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 (1)

1. 通治

秘方

治諸痔捷效。

上用白礬、信石各少許,於新瓦上煅過,為末,再入硃砂少許,以新汲井水調成膏,用舊金紙上藥,隨瘡大小貼之。先用鬱金、國丹末,以鵝翎刷於瘡四畔圍護,恐傷好肉。凡上藥,貴宦人肉理嬌脆薄,少用之,愚俗人肉理粗厚,稍多少許用之。大抵上藥後多疼,不可太過為妙。

仍用大青根、晚蠶砂煎水,洗後再上藥。兼服槐角丸、皂角丸。臟腑結熱秘甚,八正散加燈心、枳殼薄荷葉煎。再用大黃、茶、莽草、荊芥穗、防風煎水洗,效。(八正散方見積熱類。)

又方

用川白芷煮白苧作線,快手緊繫痔上,微疼不妨,其痔自然干痿而落,七日後安。

五灰膏

治臟腑一切蘊毒,發為痔瘡,不問遠年近日,形似雞冠、蓮花、核桃、牛乳,或內或外,並皆治之。

蕎麥(灰,七升),荊柴,薊柴,山白竹,老杉枝

上以四件,柴竹截作一尺許長,以斧劈成片,名取一束,曬乾。於火上燒過,置壇內為炭,防為風所化。俟燒盡,卻以水於鍋內,煮出炭汁。又用酒漏以布帛實其竅,而置蕎麥灰於酒漏內,以所煮炭汁淋之。然後取汁於鍋內慢火熬汁,約取一小碗,候冷,入石灰、國丹調和成膏,以瓦瓶貯之,上用石灰敷面,不令走氣。臨用,卻去石灰,以冷水調開。

令病者以水洗淨痔瘡,仰臥,搭起一足,先以濕紙於瘡四圍貼護,卻用。收效必矣。

熏方

蝟皮(方三指大),雄黃(棗大,研),熟艾(如雞子大)

為末,用瓶一個,以灰實一半,如燒香法,安高桶內,坐其上,莫令煙透,煙從口中出方好。三度熏,永瘥,勿犯冷風。

洗方

用槐花、荊芥、枳殼、艾葉以水煎,入白礬熏洗。

又方

黃連,黃芩,京芥,蛇床子(各一兩),側柏葉(四兩),槐條,鏡面草,蚵蚾草(各一握)

上用新汲水熟煎,傾盆內熏,後通手卻洗。

蓮子散

蓮子(十四個),草芽茶(十四個),乳香(隨上二藥多少入)

上三味同搗,以紙里煨透,先以黃連湯洗患處,然後以藥生貼之。

木鱉散

木鱉子,百藥煎

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一掬,布裹煎湯,以桶盛之,蓋上穴一竅。先以氣熏蒸,後通手洗之。

白話文:

[通治]

秘方

這個方法能快速治療各種痔瘡。

先將少量白礬和信石放在新瓦片上燒過,磨成粉末,再加入少許硃砂,用新打的井水調成糊狀。然後將藥膏塗在舊金紙上,根據瘡的大小貼在患處。為了保護好肉不受損傷,先用鬱金和國丹的粉末,用鵝毛筆刷在瘡的四周圍護起來。用藥時,對於官宦人家皮膚嬌嫩的人,用量要少,對於普通百姓皮膚粗糙的人,可以稍微多用一些。塗藥後通常會感到疼痛,所以用量不宜過多。

同時,用大青根和晚蠶砂煎水洗患處,洗完後再塗藥。還可以同時服用槐角丸和皂角丸。如果腸胃燥熱便秘嚴重,可以用八正散加上燈心草、枳殼和薄荷葉一起煎服。另外,用大黃、茶、莽草、荊芥穗和防風煎水清洗患處,效果很好。(八正散的方子可以參考關於清熱的相關章節。)

另一個方法

用川白芷煮過的白苧布做成線,快速而緊緊地繫在痔瘡上,稍微感到疼痛沒關係,痔瘡會自然乾枯脫落,七天後就會痊癒。

五灰膏

這個藥膏可以治療因為臟腑積毒引起的各種痔瘡,無論是多年的老痔瘡還是新長的痔瘡,不論形狀像雞冠、蓮花、核桃、還是牛乳狀,不論是內痔還是外痔,都可以治療。

將蕎麥灰(七升),荊條、薊條、山白竹和老杉樹枝這四種材料,截成一尺長的段,用斧頭劈成片,每樣取一束,曬乾。然後在火上燒過,放到壇子裡燒成炭,防止被風吹散。等燒盡後,用水在鍋裡煮出炭汁。再用酒漏(在漏斗底部塞上布)盛裝蕎麥灰,用煮好的炭汁淋在上面。然後取出淋下來的汁液在鍋裡用小火慢慢熬,大約熬成一小碗,放涼後加入石灰和國丹調和成藥膏,裝在瓦罐中,用石灰封住罐口,防止藥氣散失。臨用時,去掉石灰,用冷水將藥膏調開。

讓病人清洗乾淨痔瘡,仰臥,抬起一條腿,先用濕紙貼在瘡的周圍保護好,然後塗上藥膏。這樣一定會有效。

熏蒸方

將蝟皮(大約三指寬)、雄黃(像棗子大小,研成粉)、熟艾(像雞蛋大小)混合研成粉末。準備一個瓶子,裡面裝一半的灰,像燒香一樣,把藥放在上面。把瓶子放在高桶內,讓病人坐在桶上,不要讓煙霧洩露,讓煙從口中出來才算好。熏三次,痔瘡就可痊癒,切忌吹到冷風。

清洗方

用槐花、荊芥、枳殼、艾葉用水煎煮,加入白礬熏洗患處。

另一個清洗方

用黃連、黃芩、京芥、蛇床子(各一兩),側柏葉(四兩),槐枝、鏡面草、蚵蚾草(各一握),用新打的井水煎煮,倒入盆內,先熏蒸,等稍涼後用手清洗患處。

蓮子散

將蓮子(十四個)、草芽茶(十四個)、乳香(根據前兩味藥的用量加入)一起搗碎,用紙包起來煨透。先用黃連湯清洗患處,然後將藥粉敷在患處。

木鱉散

將木鱉子和百藥煎等份混合,研磨成粗粉。每次用一撮,用布包好煎湯,用桶盛好,桶蓋上開一個孔。先用藥湯的蒸汽熏蒸患處,然後用手清洗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