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 (10)

1. 白朮茯苓乾薑湯

治伏暑中風濕,煩渴引飲,心腹疼,燥悶口乾,面垢,洒洒惡寒,淅淅惡風,微汗,飢不能食者。

白話文:

治療在酷暑中因風濕導致的中暑,症狀包括口渴引飲、心腹疼痛、燥熱煩悶、口乾、面色晦暗、怕冷怕風、微微出汗、飢餓卻無法進食。

白朮(去蘆),乾薑,茯苓,細辛,桂心,乾葛,甘草(炙),橘皮,烏梅,豆豉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白湯點下。

白話文:

白朮(去蘆):健脾益氣,滲濕利尿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茯苓:健脾利濕,寧心安神

細辛:溫肺散寒,通竅止痛

桂心:溫心陽,活血化瘀

乾葛:生津止渴,涼血解毒

甘草(炙):補脾益氣,緩急止痛

橘皮:理氣健胃,化痰消脹

烏梅:斂肺止咳,澀腸固脫

豆豉:消食化積,寬中下氣

每次服用 2 錢(約 6 克),用白開水送服。

2. 茯苓白朮湯

冒暑毒,加以著濕,或汗未乾即浴,皆成暑濕。

白話文:

在炎熱天氣遭受暑熱侵襲,加上淋雨受潮,或汗水未乾就洗澡,都會導致暑濕。

茯苓,乾薑(炮),甘草(炙),白朮,桂心(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食前服。

白話文:

茯苓、乾薑(炮製過)、甘草(炙烤過)、白朮、桂心(各一兩)

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盞半的水煎煮,取七分之二的藥液,於飯前服用。

3. 葳蕤湯

治風溫,兼療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發熱,頭眩痛,咽喉干,舌強,胸內疼痛,痞滿,腰背拘急。

白話文:

治療風溫,兼治冬溫,以及春月中風、傷寒發熱、頭暈頭痛、咽喉乾燥、舌頭強硬、胸腔疼痛、胸中堵塞不舒、腰背僵硬拘束。

葛根,麻黃(湯泡焙乾稱,去節),甘草(炙),白薇,川芎,羌活,杏仁(各半兩。去皮尖),石膏(一兩,碎),葳蕤(三分),青木香(一分)

白話文:

葛根、麻黃(用湯水泡過,烘乾後稱,去除節)、炙甘草、白薇、川芎、羌活、杏仁(各半兩。去除皮和尖)、石膏(一兩,搗碎)、葳蕤(三分)、青木香(一分)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七分,食前服。青木香冬用一兩,春半兩。渴,加栝蔞根二片。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盞半,煎煮到七分,在飯前半小時服用。冬天用青木香一兩,春天用半兩。如果感到口渴,可以加兩片栝蔞根。

4. 風證

加減桂枝湯

治先熱後寒,煩躁,自汗惡風,名溫瘧。

白話文:

治療先發熱後發寒、煩躁不安、自汗怕風的病症,稱為溫瘧。

石膏(四兩半),知母(一兩半),甘草(炙,半兩),桂枝(一兩),粳米(一合)

白話文:

石膏(四兩半):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知母(一兩半):清熱滋陰,降火生津。

甘草(炙,半兩):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桂枝(一兩):溫通陽氣,散寒解表。

粳米(一合):補中益氣,健脾和胃。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未發前進三服。

白朮散

治傷風不留經絡,與衛氣相併,病以日作,寒熱交煎。

白話文:

銼散

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盞半,煎至剩七分。在症狀未完全解除前,每天服用三次。

白朮散

治療傷風疾病,但病邪未停留於經絡,與衛氣相結合,病情會隨著時間加重,出現寒熱交替的現象。

麻黃(去節),白朮(去蘆),茯苓,桂心(各一兩),陳皮,青皮(去穰),桔梗(去蘆),白芷,甘草,半夏曲,紫蘇,烏梅(各三分。去核),乾薑(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薑三片,棗二枚,煎七分。當發日空心一服,臨發一服尤妙。亦治時疫。

白話文:

  • 麻黃(去掉節):1兩

  • 白朮(去掉蘆):1兩

  • 茯苓:1兩

  • 桂心:1兩

  • 陳皮:3分

  • 青皮(去掉穰):3分

  • 桔梗(去掉蘆):3分

  • 白芷:3分

  • 甘草:3分

  • 半夏曲:3分

  • 紫蘇:3分

  • 烏梅(去掉核):3分

  • 乾薑:半兩

刮散丸

使用方法:

每次服用四錢,用兩碗水,加入三片生薑和兩個紅棗,煎煮至剩七分之一的量。

服用時機:

當發作時,空腹服用一劑,發作前服用一劑效果最佳。

其他用途:

也可用於治療時疫。

5. 寒證

五積散

治體虛作瘧,先寒後熱,寒則湯火不能溫。熱則冰雪不能冷,惡寒無汗。(方見傷寒陰證類。)

白話文:

治療體質虛弱所導致的瘧疾,先覺得寒冷,之後發熱,寒冷時用熱湯火爐都無法溫暖。發熱時用冰雪也無法降溫,怕冷但沒有出汗。(詳細方劑見傷寒陰證類。)

養正丹、(見痼冷類。),薑附湯、附子理中湯,(並見中寒類。)總治寒瘧。

白話文:

養正丹(見中醫學書中的久病、虛有內熱而外感風寒證一類),薑附湯、附子理中湯(二湯方並見中醫學書中的寒證一類),總治寒性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