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五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五 (12)

1. 三神丸

治室女血氣相搏,腹中刺痛,痛引心端,經行澀少,或經事不調,以致疼痛。

白話文:

治療青春期少女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腹中刺痛,疼痛延伸至心口,經血量少且不順暢,或經期不規律,引發疼痛。

橘紅(二兩),延胡索(去皮,醋煮),當歸(去蘆,酒浸,銼,略炒。各一兩)

白話文:

橘紅(二兩),延胡索(去皮,用醋煮),當歸(去蘆頭,用酒浸泡,切碎,略微炒一下,各一兩)。

上為末,酒煮米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艾湯或米飲送下。

白話文:

研磨成粉末,用米粉和酒煮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一般。每次服用70粒,逐漸增加至100粒,空腹時用艾草湯或米粥送服。

2. 失笑散

治血氣心腹刺痛欲死,諸藥不效,服此頓愈。

五靈脂,蒲黃(微炒。各等分)

上為末,先用二錢,醋調,熬成膏,入水一盞,煎七分,食前熱服。

白話文:

治療心腹刺痛欲絕,諸藥無效,服用此方立癒。

材料

  • 五靈脂,蒲黃(微炒),各等分

做法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先取兩錢,用醋調和,熬煮成膏。加入一碗水,煎煮到剩七分,於飯前熱服。

3. 奇方

治血氣痛遊走,及腰痛。

白話文:

反覆發作、不定處遊走疼痛,並伴有腰痛。

上用莪朮切片,乾漆打碎,各二兩,同炒令漆焦香,取出漆不用,只以莪朮為末,溫酒調下三錢。腰痛,胡桃、酒下。遊走痛,冷水調下。

白話文:

將莪朮切成薄片,乾漆敲碎,各二兩,一起翻炒,讓乾漆炒至焦香,取出漆不用,只把莪朮研成細末,用溫酒調服用三錢。如果是腰痛,也可以用胡桃和酒送服。如果是遊走性疼痛,可以用冷水調服。

4. 手拈散

治血氣刺痛不可忍者,及諸般氣痛。(方見前大方科心痛類。)

白話文:

醫治血氣刺痛,痛不可忍,以及各種氣痛。(具體方劑請參閱前文《大方科》中的「心痛」分類。)

5. 煮附丸

治血氣絞刺痛。(方見前。)

白話文:

治血氣絞刺痛。(方見前。)

6. 三稜煎丸

治血氣痞滿刺痛,大效。(方見大方科諸氣類。)

白話文:

治療因血氣不通引起的胸悶、腹脹、刺痛,效果非常顯著。具體的藥方可以參考大方科中諸氣類的內容。

7. 桃仁煎丸

治血瘕,血積,經候不通。

白話文:

本方用於治療:

  • 血瘕:子宮內積聚的淤血。
  • 血積:積聚在體內的淤血。
  • 經候不通:月經不規律或閉經。

桃仁,大黃(各一兩),虻蟲(半兩,炒黑),川朴硝(一兩)

白話文:

桃仁(12克)、大黃(12克)、虻蟲(6克,炒至焦黑色)、川朴硝(12克)

上併為末,以醇醋二升半,銀石器中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黃、桃仁等,不住手攪,欲下手丸,下朴硝,更不住手攪,良久出之,丸如梧子大。前一日不吃晚食,五更初用溫酒吞下五丸,取下如赤豆汁,或如雞肝、蛤蟆衣狀。未下,再作,如鮮血來即止。續以調血氣藥補之。虛人斟酌用。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磨成細末,以二升半的醇醋,放入銀或石器皿中,用文火煎煮至剩下一升五合,加入大黃、桃仁等藥物,不停攪拌,直到藥物快要凝固成糊狀時,加入朴硝,繼續不停攪拌,過一陣子後取出,將藥物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在前一天晚上不要吃晚餐,在第二天五更時分,用溫酒吞服五粒丸藥,服用後大便會呈現赤豆汁、雞肝或蛤蟆衣的顏色。如果大便沒有順利排出,可以再服用丸藥,直到鮮血停止排出為止。之後再服用調血氣的藥物來補養身體。虛弱的人應斟酌服用。

8. 琥珀丸

治血瘕,腹中有塊攻刺,小腹痛重,或腰背相引為痛,久而不治,黃瘦羸乏。

白話文:

治血塊,腹部有塊狀物體刺痛,小腹部劇痛,或牽引腰背疼痛,久治不癒,面色黃瘦,身體虛弱。

琥珀(別研),白芍藥,川烏(炮,去皮),川牛膝(去蘆,酒浸),鱉甲(醋炙),蓬莪朮(炮),當歸(去蘆,酒浸),梓厚朴(薑炒。各一兩),木香(不見火),澤蘭葉,官桂(不見火。各半兩),麝香(另研,半錢)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溫酒、米飲下。

白話文:

琥珀(研磨成粉末),白芍藥,川烏(炮製祛除毒性,剝皮),川牛膝(去掉蘆,浸泡在酒中),鱉甲(用醋炙烤),蓬莪朮(炮製),當歸(去掉蘆,浸泡在酒中),梓厚朴(用薑炒製。各一兩),木香(不要明火加熱),澤蘭葉,官桂(不要明火加熱。各半兩),麝香(另外研磨成粉末,半錢)。

此藥方名為末酒糊丸,主藥為梧桐子大。每次服用七十丸,於空腹時,以溫酒或米飲送服。

9. 通經丸

治室女月經不行,臍下堅結,大如杯升,發熱往來,此名血瘕,加紅花。(方見前。)

白話文:

治療室內女子月經閉止,臍下部堅硬的積塊,大如杯子或升斗,發熱反覆出現,這就是血塊聚積的疾病,再加上紅花。(具體藥方見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