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八 (15)
卷第八 (15)
1. 痼冷
四柱散
治丈夫元臟氣虛,真陽耗散,兩耳常鳴,臍腹冷痛,頭旋目暈,四肢倦怠,小便滑數,泄瀉不止。凡臟氣虛弱者,悉宜服之。
木香(濕紙裹,煨),茯苓,附子(炮,去皮臍),人參(各一兩)
上銼散。生薑二片,棗子一枚,鹽少許煎,空心,食前服。
姜附湯
治同上。(方見中寒類。)
斂陽丹
治諸虛不足,心腎不安,氣弱頭暈,自汗力倦,陽氣不斂。安神益志,順氣調榮,甚妙。靈砂,鍾乳(各研,取末二兩),金鈴子(蒸熟,去皮核),沉香(鎊),木香,附子(炮,去臍)葫蘆巴(酒浸,炒),陽起石(研細,水飛),破故紙(酒浸,炒),舶上茴香(炒),肉豆蔻(麵裹煨。以上各一兩),鹿茸(酒炙),蓯蓉(酒洗),牛膝(酒浸,去蘆),巴戟(去心。
各一兩),肉桂(半兩),當歸頭(一兩)
上為末,研和令勻,酒蒸糯米糊丸,梧桐子大,日乾。每服三十丸,空心,棗湯下,鹽湯或溫酒亦可。
沉附湯
治上盛下虛,氣不升降,陰陽不和,胸膈痞滿,飲食不進,肢節痛倦。
附子(炮,去皮臍,一兩),沉香(銼,半兩)
上銼散,分作三服。水二盞,姜十片,煎至八分,食前溫服。
耆附湯
治氣虛陽弱,虛汗不止,肢體倦怠。
黃耆(去蘆,蜜炙),附子(炮,去皮臍)
上等分,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姜十片煎,不拘時服。
參附湯
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但是陽虛氣弱之證,並宜服之。
人參(半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上銼散,分作三服。水二盞,姜十片煎,食前溫服。
茸附湯
治精血俱虛,榮衛耗損,潮熱自汗,怔忡驚悸,肢體倦乏。但是一切虛弱之證,悉宜服之。
鹿茸(去毛,酒蒸,一兩),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上銼散,分作四服。水二盞,生薑十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溫服。
桂附湯
治虛汗不止,及體虛失血,大效。
交趾桂(一兩,去粗皮),綿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食前溫服。
元陽秋石丹
治羸弱久嗽,針灸不效,頭眩腹脹,喘滿,積年腫滿。年少色欲過度,未老眼昏,膝疼,遺泄白濁,腰背時痛。服之,真還元衛生之寶。(如竹器損,以竹器補之。金器損,以金器補之。)
陰煉法:
小便三五石,夏月雖腐敗亦堪用。分置大盆中,以新水一半以上相和,旋轉攪百匝,放令澄清,闢去清者,只留濁腳。又以新水同攪,水多為妙,又澄去清者。直候無臭氣再研,以乳男子乳和如膏,烈日中曝乾,如此九度。仍須待好日色乃和,蓋假太陽氣也。第九度即丸之,如梧桐子大,曝乾。每服三十丸,溫酒下。
白話文:
痼冷
四柱散
治療男性元氣虛弱,真陽散失,兩耳經常鳴響,肚臍腹部冷痛,頭暈目眩,四肢疲倦,小便次數多且稀薄,腹瀉不止等症狀。凡是臟腑元氣虛弱者,皆可服用。
藥方:木香(用濕紙包裹後煨烤)、茯苓、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人參(各一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二片,大棗一枚,少量食鹽煎水,空腹,飯前服用。
姜附湯
治療方法同上。(此方詳見中寒類藥方。)
斂陽丹
治療各種虛損不足,心腎不安,氣虛頭暈,自汗乏力,陽氣不能收斂等症狀。具有安神益智,順氣調和血脈的功效。
藥方:硃砂、鍾乳石(研磨成粉末,各取二兩)、金鈴子(蒸熟後,去除皮和核)、沉香(刨成薄片)、木香、附子(炮製後,去除臍)、葫蘆巴(用酒浸泡後炒制)、陽起石(研磨成細粉,用清水漂洗)、破故紙(用酒浸泡後炒制)、舶上茴香(炒制)、肉豆蔻(用麵粉包裹後煨烤)(以上各一兩)、鹿茸(用酒炙)、肉蓯蓉(用酒洗淨)、牛膝(用酒浸泡後,去除根須)、巴戟天(去除中心部分)(各一兩)、肉桂(半兩)、當歸頭(一兩)
用法: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酒蒸糯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曬乾。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大棗湯送服,也可使用鹽湯或溫酒送服。
沉附湯
治療上焦充盛下焦虛弱,氣機升降失調,陰陽失衡,胸膈痞滿,食慾不振,肢體疼痛倦怠等症狀。
藥方: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一兩)、沉香(銼碎,半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分成三劑服用。用兩盞水,十片生薑煎煮至八分,飯前溫服。
耆附湯
治療氣虛陽弱,自汗不止,肢體倦怠等症狀。
藥方:黃耆(去除根須,用蜂蜜炙烤)、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用法:兩種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兩盞水,十片生薑煎煮,不拘時服用。
參附湯
治療真陽不足,上氣喘促,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等陽虛氣弱的症狀。
藥方:人參(半兩)、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一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分成三劑服用。用兩盞水,十片生薑煎煮,飯前溫服。
茸附湯
治療精血兩虛,榮衛虧損,潮熱自汗,心悸怔忡,肢體倦乏等症狀。凡是一切虛弱的症狀,皆可服用。
藥方:鹿茸(去除毛髮,用酒蒸,一兩)、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一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分成四劑服用。用兩盞水,十片生薑煎煮至八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
桂附湯
治療自汗不止,以及體虛失血等症狀,療效顯著。
藥方:交趾桂(一兩,去除粗皮)、綿附子(一枚,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兩盞水,三片生薑,兩個大棗煎煮,飯前溫服。
元陽秋石丹
治療體弱久咳,針灸無效,頭暈腹脹,胸悶氣喘,多年積聚的腫脹等症狀;也適用於年輕人房事過度,未老先衰,眼花,膝蓋疼痛,遺精白濁,腰背時痛等症狀。服用此藥,可恢復元氣,強身健體。(如同竹器損壞,用竹器修補;金器損壞,用金器修補。)
陰煉法:
取三到五石小便,即使是夏季腐敗的也可以使用。將小便分放在大盆中,加入超過一半的新鮮水,旋轉攪拌一百圈,靜置澄清,去除清澈的液體,只留下沉澱物。再次加入新鮮水攪拌,水越多越好,再次去除清澈的液體。直到沒有臭味後再研磨,加入男子的乳汁調和成膏狀,放在烈日下曬乾,如此重複九次。必須選擇晴朗的天氣進行調和,因為需要借助太陽的陽氣。第九次曬乾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曬乾。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