偏四十三:

偏風牽引,雙目喎斜,淚出頻頻,卻無翳膜,不癢不痛。宜服消風散,用荊芥湯下。(方見風科熱證類。)

白話文:

中風引起面神經牽扯,導致雙眼歪斜,經常流淚,但沒有眼翳,也不癢不痛。適合服用消風散,用荊芥湯送服。(方劑參見風科熱證類。)

倒睫拳毛四十四:

此疾淚出涓涓,翳膜漸生,乍愈乍發,多年不安,眼皮漸急,睫倒難開,如刺刺樣痛,瞳仁不安,此乃脾受風熱。先服瀉肝散,後服:

白話文:

這種疾病導致眼淚不斷流出,眼膜逐漸長出翳障,時好時發,多年來一直不穩定,眼皮越來越緊,睫毛倒伏難以睜開,好像被刺刺痛,瞳孔也不安分,這是因為脾臟受到風熱所致。先服瀉肝散,後服:

蟬蛻(洗),蛇蛻(醋煮),荊芥,豬蹄退(一分,微炒),穿山甲(燒,存性),川烏(炮,去皮)粉草(各半兩),蠶蛻(二錢半)

白話文:

  1. 蟬蛻:清洗乾淨

  2. 蛇蛻:用醋煮熟

  3. 荊芥:直接使用

  4. 豬蹄筋:取一分量,微炒至熟

  5. 穿山甲:燒烤後,保留其藥性

  6. 川烏:炮製後,去掉外皮

  7. 粉草:取半兩

  8. 蠶蛻:取二錢半

上為末。鹽湯調下二錢。

風牽瞼出四十五:

上下瞼俱赤,而或翻出一瞼在外,此亦脾受風毒,宜服前五退散。若患年深,瞼內俱赤,則不可治之。

神祟疼痛四十六:

舊無根,因忽然疼痛,或如針刺,或如火炙,及太陽穴掣痛,早輕晚重。先宜求福,卻服決明散。(方見前。)

旋螺尖起四十七:

目疼痛生翳膜,尖起而赤似旋螺。宜服前通肝散,次服前決明散。

鶻眼凝睛四十八:

輪硬而不能轉側,此為鶻眼凝睛,此不可治。

轆轤轉關四十九:

此乃睛藏上下瞼,不能歸中,所以言之為轆轤也。其證亦難治,然當且服後藥。

天門冬飲子

天門冬茺蔚子知母(各二兩),五味子,防風(各一兩),人參茯苓,羌活(各兩半)

白話文:

天門冬、茺蔚子、知母(各120公克),五味子、防風(各60公克),人參、茯苓、羌活(各90公克)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食後服。

瀉肝散

麥門冬(去心,二兩),大黃,黃芩,細辛芒硝(各一兩),黑參桔梗(各兩半)

白話文:

麥門冬(去除中心,兩兩),大黃,黃芩,細辛,芒硝(各一兩),黑參,桔梗(各兩半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食後服。

被物撞打五十:

目被撞打,疼痛無時,瞳仁被驚,昏暗濛濛,眼眶停留瘀血。用地黃膏貼去血,次服前決明散。

白話文:

眼睛被碰撞或受到外力打擊,會感到疼痛並且持續不停,瞳孔受到了驚嚇,變得昏暗模糊,眼眶裡淤積著血液。使用地黃膏貼在患處以去除淤血,之後服用前決明散。

黃膏

生地黃(一合),黃連(一兩),黃柏寒水石(各半兩)

白話文:

生地黃(20 克),黃連(6 克),黃柏(3 克),寒水石(3 克)

上地黃研自然汁,和藥成餅子,要用時以紙貼目上。非但是撞打可用,凡風熱赤目熱淚出等眼皆可用。以其性涼,通逐去熱毒耳。

白話文:

研磨上好的黃連,取其自然汁液,和藥粉做成藥丸,需要使用時,用紙將藥丸貼在眼睛上。不僅撞傷適合用,凡是風熱引起的赤目、流淚等眼疾都可以用。這是因為黃連性寒,可以疏通並排出熱毒。

撞刺生翳五十一:

因撞刺生翳,疼痛無時,經久不安者。覆被物撞之,兼為風熱所攻,轉加痛楚,昏暗不見。宜服:

經效散

大黃,當歸,芍藥(各半兩),北柴胡(一兩,去蘆),粉草,連翹(各一分),犀角(一錢後入)

白話文:

