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2)

1. 熱證

生犀散(方見虛損類。)

枳殼半夏湯

治嗽甚咽痛失音。(方見痰飲類。)

溫金散

治積勞,咳嗽,喘悶,咯痰中有血。

甘草,黃芩,桑白皮,防風(去叉。各一兩),茯神(半兩),麥門冬(一分,去心),杏仁(去皮尖,米泔浸一宿,取出握干,略炒,一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入黃蠟一片如指頭大同煎,食後,熱服。

鱉甲地黃湯

治熱勞,手足煩,心怔悸。婦人血室有乾血,身體羸瘠,飲食不為肌肉。

柴胡(去蘆),當歸(去蘆,酒浸),麥門冬(去心),鱉甲(醋炙),石斛(去根),白朮,熟地黃(酒浸,焙),茯苓(去皮),秦艽(去蘆。各一兩)人參,肉桂(不見火),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烏梅少許煎,不拘時服。此藥專治熱勞,其性差寒,脾胃快者方可服鉺。虛甚而多汗者,不宜服。

阿膠丸

治勞嗽並嗽血、唾血。

阿膠(蛤粉炒),生地黃(洗),卷柏葉,山藥(銼炒),大薊根,五味子,雞蘇(各一兩),柏子仁(炒別研),人參,防風(去蘆)麥門冬(去心。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濃煎小麥湯或麥門冬湯嚥下。

地仙散

治骨蒸肌熱,一切虛勞煩躁。生津液。

地骨皮(二兩),防風(去蘆,一兩),甘草(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五片煎,不拘時候。

黃連飲

治骨節間熱積漸黃瘦。

黃連(銼,一兩)

上用童子小便一大升,浸經宿,微煮三四沸,去滓,食上分二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四美丸

凡骨蒸莫非是勞,脊骨尤屬虛髓竭也。以《局方》黃耆鱉甲散、沉香鱉甲散、秦艽鱉甲散、青蒿鱉甲散,四散和合為末。以雄羊脊骨一具,斫碎煉汁,調和為丸,溫酒吞下。治脊痛骨熱,漸成蒸疾,一劑而效。其功全在脊骨膏,蓋醫者意也!

白話文:

熱證

生犀散 (此方在虛損類中可見。)

枳殼半夏湯

治療咳嗽嚴重、咽喉疼痛、聲音沙啞。(此方在痰飲類中可見。)

溫金散

治療因勞累積久導致的咳嗽、氣喘胸悶、咳痰帶血。

藥材包含:甘草、黃芩、桑白皮、防風(去除枝杈,各一兩)、茯神(半兩)、麥門冬(去除心,一分)、杏仁(去除皮尖,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取出擰乾,略微炒過,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加入一小片指頭大小的黃蠟一同煎煮,飯後趁熱服用。

鱉甲地黃湯

治療因熱病導致的虛勞、手腳煩躁、心悸不安;婦女則是因為血室有乾血,導致身體消瘦、吃不下飯,無法長肉。

藥材包含:柴胡(去除蘆頭)、當歸(去除蘆頭,用酒浸泡)、麥門冬(去除心)、鱉甲(用醋炙烤)、石斛(去除根)、白朮、熟地黃(用酒浸泡後烘乾)、茯苓(去除皮)、秦艽(去除蘆頭,各一兩)、人參、肉桂(不宜見火)、甘草(炙烤,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杯半,加入生薑五片、烏梅少許一同煎煮,不限時服用。此藥專治熱病引起的虛勞,藥性偏寒涼,脾胃功能好的人才可以服用。如果身體非常虛弱且容易出汗的人,不宜服用。

阿膠丸

治療因虛勞引起的咳嗽以及咳血、吐血。

藥材包含:阿膠(用蛤粉炒過)、生地黃(洗淨)、卷柏葉、山藥(切碎炒過)、大薊根、五味子、雞蘇(各一兩)、柏子仁(炒過後另外研磨)、人參、防風(去除蘆頭)、麥門冬(去除心,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仔細咀嚼,用濃煎的小麥湯或麥門冬湯送服。

地仙散

治療骨蒸肌熱、一切虛勞引起的煩躁不安,並能產生津液。

藥材包含:地骨皮(二兩)、防風(去除蘆頭,一兩)、甘草(半兩)、麥門冬(去除心,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加入生薑五片一同煎煮,不限時服用。

黃連飲

治療因熱積聚在骨節之間,導致逐漸消瘦。

藥材包含:黃連(切碎,一兩)。

將黃連用童子小便一大升浸泡一晚,稍微煮沸三四次,去除藥渣,飯前分兩次服用,每次服用後約走五里路後再服用。

四美丸

凡是骨蒸之病都是因為勞累所致,脊椎骨的疼痛尤其屬於虛髓枯竭。取《局方》中的黃耆鱉甲散、沉香鱉甲散、秦艽鱉甲散、青蒿鱉甲散,這四種散劑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粉末。用一具雄羊的脊椎骨,敲碎後熬汁,用熬出的汁液調和藥粉成丸,用溫酒送服。治療脊椎疼痛、骨骼發熱,逐漸形成骨蒸之病,服用一劑就能見效。其功效全在脊椎骨的精華,這也是醫者的用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