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一 (3)
卷第一 (3)
1. 通治
治久患痢疾,服藥已多,而疾不愈。且治痢多是攻擊臟腑之藥,轉覺難安,宜用輕清和氣之藥即愈。
人參,白朮,白茯苓,川芎,黃耆,甘草,罌粟殼(制同上)
上各等分,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二枚,烏梅一個煎,溫服。
蒲黃散
治婦人胎前產後赤白痢。
生薑自然汁(年少者十兩,年老者二十兩),鴨子(一個,打碎入薑汁內攪勻)
上二味,煎至八分,入蒲黃三錢,煎五七沸,空心溫服,效。
單方
治痢無問赤白。延胡索不以多少,新瓦上炒過,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只一服取效。
又方
治暑毒濕氣下痢。雄黃一味,干蒸,研為末。甘草湯調服,即效。
灸法:
泄痢食不消,不作肌膚,灸脾俞隨年壯,其穴在第十一椎下兩旁各去一寸半。
泄痢不禁,小腹絞痛,灸丹田百壯,其穴在臍下一寸。又灸臍中一二十壯,灸關元穴百壯。泄痢不嗜食,雖食不消,灸三報,穴在俠臍相去五寸,一名循際。
白話文:
[通治]
治療久患痢疾,服用許多藥物仍未痊癒。而且治療痢疾的藥多屬攻擊臟腑的峻猛之藥,反而讓人難受,應該改用輕柔平和的藥物就能治癒。 處方藥材份量相等,切碎混合。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三片生薑、兩個棗子、一個烏梅一起煎煮,溫熱服用。
[蒲黃散]
治療婦女孕期前後出現的赤白痢。取生薑汁(年輕人十兩,年長者二十兩),一隻鴨子(打碎後放入薑汁中攪勻)。煎煮至八分滿,加入三錢蒲黃,再煎煮五到七沸,空腹溫服,效果很好。
[單方一]
治療痢疾,無論赤白痢皆可。延胡索不限用量,用新瓦片炒過,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通常一劑見效。
[單方二]
治療暑毒濕氣引起的痢疾。單用雄黃,烘乾研磨成粉。用甘草湯調服,即可見效。
[灸法]
痢疾腹瀉,消化不良,沒有皮膚症狀,可以灸脾俞穴。穴位位置在第十一椎骨下,左右各偏離一寸半。
痢疾腹瀉不止,小腹絞痛,灸丹田穴一百壯,穴位在肚臍下一寸。也灸肚臍中一二十壯,再灸關元穴一百壯。痢疾不愛吃東西,即使吃了也消化不良,灸三焦俞穴,穴位在肚臍旁五寸處,又名循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