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 (3)
卷第十 (3)
1. 耳病
秘傳降氣湯
加石菖蒲,治氣壅耳聾,大有神效。(方見諸氣類。)
小清肺飲
治上膈有熱,耳聾。(方見咳嗽類。)
排風湯
治風虛耳聾。(方見風科通治類。)
塞耳丹
治氣道壅塞,兩耳大聾聵。
石菖蒲(一寸),巴豆(一粒),全蠍(一個,去毒)
上為末,蔥涎丸如棗核大。每用一丸,綿裹塞耳內。
治耳卒風腫毒起:
上用柳木蛀蟲糞,水化取清汁,調白礬末少許,點入耳內效!
蠟彈丸
治耳虛聾。
白茯苓(二兩),山藥(炒,三兩),杏仁(去皮尖,炒半兩),黃蠟(二兩)
上為末,熔蠟丸如彈子大。鹽湯嚼下。亦有以黃蠟細切嚼,點好茶送下,亦效。
乾蠍散
治耳聾,因腎虛所致,十年內一服效。
乾蠍(黃色小者,並頭尾用四十九個,生薑切如蠍大四十九片,二味於銀石器內炒令至干,為末)
上向晚勿食,初夜以酒調作一服,至二更以來,徐徐儘量飲,五更耳中聞百十攢笙響,便自此聞聲。
解倉飲子
治氣虛熱壅,或失飢冒暑,風熱上壅,耳內聾閉,徹痛,膿血流出。
赤芍藥,白芍藥(各半兩),當歸,甘草(炙),大黃(蒸),木鱉子(去殼。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煎,食後,臨臥服。
羊腎丸
治腎虛耳聾,或勞頓傷氣,中風虛損,腎氣升而不降,或耳虛鳴。
山茱萸,乾薑,川巴戟,芍藥,澤瀉,北細辛,菟絲子(酒浸),遠志(去心),桂心,黃耆,石斛,乾地黃,附子,當歸,牡丹皮,蛇床子,甘草,蓯蓉(酒浸),人參(各二兩),菖蒲(一兩),防風(一兩半),茯苓(半兩)
上為末,以羊腎一雙研細,以酒煮麵糊丸,梧桐子大。食前,鹽、酒下三十丸至五十丸,立效。
安腎丸
治虛弱耳聾。
大安腎丸(四兩),磁石(半兩,醋煅),石菖蒲,羌活(各半兩)
上三件為末混合,為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鹽湯、溫酒任下。(方見虛損類)
黃耆丸
治腎虛耳鳴,夜間睡著如打戰鼓。耳內風吹,更四肢抽制痛。
黃耆(一兩),白蒺藜(炒),羌活(各半兩),附子(一枚),羯羊腎(一對,焙乾)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日午空心,煨蔥、鹽湯下。
清神散
治氣壅於上,頭目不清,耳常重聽。
干菊花,白殭蠶(炒,去絲角。各半兩),荊芥穗,羌活,木通,川芎,防風(各四兩),木香(一錢),甘草,石菖蒲(各錢半)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後臨臥,茶清調下。
蓯蓉丸
治腎虛耳聾。或風邪入於經絡,耳內虛鳴。
蓯蓉(切片、酒浸、焙),山茱萸(去核),石龍芮,石菖蒲,菟絲子(淘淨,酒浸,蒸,焙),川羌活(去蘆),石斛(去根),鹿茸(燎去毛,切片,酒浸,蒸),磁石(火煅,醋淬七次,水飛澄),附子(炮,去皮臍。各半兩),全蠍(去毒,七個),麝香(半字,旋入)
白話文:
耳病
秘傳降氣湯:治療氣體阻塞導致的耳聾,效果極佳。(配方見諸氣類)
小清肺飲:治療上焦有熱引起的耳聾。(配方見咳嗽類)
排風湯:治療風虛引起的耳聾。(配方見風科通治類)
塞耳丹:治療氣道阻塞,導致雙耳嚴重耳聾。
配方:石菖蒲(一寸)、巴豆(一粒)、全蠍(一個,去毒)。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蔥汁做成如棗核大小的藥丸。每次用一丸,用棉花包裹塞入耳內。
治療耳卒風腫毒:用柳樹蛀蟲的糞便,用水浸泡取其澄清液,加入少量白礬粉末,滴入耳內,有效!
蠟彈丸:治療耳鳴耳聾。
配方:白茯苓(二兩)、山藥(炒,三兩)、杏仁(去皮尖,炒半兩)、黃蠟(二兩)。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黃蠟做成彈子大小的藥丸。用鹽湯送服。也可以將黃蠟切碎嚼服,用好茶送下,也有效。
乾蠍散:治療因腎虛引起的耳聾,十年內服用一次即可見效。
配方:乾蠍(黃色小個的,連頭尾共四十九個)、生薑(切成與蠍子大小相同的片,四十九片)。將兩種藥物在銀器或石器中炒至乾燥,研磨成粉末。
服用方法:傍晚不要吃東西,晚上服用一次,慢慢服用,直到凌晨五點,耳朵裡會聽到像百十支笙樂同時演奏的聲音,就能聽到聲音了。
解倉飲子:治療氣虛熱盛,或因飢餓、中暑、風熱上攻,導致耳內閉塞疼痛,流出膿血。
配方:赤芍藥、白芍藥(各半兩)、當歸、甘草(炙)、大黃(蒸)、木鱉子(去殼,各一兩)。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水煎服,飯後服用,睡前服用。
羊腎丸:治療腎虛引起的耳聾,或因勞累傷氣、中風虛損、腎氣上升而不下降,或耳鳴。
配方:山茱萸、乾薑、川巴戟、芍藥、澤瀉、北細辛、菟絲子(酒浸)、遠志(去心)、桂心、黃耆、石斛、乾地黃、附子、當歸、牡丹皮、蛇床子、甘草、蓯蓉(酒浸)、人參(各二兩)、菖蒲(一兩)、防風(一兩半)、茯苓(半兩)。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一對羊腎研磨成細末,用酒煮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用鹽酒送服三十至五十丸,立即見效。
安腎丸:治療虛弱引起的耳聾。
配方:大安腎丸(四兩)、磁石(半兩,醋煅)、石菖蒲、羌活(各半兩)。將後三種藥物研磨成粉末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四五十丸,用鹽湯或溫酒送服。(配方見虛損類)
黃耆丸:治療腎虛引起的耳鳴,晚上睡覺時像打戰鼓一樣,耳朵裡感覺有風吹,四肢抽搐疼痛。
配方:黃耆(一兩)、白蒺藜(炒)、羌活(各半兩)、附子(一枚)、羯羊腎(一對,焙乾)。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四十丸,中午空腹服用,用煨蔥鹽湯送服。
清神散:治療氣體阻塞於上焦,頭昏眼花,耳朵經常聽力下降。
配方:干菊花、白殭蠶(炒,去絲角,各半兩)、荊芥穗、羌活、木通、川芎、防風(各四兩)、木香(一錢)、甘草、石菖蒲(各一錢半)。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飯後睡前用清茶送服。
蓯蓉丸:治療腎虛引起的耳聾,或風邪侵入經絡引起的耳鳴。
配方:蓯蓉(切片、酒浸、焙)、山茱萸(去核)、石龍芮、石菖蒲、菟絲子(淘淨,酒浸,蒸,焙)、川羌活(去蘆)、石斛(去根)、鹿茸(燎去毛,切片,酒浸,蒸)、磁石(火煅,醋淬七次,水飛澄)、附子(炮,去皮臍,各半兩)、全蠍(去毒,七個)、麝香(半字,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