  • 大黃:半兩

  • 當歸:半兩

  • 芍藥:半兩

  • 北柴胡:一兩,去除蘆頭

  • 粉草:一分

  • 連翹:一分

  • 犀角:一錢,最後加入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食後服。仍用前磨翳膏點之。

血灌瞳仁五十二:

瞳仁為血灌注,其痛如錐刺,皆無翳膜,睹物不明者。或因有損,或由肝氣閉,血無所歸而得,宜引血歸肝。

通血丸

生地黃(焙),赤芍藥(各半兩),川芎(一兩),甘草(五錢),防風,荊芥,當歸尾(各一兩)

白話文:

生地黃(經過焙製),赤芍藥(各半兩),川芎(一兩),甘草(五錢),防風,荊芥,當歸尾(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食後荊芥、薄荷、茶嚼下,血即散而歸肝。又恐眼目生花,須再用前還睛散服之。

昧目飛塵五十三:

塵埃飛揚入目,黏睛不脫,或被飛絲所侵,或被沙石所苦,疼痛引澀,揩碎不開,宜用後瞿麥散敷。

白話文:

當塵土飛揚時,塵土會進入眼睛,並且黏在眼睛上,難以去除。有時可能是被棉絮等絲狀物體入侵眼睛,或是被沙子、石頭等顆粒狀物體刺入眼睛,這都會導致眼睛疼痛、乾澀,即使用手揉搓也不能緩解。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後瞿麥散來治療。

天行赤目五十四:

目忽然赤腫,晨昏痛澀,此天行時疾,或長幼傳染不安,雖因熱氣相傳,方有輕重,宜服前瀉肝散即安,虛人則用後五行湯洗。

白話文:

眼睛突然紅腫,早晨和晚上疼痛和刺痛,這是由於流行疾病引起,或者會在長幼之間互相傳染而導致不安,雖然是由於熱氣互相傳染才引起的,但病情有輕有重。應服用前瀉肝散就會好了,虛弱的人則服用後五行湯洗滌患處。

暴赤眼後忽生翳五十五:

此證輕則無妨,重則疼痛,而白睛紅花,乃生翳膜者,是五臟積熱,宜先用前地黃膏,次服前瀉肝散。

白話文:

這種病症輕微的不會妨礙,嚴重的會疼痛,並且白眼上佈滿紅血絲,還會有翳膜生長,這是五臟積熱引起的,應該先用前地黃膏,然後服用前瀉肝散。

胎風赤爛五十六:

小兒初生下便有此證,至三四歲雙目紅而眩邊赤爛,時復癢痛,經年不安。先服消風散,桑白皮煎湯調下,仍以後湯泡散洗。

白話文:

小兒剛出生就有這種症狀,到了三四歲時,雙眼發紅,眼眶邊緣赤爛,常常伴有瘙癢疼痛,一年到頭都不安寧。先服消風散,把桑白皮煮成湯汁調和服用,然後再用藥湯浸泡患處。

風赤瘡疾五十七:

眼兩瞼似硃砂塗而生瘡,黑珠端然無所染。此因風熱生於脾臟,若經久不治,則生翳膜。宜服前五退散,次湯泡散洗。

白話文:

眼睛兩瞼像塗了硃砂而生瘡,黑眼珠端正而沒有被染上瘡。這是因為風熱生於脾臟,如果長久不治,就會生出翳膜。應該服用前五退散湯,然後用次湯泡散洗。

衝風淚出五十八:

風證至冬月極甚,發作不休。此因肺虛受風,遇風冷發。宜服:

白殭蠶散

白殭蠶(直者,去絲嘴,炒),粉草,細辛(各半兩),旋覆花(蒸熟,焙,半兩),荊芥(一分)木賊(半兩),黃桑葉(一兩,嫩者)

白話文:

  • 白殭蠶(直的,去除絲嘴,炒熟)

  • 粉草

  • 細辛(各半兩)

  • 旋覆花(蒸熟,烘焙,半兩)

  • 荊芥(一分)

  • 木賊(半兩)

  • 黃桑葉(一兩,嫩的)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食後溫服。

暴風客熱五十九:

眼為暴風熱所攻,白睛起障覆黑珠,瞼腫癢痛,宜服前藥。

瞼硬睛疼六十:

瞼中紅赤而堅硬,眼睛疼痛,而淚出無時,怕日羞明。宜服前通肝散。若有障膜,用後春雪膏點之。

痛如針刺六十一:

睛忽然疼痛如針刺,雙目根緊急,坐臥不安。此因熱毒在心,服洗心散,次服前還睛散。(方見大方科積熱類。)

