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十二 (9)

1. 碧金散

治蛔蟲、寸白蟲。

白話文:

治蛔蟲、寸白蟲

方一

  • 檳榔一個,去殼細切
  • 石榴皮一個,去瓤焙乾碾細
  • 訶黎勒一個,去核烘焙碾細
  • 各二錢,水一盞,煎沸去渣,空心服。

方二

  • 瓜子仁一錢,搗碎
  • 檳榔一錢,去殼切碎
  • 陳皮半錢,去瓤焙乾研細
  • 水一盞,煎沸去渣,空心服。

方三

  • 蒜頭三五瓣,去皮焙乾研細,水一盞,煎沸去渣,空心服。

苦楝根(一兩),鶴蝨,檳榔(各半兩),豬牙皂角(三梃燒灰),使君子仁(半兩。各搗細,羅為末),好青黛(半兩),麝香(一分)

上同研勻,每服一字。用淡豬肉湯食前調。

白話文:

苦楝根(一兩)、鶴蝨、檳榔(各半兩)、豬牙皁角(三梃燒成灰)、使君子仁(半兩。各研磨成細粉)、上等青黛(半兩)、麝香(一分)

研勻,每服一錢,用淡豬肉湯於飯前服用。

2. 安蟲散

治因吃物粗,肌膚消瘦,蟲生腹中,極痛不可忍者。

白話文:

治療因食用粗糙食物導致的肌肉消瘦,腹中生蟲,疼痛劇烈難以忍受的病症。

真胡粉(炒),檳榔,川楝子(炒,去核),鶴蝨(炒。各二兩),白礬(二錢半,生用)

白話文:

  • 真胡粉(炒熟):一種由珍珠貝殼製成的化妝品,具有美白和治療皮膚疾病的功效。

  • 檳榔:一種棕櫚樹的果實,具有止瀉和驅蟲的功效。

  • 川楝子(炒熟,去核):一種楝樹的果實,具有驅蟲和止痛的功效。

  • 鶴蝨(炒熟):一種蕨類植物,具有清熱解毒和消腫的功效。

  • 白礬(生用):一種硫酸鹽礦物,具有止血和收斂的功效。

上為末。米飲調,痛時服,空心未洗面前服。或丸如麻子大。小兒多有諸蟲,臟腑虛弱,食肥甘則動,腹痛叫哭,倒身撲手,嘔清水涎沫,面色青黃,飲食不進,不生肌膚,或寒熱,或沉沉嘿嘿。其蟲不療,相生不已,長一尺則能害人。一歲兒五丸。溫漿水入清油一二點打勻,溫米飲下。其蟲小者化為水,大者自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在疼痛時服用,空腹飯前服用。如果不想喝米湯,也可以將藥丸做成芝麻大小。小兒多有各種寄生蟲,臟腑虛弱,吃了肥甘厚味的食物後,寄生蟲就會活躍起來,引起腹痛、哭鬧、翻滾撲打、嘔吐清水涎沫,面色青黃,飲食不進,肌肉皮膚不生長,或有寒熱,或昏昏沉沉,胡言亂語。如果寄生蟲不治療,會不斷繁殖,長到一尺長,就能傷害人了。一歲的孩子,服用五丸。溫熱的漿水中滴入一兩滴清油,攪拌均勻,然後用溫熱的米湯送服。寄生蟲小的會化成水,大的會自行排出體外。

3. 驚吐

安神丸

治因驚吐奶,面色青,藿香煎湯,化開服。(方見前。)

硫黃散

治吐並驚吐。

硫黃(半兩),水銀(一分)

上同研無星黑色,量大小一字至一錢匕,水小點,以指緩緩磨濕,添湯調方可服,吐立止,兼治大人反胃妙。

白話文:

安神丸

治療因驚嚇而嘔吐乳汁,面色青的情況。方法是用藿香煎湯,將丸藥溶解後服用。(詳細方劑見前。)

硫黃散

治療嘔吐和驚嚇後嘔吐。

材料:硫黃(半兩),水銀(一分)

將兩者一同研磨,直到沒有黑色顆粒,取大小一字至一錢匕的量,用少量水點濕,用手指緩慢研磨,再加湯調勻即可服用。此方可立即止吐,也能治療成人的反胃症狀,效果顯著。

4. 冷吐

益黃散

白話文:

益黃散主治黃疸、小便不利、腹脹、納呆、身目俱黃,兼治脾虛濕盛、氣血不足所致的黃疸病症。

治脾胃傷冷作吐。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紅棗煎,溫服。(方見後。)白朮散亦效。(方見前。)

白話文:

治療脾胃受寒引起的嘔吐。每次服用二錢。水一碗,生薑、紅棗煎煮,溫熱服用。(具體藥方見下一條。)白朮散也有效。(具體藥方見上一條。)

5. 熱吐

通心飲

白話文:

通心飲主要用於治療心火亢盛、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口舌生瘡、心煩易怒等症狀。

治壅熱久傷臟腑,作渴發吐。每服二錢,燈心,藿香葉煎,溫服。(方見前。)

白話文:

用於治療長期鬱熱傷及臟腑、引起口渴、嘔吐的疾病。每次服用二錢,加燈心、藿香葉煎煮,溫熱服用。(具體藥方請參閱前面的內容。)

6. 涎吐

半夏丸

白話文:

半夏丸

組成: 半夏、乾薑、茯苓、人參、炙甘草、陳皮、法半夏、法乾薑、法茯苓、法陳皮、人參、炙甘草

功效: 治療痰多、咳嗽、胸悶、氣短。

用法: 口服,一次3-6克,一日3次。

禁忌: 孕婦、陰虛火旺者慎用。

治胸膈停痰作吐。(方見大方科嘔吐類下。)一方,單用半夏泡七次,為末,薑湯下,效。亦能止瀉。有熱者,人參湯即小柴胡湯。(方見大方科傷寒類。)

白話文:

治療胸口和橫膈膜停痰而產生的嘔吐症狀。(具體方法請參閱《大方科嘔吐類》的相關內容。)另一種方法是單獨使用半夏,將半夏浸泡七次,研磨成粉末,用薑湯送服,效果很好。這種方法也能止瀉。如果有發熱症狀,可以使用人參湯或小柴胡湯。(具體方法請參閱《大方科傷寒類》的相關內容。)

7. 積吐

益黃散

白話文:

益黃散

組成: 琥珀、人參、丹參、黃耆、白芍、當歸、黨參、生地黃、熟地黃、川芎、白術、茯苓、炙甘草、桂枝、肉桂、升麻、柴胡、白芷、陳皮、半夏、法半夏、白豆蔻、茯苓、山藥、牡丹皮、鬱金、白檀香、紫蘇子、白芍藥、天花粉、甘草、川芎、紅花、牛膝、茜草、續斷

功能主治: 益氣養血,活血化瘀,溫經通絡。適用於氣血不足、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絕、腰膝痠軟、四肢乏力、自汗盜汗、久咳虛喘、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或暗黃。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研末,水煎服,或調服。

禁忌: 孕婦、陰虛發熱者慎用。

治脾胃停食不化,所吐酸臭,生薑、烏梅煎服。(方見後。)

消積丸(方見前。)

白話文:

治療脾胃停滯不消化,所吐出來的酸臭,可以用生薑、烏梅煎服。(方子見後。)

消積丸(方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