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五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13)

1. 黑神丸

神麯,茴香(各四兩),木香,椒(炒出汗),丁香(各半兩),檳榔(四枚),漆(六兩,半生、半重湯煮半日)

白話文:

神麯、茴香(各 200 公克),木香、花椒(炒至發汗),丁香(各 25 公克),檳榔(4 粒),生漆(300 公克,一半生漆、一半以濃湯煮半日)

上除椒、漆,餘五味皆半生半炒,為末,用生熟漆和丸,如彈子大。茴香末十二兩鋪陰地蔭干,候外干,並茴香裝器中,極干,去茴香。膀胱痃癖及疝墜,五膈,血崩,產後諸血,漏下赤白,並一丸分四服。死胎一丸,皆綿灰酒下。難產,炒葵子四十九粒搗碎,酒煎下一丸。諸疾不過三服,痃氣十服,膈氣癥瘕五服。血瘕三丸,當瘥。

白話文:

除了花椒、生漆,其餘五種藥材,一半生用,一半炒用,研成細末,用生熟漆調和成丸劑,如彈珠般大小。茴香末十二兩,鋪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乾,等到外層乾了,把茴香也裝入容器中,徹底晾乾,然後去掉茴香。如果患有膀胱急痛、陰部腫痛或疝氣墜痛、五膈、血崩、產後諸血、赤白帶下等症狀,將藥丸分為四次服用。死胎症狀則服用一丸,皆用棉花浸酒送服。難產時,將炒過的葵花籽四十九粒搗碎,用酒煎煮,服下一丸。諸疾症狀不超過三次服用即可見效,陰部腫痛症狀服用十次,膈氣、癥瘕症狀服用五次。血瘕症狀服用三丸,當可痊癒。

2. 木香散

治脾氣,血氣,血蠱,氣蠱,水蠱,石蠱。

白話文:

治脾氣

脾氣生冷,小腹墜脹,身目俱黃,心煩口渴,時硬時泄,胸膈痞滿,嘔吐津液。

治血氣

血氣發動,嘔吐黑色血液,頭目昏眩,筋脈疼痛,時時發熱,心悸煩躁,小腹刺痛。

治血蠱

腹中劇痛,嘔吐黑色血液,頭暈目眩,腰痛背痛,面色蒼白,身體發熱,小便淋瀝澀痛。

治氣蠱

心腹疼痛,嘔吐酸水,頭暈目眩,身重肢倦,時時發熱,心悸煩躁,小便不通。

治水蠱

腹中脹滿,小便不通,頭暈目眩,身體發熱,皮肉腫脹,脈絡分明,小便清稀如水。

治石蠱

腹中脹滿,嘔吐砂石,頭暈目眩,身體發熱,小便不通,脈絡隱沒,小便如石粉。

木香,沉香,乳香(炮),甘草(炙。各一分),川芎,胡椒,陳皮,人參,晉礬(各半兩),桂心,乾薑(炮),縮砂(各一兩),茴香(炒,兩半),天茄(五兩,赤小者干稱)

上洗焙,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陳米飲調下。忌羊油。

白話文:

  • 木香

  • 沉香

  • 乳香 (炮製過)

  • 甘草 (炙烤過。各一錢)

  • 川芎

  • 胡椒

  • 陳皮

  • 人參

  • 晉礬 (各半兩)

  • 桂心

  • 乾薑 (炮製過)

  • 縮砂 (各一兩)

  • 茴香 (炒過,兩半)

  • 天茄 (五兩,赤色小顆,曬乾後稱)

將藥材洗淨,焙乾,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陳米湯調服。忌食羊油。

3. 溫白丸

治婦人諸疾,繼續而生,帶下淋瀝,五邪失心,愁憂思慮,意思不樂,飲食無味,月水不調,及腹中一切疾病,有似懷孕,連年累月,羸瘦困弊,或歌或哭,如鬼所使。但服此藥,無不愈者。

白話文:

用來治療婦女各種疾病,連續發生,帶下淋漓,心神失常,憂愁思慮,心情不愉快,飲食無味,月經不調,以及腹中一切疾病,有類似懷孕的症狀,連年累月,身體虛弱疲憊,時而悲傷時而哭泣,好像是被鬼使喚。只要服用這種藥,沒有不治癒的。

吳茱萸(湯洗七次,焙,炒,半兩),桔梗(半兩),柴胡,菖蒲,紫菀(去苗葉),黃連(去須)肉桂(去粗皮),茯苓,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人參(去蘆),厚朴(去粗皮,薑汁炒),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炒,研),皂莢(去皮子。各半兩),川烏(炮,去皮臍,二兩半)

白話文:

吳茱萸(用沸水洗淨七次,焙乾,炒至微黃,半兩),桔梗(半兩),柴胡,菖蒲,紫菀(去掉根莖和葉子),黃連(去掉根須)肉桂(去掉粗皮),茯苓,蜀椒(去掉眼睛和閉合的果實,炒至出汗),人參(去掉根須),厚朴(去掉粗皮,用薑汁炒),巴豆(去掉外皮和內膜,炒至出油,研成細末),皁莢(去掉外皮,各半兩),川烏(炮製,去掉皮和肚臍,二兩半)

上為末,入巴豆和勻,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生薑湯下,食後、臨臥,漸加至五七丸。

白話文:

先將巴豆弄成粉末,然後把巴豆粉和蜂蜜混合均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時,每次服用三粒藥丸,用生薑湯送服,可在飯後或睡前服用,逐漸增加藥丸的數量,直到每次服用五到七粒藥丸。

4. 紅丸子

治經水不調,腹中癖聚成塊,流走作痛,肌膚消瘦,脹滿不敢食,用烏梅濃煎湯,入鹽少許服之。薑湯下亦可。(方見大方科痎瘧類。)

白話文:

治療月經不調,腹中積聚成塊,遊走作痛,肌肉消瘦,脹滿不敢吃飯的症狀,可用烏梅濃煎湯,加入少許鹽服用。也可以用薑湯送服。(請參閱大方科痎瘧類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