白話文:

眼睛忽然疼痛,就像針刺一樣,眼睛的根部緊繃,坐著或躺著都不舒服。這種情況是熱毒在心臟造成的,應該服用洗心散,然後服用前還睛散。治療方法請參考「大方科積熱類」一章。

癢極難任六十二:

眼癢極甚,瞳子連眥間皆癢,不能收瞼。此因清淨腑先受風熱得之。宜服:

驅風一字散

川芎(半兩,炮,去皮尖),羌活,防風(各一分),川芎,荊芥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薄荷湯調下。

起坐生花六十三:

凡起坐生花,或覺頭旋而悶,耳內蟬鳴。此乃腎虛兼受客熱,不節房事,宜多服補腎丸。

瞳仁幹缺六十四:

此證其睛乾澀,全無淚液,或白或黑,始則疼痛,後來稍定,而黑不見。

此證不可治療。

黃膜上衝六十五:

黑睛從下生,其黃膜上衝,疼痛至甚,閉澀難開。此乃脾經受風,食毒傷胃而得之。宜服:

犀角飲

犀角(二角),黃芩(半兩),白附子(一分,炮,去皮尖),麥門冬(一分,去心),車前子,羌活(各半兩)

白話文:

犀牛角(兩枝),黃芩(半兩),白附子(一分,用火烤過的,去皮及尖端),麥門冬(一分,去芯),車前子、羌活(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食後溫服。

赤膜下垂六十六:

眼中有膜,自上垂下遮黑睛,或名垂簾膜,望風淚出,怕日羞明,此乃客熱上衝。用後明上膏點之,次服前通肝散。

白話文:

眼睛裡有一層薄膜,從上面垂下來遮蓋黑眼珠,也叫做「垂簾膜」,遇到風就會流淚,害怕陽光而不敢見光,這是因為體內有客熱上衝造成的。可以使用「後明上膏」點在眼睛上,然後服用「前通肝散」。

小眥赤脈六十七:

小眥中生赤脈,漸漸沖眼,急宜早治。此蓋三焦積熱得之,宜服前犀角飲。兼戒忌辛酸熱毒等物及房事方安。

小兒通睛六十八:

小兒雙眼睛通者,欲觀東邊,則見西畔。若振掉頭腦,則睛方轉,此肝受驚風。宜服:

牛黃膏

牛黃(一錢),犀角(二錢),金銀箔(各五片),甘草(一分)

白話文:

牛黃(六克),犀牛角(十二克),金箔和銀箔(各五片),甘草(六克)

上為末,蜜丸,綠豆子大。每服七丸,用薄荷湯吞下。

小兒斑瘡入眼六十九:

眼胞患斑瘡,熱氣衝透睛中,疼痛淚出,翳如銀片,腫澀難開,宜服:

柴胡散

柴胡,黃芩,芍藥(各半兩),甘草(一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大人小兒加減服。兼以藥墜洗之。(余方見後。)

小兒瞼中生贅七十:

眼瞼中生贅子,初生如麻子大,日漸如豆,懸垂瞼內。用脾經風熱所攻,宜加減服前五退散。

小兒疳眼七十一:

小兒疳眼初生則澀癢,久而生瘡,翳腫難開,怕見光明,時時出淚。此因肝風所攻,或因瀉痢後虛熱上衝。不可點,宜服前還睛散。(余方見小方科諸疳類。)

白話文:

小兒患疳眼在初期會覺得眼睛乾澀發癢,時間久了就會生瘡,眼瞼腫脹難以睜開,怕見光,經常流淚。這是因為肝風侵襲,或因腹瀉後虛熱上衝引起的。不宜點眼藥,宜服用前還睛散。(此方見於小兒方科諸疳類。)

小兒青盲七十二:

胎中受風,五臟不和,嘔吐黃汁,兩眼一同視物不明,無藥可治。

上七十二證方藥條陳於前,毋謂其略。蓋眼科中用藥,不可太繁,或有好奇,鳩撮眾藥,合為一方,不問虛實冷熱,悉與服之,群隊爭功。豈知補瀉溫涼之性各異,其為害也不少,可不戒之。

白話文:

前述七十二種證候的藥方,絕對稱不上簡略。中醫眼科用藥不能太繁多,有些好奇的人,蒐集一堆藥物,合為一個藥方,不管病人的體質虛實、寒熱,都給他們服用,讓各種藥物一起發揮作用。殊不知補藥、瀉藥、溫藥、涼藥性質不同,其危害也不小,因此不可不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