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1)

1. 虛損

養榮湯

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骨肉痠疼,呼吸少氣,行動喘乏,小便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乾唇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悲憂慘慼,多臥少起。久者積年,急者百日,漸至瘦削,五臟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利,喘促少氣,嘔吐痰涎。

黃耆,當歸,桂心,甘草,橘皮,白朮,人參(各一兩),白芍藥(三兩),熟地黃,五味子,茯苓(各三分),遠志(去心,姜炒,半兩)

上銼散。每服三錢,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空腹服。遺精夢泄,加龍骨一兩。咳嗽,加阿膠甚妙。

參香散

治心氣不寧,諸虛百損,肢體沉重,情思不樂,夜多異夢,盜汗失精,恐怖,煩悸,喜怒無時,口乾咽燥,渴欲飲水,飲食減少,肌肉瘦悴,漸成勞瘵。常服,補精血,調心氣,進飲食,安神守中,功效不可盡述。

人參,黃耆,白茯苓,白朮,山藥,蓮肉(去心。各一兩),烏藥,縮砂仁,橘紅,乾薑(炮。各半兩),甘草(炙,三分),丁香,南木香,檀香(各一分),沉香(二錢)

上銼散。每服三錢,姜三片,棗一枚煎,食前服。一法,有炮熟附子半兩。或為末,一匕,蘇鹽湯調亦可。

黃耆益損湯

治男子、婦人、童羅、室女諸虛不足,榮衛俱弱,五勞七傷,骨蒸潮熱,腰背俱急,百節痠疼,夜多盜汗,心常驚惕、咽燥唇焦,嗜臥少力,肌膚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絲,寒熱往來,頰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熱藥則煩躁,沖滿上焦,進涼藥則膈滿而腹痛,宜服此藥,極有神效。兼治大病後榮衛不調,婦人產後血氣未復。

人參(去蘆),石斛(去根),甘草,黃耆(去蘆),木香,白朮,當歸,正桂,茯苓,芍藥,半夏,川芎,熟地黃(去土,酒炒),山藥,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子二枚,小麥五十粒,烏梅一個煎,空心,食前服。

正元散

治下元氣虛,臍腹脹滿,心脅刺痛,泄利嘔吐,自汗,陽氣漸微,手足厥冷。及傷寒陰證,霍亂轉筋,久下冷利,少氣羸困,一切虛寒,並宜服之。常服。助陽消陰,正元氣,溫脾胃,進飲食。

人參,白茯苓,白朮(各二兩),黃耆(兩半),甘草,烏藥,山藥(薑汁侵,炒),附子(炮,去皮臍),川芎,乾葛(各一兩),桂心,烏頭(炮,去皮尖。各半兩),紅豆(炒),乾薑(炮)橘皮(各三錢)

上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二枚,鹽少許煎,食前冷服。自汗,加浮麥。

萬安丸

補下經,起陰發陽,能令陽氣入腦,安魂定魄,開三焦,破積聚,消五穀。益精氣,安臟腑,除心中虛熱,強筋骨,輕身明目,去冷除風,無所不治,補益極多,常服最妙。七十老兒服之,當有非常力。

白話文:

虛損

養榮湯:

治療因勞累過度導致的虛損,症狀包括四肢沉重、肌肉骨骼酸痛、呼吸短促、活動容易疲乏、小便困難、腰背疼痛、心慌心悸、咽喉乾燥、嘴唇乾燥、食慾不振、陰陽兩虛、悲傷憂愁、多臥少起。病情發展較慢者可持續多年,病情發展迅速者也可在百日內出現症狀,最終導致消瘦、五臟氣虛,難以恢復。也可用於治療肺和大腸同時虛弱,出現咳嗽、腹瀉、呼吸急促、嘔吐痰涎等症狀。

藥方:黃耆、當歸、桂枝、甘草、橘皮、白朮、人參(各一兩)、白芍藥(三兩)、熟地黃、五味子、茯苓(各三分)、遠志(去心,薑炒,半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煎服,空腹服用。如有遺精、夢遺,加龍骨一兩;咳嗽者,加阿膠效果更佳。

參香散:

治療心氣不寧,各種虛損,症狀包括肢體沉重、情緒低落、夜間多夢、盜汗、遺精、恐懼、心煩、情緒波動大、口乾咽燥、口渴、食慾減少、肌肉消瘦,最終發展為勞瘵。常服用此方,可以補益精血,調和心氣,增進食慾,安神寧心,功效很多。

藥方:人參、黃耆、白茯苓、白朮、山藥、蓮子肉(去心,各一兩)、烏藥、縮砂仁、橘紅、乾薑(炮製,各半兩)、甘草(炙甘草,三分)、丁香、南木香、檀香(各一分)、沉香(二錢)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服,飯前服用。另一種用法是加炮製過的附子半兩,或將藥粉一匙用淡鹽水調服。

黃耆益損湯:

治療男女老少各種虛損,包括榮衛兩虛,五勞七傷,症狀包括骨蒸潮熱、腰背酸痛、夜間盜汗、心悸、咽喉乾燥、嘴唇乾燥、嗜睡乏力、皮膚消瘦、咳嗽多痰、咯血、寒熱交替、面頰潮紅、神志不清,完全沒有食慾。服用溫熱藥物則煩躁,服用寒涼藥物則胃脹腹痛,服用此方療效極佳。也可用於治療大病後榮衛失調,以及婦女產後血氣未復。

藥方:人參(去蘆頭)、石斛(去根)、甘草、黃耆(去蘆頭)、木香、白朮、當歸、桂枝、茯苓、芍藥、半夏、川芎、熟地黃(去土,酒炒)、山藥、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紅棗兩個,小麥五十粒,烏梅一個煎服,空腹,飯前服用。

正元散:

治療下元氣虛,症狀包括臍腹脹滿、心脅刺痛、腹瀉嘔吐、自汗、陽氣不足、手足冰冷。也可用於治療傷寒陰證、霍亂轉筋、久瀉、少氣體弱、一切虛寒症狀。常服用此方,可以補益陽氣,消除陰寒,調節元氣,溫暖脾胃,增進食慾。

藥方:人參、白茯苓、白朮(各二兩)、黃耆(一兩半)、甘草、烏藥、山藥(薑汁浸泡,炒製)、附子(炮製,去皮臍)、川芎、葛根(各一兩)、桂枝、烏頭(炮製,去皮尖,各半兩)、紅豆(炒製)、乾薑(炮製)、橘皮(各三錢)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紅棗兩個,少量食鹽煎服,飯前冷服。如有自汗,加浮麥。

萬安丸:

補益下焦,激發陽氣,可以使陽氣上達腦部,安神定魄,疏通三焦,消除積聚,消食健胃。可以補益精氣,調理臟腑,消除心中虛熱,強筋健骨,輕身明目,祛除風寒,療效廣泛,補益功效極佳,常服效果最好。即使七十歲的老人服用,也能增強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