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二 (10)
卷第二 (10)
1. 白朮茯苓乾薑湯
治伏暑中風濕,煩渴引飲,心腹疼,燥悶口乾,面垢,洒洒惡寒,淅淅惡風,微汗,飢不能食者。
白朮(去蘆),乾薑,茯苓,細辛,桂心,乾葛,甘草(炙),橘皮,烏梅,豆豉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白湯點下。
白話文:
治療因暑氣潛伏體內而引起的風濕病症,症狀有煩躁口渴、大量喝水,心腹疼痛,感到燥熱煩悶、口乾舌燥,臉色黯淡污濁,時常微微發冷,怕風,稍微出汗,肚子餓卻吃不下東西。
使用白朮(去除根部)、乾薑、茯苓、細辛、桂心、乾葛、炙甘草、橘皮、烏梅、豆豉,將以上藥材等比例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開水送服。
2. 茯苓白朮湯
冒暑毒,加以著濕,或汗未乾即浴,皆成暑濕。
茯苓,乾薑(炮),甘草(炙),白朮,桂心(各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食前服。
白話文:
中暑夾雜濕氣,或是汗還沒乾就洗澡,都會形成暑濕。
使用茯苓、炮過的乾薑、炙甘草、白朮、桂心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七分,飯前服用。
3. 葳蕤湯
治風溫,兼療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發熱,頭眩痛,咽喉干,舌強,胸內疼痛,痞滿,腰背拘急。
葛根,麻黃(湯泡焙乾稱,去節),甘草(炙),白薇,川芎,羌活,杏仁(各半兩。去皮尖),石膏(一兩,碎),葳蕤(三分),青木香(一分)
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七分,食前服。青木香冬用一兩,春半兩。渴,加栝蔞根二片。
白話文:
葳蕤湯
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風溫病,同時也能治療冬天發生的溫病,以及春天發生的中風。這些病症會導致發燒、頭暈頭痛、喉嚨乾燥、舌頭僵硬、胸口疼痛、胸悶脹滿、腰背僵硬。
藥材組成: 葛根、麻黃(用熱水泡過再烘乾,去除節的部分)、甘草(炙烤過)、白薇、川芎、羌活、杏仁(各半兩,去除外皮和尖端)、石膏(一兩,搗碎)、葳蕤(三分)、青木香(一分)。
製備方法: 將上述藥材切碎混合。每次取五錢藥末,加入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七分時,在飯前服用。青木香的用量冬天用一兩,春天用半兩。如果口渴,可以加兩片栝蔞根。
4. 痎瘧
5. 風證
加減桂枝湯
治先熱後寒,煩躁,自汗惡風,名溫瘧。
石膏(四兩半),知母(一兩半),甘草(炙,半兩),桂枝(一兩),粳米(一合)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未發前進三服。
白朮散
治傷風不留經絡,與衛氣相併,病以日作,寒熱交煎。
麻黃(去節),白朮(去蘆),茯苓,桂心(各一兩),陳皮,青皮(去穰),桔梗(去蘆),白芷,甘草,半夏曲,紫蘇,烏梅(各三分。去核),乾薑(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七分。當發日空心一服,臨發一服尤妙。亦治時疫。
白話文:
加減桂枝湯
治療先發熱後發冷的症狀,伴隨煩躁不安、容易出汗、怕風,這種情況稱為溫瘧。
藥材:石膏(約170克),知母(約56克),炙甘草(約19克),桂枝(約37克),粳米(約180毫升)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約15克,加入約360毫升的水煎煮至剩約250毫升,在發病前先服用三劑。
白朮散
治療風邪侵襲身體,沒有留在經絡中,反而與衛氣相互作用,導致病情每日發作,出現寒熱交替的狀況。
藥材:麻黃(去除莖節),白朮(去除蘆頭),茯苓,桂心(各約37克),陳皮,青皮(去除內瓤),桔梗(去除蘆頭),白芷,甘草,半夏曲,紫蘇,烏梅(各約11克,去除果核),乾薑(約19克)
製法: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約15克,加入約480毫升的水,以及三片生薑、兩顆紅棗,煎煮至剩約340毫升。在發病當天空腹服用一劑,臨發病前再服一劑效果更佳。此方也可用於治療時疫。
6. 寒證
五積散
治體虛作瘧,先寒後熱,寒則湯火不能溫。熱則冰雪不能冷,惡寒無汗。(方見傷寒陰證類。)
養正丹、(見痼冷類。),姜附湯、附子理中湯,(並見中寒類。)總治寒瘧。
白話文:
寒證
五積散:
治療體質虛弱而引起的瘧疾,發病時會先感到寒冷然後發熱,寒冷時用熱湯或火烤都無法感到溫暖,發熱時用冰雪都無法感到涼快,而且會怕冷、沒有汗。(藥方在傷寒陰證的相關篇章可以找到。)
養正丹(藥方在久寒體冷的相關篇章可以找到)、薑附湯、附子理中湯(藥方都在中寒的相關篇章可以找到),這些都是用來治療寒性瘧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