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三 (1)
卷第三 (1)
1. 虛證
凝神飲子
治勞瘵增寒發熱,口乾咽燥,自汗煩郁,咳嗽聲重,唾中血絲,瘦劇倦乏。
人參(去蘆),當歸(去尾),白芍藥,白茯神(去木),白茯苓,黃耆(去蘆),白朮,半夏曲,五味子,熟地黃(洗酒蒸),甘草,蓮肉(去心),大麥門冬(去心),桔梗(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烏梅,紅棗各一個煎服。如嗽,加阿膠。虛極胸滿者,加木香濕紙裹煨,沉香亦可。不思食,加扁豆。
劫勞散
治心腎俱虛、勞咳,時復三四聲,遇夜發熱,熱過即有盜汗,四肢倦怠,體瘦,恍惚異夢,嗽中有血,名曰肺痿。
白芍藥(五兩),黃耆,甘草,人參,白茯苓,熟地黃(洗酒蒸),當歸(去尾),五味子,半夏曲,阿膠(蚌粉炒,各二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與凝神飲相類。
黃耆飲子
治諸虛勞氣四肢倦怠,骨節痠疼,潮熱乏力,自汗怔忪,日漸黃瘦,胸膈痞塞,不思飲食,咳嗽痰多,甚則唾血。
黃耆(蜜炙,一兩半),當歸(去蘆,酒浸),紫菀(洗去土),石斛(去根),地骨皮,人參,桑白皮(去赤),附子(炮,去皮臍),鹿茸(酒蒸)
款冬花(各一兩),半夏(湯泡七次),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生薑七片,棗子一枚煎,不拘時服。此藥溫補榮衛,枯燥者不宜進此。
唾血不止者,加阿膠,蒲黃各半兩。
十全大補湯
治虛勞發熱,加北柴胡,地骨皮煎。(方見虛損類。)
養榮湯、黃耆益損湯
治同上。(方見虛損類。)
白話文:
凝神飲子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因為過度勞累而引起的疾病,患者會感到寒冷、發燒、口乾舌燥、容易出汗、心煩意亂、咳嗽聲音沉重、痰中帶血絲、身體極度消瘦且疲倦無力。
藥材包含:人參(去除蘆頭)、當歸(去除尾部)、白芍藥、茯神(去除木心)、茯苓、黃耆(去除蘆頭)、白朮、半夏曲、五味子、熟地黃(用酒洗過再蒸)、甘草、蓮子肉(去除內心)、大麥冬(去除內心)、桔梗(每種藥材等量)。
將以上藥材切碎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烏梅和紅棗各一個一同煎煮服用。如果咳嗽,可加入阿膠。如果身體極度虛弱,胸悶脹滿,可加入用濕紙包裹後煨烤過的木香,也可以用沉香代替。如果沒有食慾,可加入扁豆。
劫勞散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心腎都虛弱、因勞累引起的咳嗽,時而咳嗽三四聲,夜間發熱,發熱後會盜汗,四肢疲倦無力,身體消瘦,精神恍惚容易做夢,咳嗽中有血,這種情況稱為肺痿。
藥材包含:白芍藥(五兩)、黃耆、甘草、人參、白茯苓、熟地黃(用酒洗過再蒸)、當歸(去除尾部)、五味子、半夏曲、阿膠(用蚌粉炒過,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個一同煎煮服用,這個藥方和凝神飲子類似。
黃耆飲子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各種虛弱勞損引起的四肢疲倦無力、關節痠痛、時有發熱、精神不濟、容易出汗、心悸、身體日漸消瘦、胸悶脹滿、沒有食慾、咳嗽痰多,嚴重時會咳血。
藥材包含:黃耆(用蜂蜜炙烤過,一兩半)、當歸(去除蘆頭,用酒浸泡)、紫菀(洗去泥土)、石斛(去除根部)、地骨皮、人參、桑白皮(去除赤色部分)、附子(炮製過,去除皮和臍)、鹿茸(用酒蒸過)、款冬花(各一兩)、半夏(用湯水浸泡七次)、甘草(炙烤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加入生薑七片,紅棗一個一同煎煮服用,不限時間服用。這個藥方能溫補身體的氣血,但體內乾燥的人不適合服用。
如果咳血不止,可加入阿膠和蒲黃各半兩。
十全大補湯
用於治療虛弱勞損引起發熱,可以加入北柴胡和地骨皮一同煎煮。(藥方在虛損類中。)
養榮湯、黃耆益損湯
功效和十全大補湯相同。(藥方在虛損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