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四 (7)

1. 腎著湯

治妊娠腰腳腫痛。

茯苓,白朮(各四兩),乾薑,甘草,杏仁(湯洗,去皮尖。各三兩重)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煎,食前服。

白話文:

茯苓、白朮各四兩,乾薑、甘草、杏仁各三兩重,杏仁要洗淨,去皮去尖。

每劑四錢,半杯水煎煮,於飯前服用。

2. 安胎和氣散

治胎冷,腹脹虛痛,兩脅虛鳴,臍下冷疼,小便數,大便滑。

白話文:

治療胎位寒冷,腹部脹痛無力,兩側肋骨下虛空作響,臍下疼痛寒冷,小便次數多,大便稀溏。

訶子(麵裹煨,去核),白朮(各一兩),陳皮,高良薑(炒),木香(不見火),白芍藥,陳米(炒),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訶子(裹在麵粉中烤熟,去除果核)、白朮(各一兩)、陳皮、高良薑(炒熟)、木香(不要加熱)、白芍藥、陳米(炒熟)、甘草(炙烤,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不以時溫服。忌生冷。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四錢,加半盞水與五片生薑煎服,不限時間,溫服即可。忌食生冷食物。

3. 紫蘇飲子

治胎氣不和,懷胎近上,脹滿疼痛,謂之子懸。又治臨產驚恐氣結,連日不下。

白話文:

治胎氣不和,懷胎近上,脹滿疼痛,謂之子懸

治療胎氣不調,胎兒位置過高,導致脹滿疼痛的症狀,稱為「子懸」。

又治臨產驚恐氣結,連日不下

治療臨產時,產婦因驚恐導致氣血凝滯,使胎兒無法順利娩出的情況,稱為「臨產驚恐氣結」。

紫蘇(連莖,一兩),川當歸(三分),人參,川芎,白芍藥,陳皮(各半兩),甘草(炙,一分)大腹皮(半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薑四片,蔥六寸煎,空心服。

白話文:

紫蘇:連同莖,一兩。

川當歸:三分。

人參:半兩。

川芎:半兩。

白芍藥:半兩。

陳皮:半兩。

甘草:炙用,一分。

大腹皮:半兩。

每服三錢,水一杯半煎服,加入四片薑片和六寸長的蔥段,空腹時服用。

4. 安榮散

治妊娠小便淋瀝,名曰子淋,或作轉胞治不愈者。

白話文:

治妊娠小便淋漓,名曰子淋,或作轉胞治不愈者。

麥門冬,通草,滑石(各一錢),當歸(去蘆,酒浸),燈心,甘草(炙。各半兩),人參,細辛(洗。各一錢)

白話文:

麥門冬、通草、滑石(各一錢),當歸(去除蘆頭,用酒浸泡),燈心草、甘草(炙烤。各半兩),人參、細辛(清洗。各一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煎麥門冬湯調,不拘時服。一方,止用檳榔、赤芍藥各等分,水煎,空心服,屢效。

白話文:

上文中最後提到的藥組配伍,打成粉末,每次服用的劑量是三錢,用煎過的麥門冬湯調和,不限於某個時間段服用。另一種方法,只使用檳榔與赤芍藥按相等的比例配製,用水煎煮,在空腹時服用,多次驗證有效。

5. 桑螵蛸散

治妊娠小便不禁。

桑螵蛸(十二個,炙)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食前,米飲調下。

白話文:

桑螵蛸(十二枚,烘烤過)

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飯前,用米湯送服。

6. 二白散

治妊娠遺尿,不知出。

白薇,白芍藥(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酒調服。

白話文:

治妊娠遺尿,不知出。

白茅根白芍藥(各等分)

上二藥研為細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前用酒調服。

7. 當歸芍藥湯

治妊娠腹中㽲痛,下痢心下急滿。

白話文:

妊娠婦女出現腹中絞痛,並伴有腹瀉、心下急迫、脹滿等症狀。

白芍藥,白茯苓,當歸(去蘆,酒洗),澤瀉,川芎(各一兩),白朮(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酒或米飲調,空心食前服。忌生冷。

白話文:

白芍藥、白茯苓、當歸(去掉蘆頭,用酒洗淨)、澤瀉、川芎(各一兩)、白朮(一兩半)

每服三錢,用溫酒或米湯調和,在空腹時服食服用前。忌食生冷食物。

8. 蒙薑黃連丸

治妊娠下痢赤白,腸鳴後重,穀道疼痛。

白話文:

治療孕婦的腹瀉,包括血便和稀便,症狀包含腸胃絞痛、排便困難以及肛門周圍疼痛。

乾薑(炮),黃連(去須),縮砂仁(炒),芎藭,阿膠(銼,蛤粉炒),白朮(各一兩),乳香(別研,三錢),枳殼(去穰,麵炒,半兩)

白話文:

炮製過的乾薑、去須的黃連、炒過的縮砂仁、芎藭、用蛤粉炒過的阿膠(切碎)、白朮(各一兩),另外研磨三錢的乳香,用麵粉炒過的去穰枳殼(半兩)。

上為末,用鹽梅三個,取肉,入少醋糊同杵勻,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白痢乾薑湯下,赤痢甘草湯,赤白痢乾薑、甘草湯下,不拘時服。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粉末,使用三個鹽梅,把裡面的肉拿出來,加入少量的醋糊攪拌均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四十丸,白色痢疾用乾薑湯送服,赤色痢疾用甘草湯送服,赤白痢疾用乾薑、甘草湯送服,不限於特定時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