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八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12)

1. 痼冷

黑錫(洗,溶了去滓,稱),硫黃(透明者。各二兩),附子(炮,去皮臍),破故紙(酒浸,炒)肉豆蔻(麵裹煨),茴香(炒),金鈴子(蒸,去皮核),陽起石(酒煮,研細),木香,沉香(各一兩),肉桂(半兩),葫蘆巴(酒浸炒,一兩)

上用新鐵銚內如常法結黑錫、硫黃砂子,地上出火毒,自朝至暮,研令極細。余藥並杵羅為細末,一處和停,入研,酒糊丸,梧桐子大,陰乾,入布袋內擦令光瑩。每服五七十丸,空心,薑、鹽湯或棗湯下。婦人,艾、醋湯下。如一切冷疾,鹽酒、鹽湯,空心下三四十丸。年高時有客熱,服之大效。

靈砂

性溫無毒,主五臟百病,益精養神,補氣明目,安魂魄,通血脈,止煩滿,殺邪魅。善治榮衛不交養,陰陽不升降,上盛下虛,頭旋氣促,心腹冷痛,翻胃吐逆,霍亂轉筋,臟腑滑泄,赤白下痢。久服通神,輕身不老,令人心靈。此丹按仙經服餌之法,會五行符合之妙,體性輕清,不隨煙焰飛走,男女老幼皆可服。

水銀(一斤),硫黃(四兩)

上二味,用新鐵銚炒成砂子,或有煙焰,即以醋灑,候研細,入水火鼎,醋調赤石脂封口,鐵線扎縛,曬乾,鹽泥固濟。用炭二十斤煅,如鼎子裂,筆蘸赤石脂頻抹其處,火盡為度。經宿取出,研為細末,糯米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粒,空心,棗湯、米飲或井花水、人參湯服。量病輕重,增至五七粒。忌豬羊血、綠豆粉、冷滑之物。

歲丹

以前靈砂養火十二月,乃名歲丹。補諸虛用之,其功十倍。

三建湯

治真氣不足,元陽久虛,寒邪攻衝,肢節煩痛,腰背痠楚,自汗厥冷,大便滑泄,小便白濁。及中風涎潮,不省人事,傷寒陰證,厥逆脈微,皆可服之。

天雄,附子,大川烏(各炮,去皮臍,淨稱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姜十片煎,不拘時服。氣不順,加木香、沉香,加丁香、胡椒,名丁胡三建湯。

金液丹

固真氣,暖丹田,堅筋骨,壯陽道,除久寒痼冷,補勞傷虛損。男子腰腎久冷,心腹積聚,脅下冷癖,腹中諸蟲,失精遺溺,形羸力劣,腳膝疼弱,冷風頑痹,上氣,衄血,咳逆,寒熱,霍亂轉筋,虛滑下痢。又治痔瘻,濕䘌生瘡,下血不止。及婦人血結寒熱,陰蝕疽痔。

硫黃(淨,揀去沙石,十兩,研細飛過,用瓦合子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口,以鹽泥固濟,曬乾。地內先埋一小罐子,盛水令滿,安合子在上,用泥固濟訖,慢火養七日七夜,候足,加頂火一斤煅,候冷取出,研為細末)

上藥末一兩,用蒸餅一兩湯浸,握去水脈,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多至百丸,溫米飲下,空心服之。又治傷寒陰證,身冷,脈微,手足厥逆,或吐或利,或自汗不止,或小便不禁,不拘丸數,宜並服之。得身熱脈出為度。

白話文:

[痼冷]

配方中使用了黑錫、硫黃、附子、破故紙、肉豆蔻、茴香、金鈴子、陽起石、木香、沉香、肉桂和葫蘆巴等藥材,按照特定方法炮製並製成藥丸。服用方法根據病情和體質有所不同,一般空腹服用,並用薑鹽湯、棗湯或艾醋湯送服。此方適用於各種寒症,年長者伴有客熱者服用效果更佳。

靈砂

此方以水銀和硫黃為主要成分,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煉製過程,製成靈砂。具有溫補、益精養神、通血脈等功效,主治各種因陰陽失調、寒邪入侵引起的疾病,如心腹冷痛、霍亂轉筋等。長期服用可延年益壽。

歲丹

將靈砂經過十二個月的煉製,稱為歲丹,其功效比靈砂更強,可補益諸虛。

三建湯

此方以天雄、附子、川烏為主要成分,用於治療因真氣不足、元陽虧虛引起的各種寒症,如肢節煩痛、腰背痠楚、自汗厥冷等,也可用於治療中風、傷寒等陰證。根據病情可加一些其他藥材,如木香、沉香、丁香、胡椒等。

金液丹

此方以硫黃為主要成分,經過複雜的煉製過程,製成金液丹。具有溫補腎陽、壯陽固精、除寒祛濕等功效,主治男子腎陽不足、久寒痼冷等症,也可用於治療婦女寒症。用法用量根據病情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