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3)

1. 冷證

椒艾丸

治臟腑虛寒,泄痢不止。

烏梅(去核,二兩半,醋浸布裹蒸),揉成無滓艾(一兩半),川椒(炒,去目),乾薑,赤石脂黑附(炮製。各一兩)

上除烏梅外,同為末,將蒸過烏梅肉研勻,更入熟棗肉、蜜少許,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

茱萸湯

治脾泄。多老人腎虛,謂之水土同化。吳茱萸(取淨,不以多少)

上用白水煮,去滓,入鹽少許,通口服。蓋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腸自固。余藥雖熱,不能分解清濁也。

大理中丸

治大便虛滑不禁。每一丸,用平胃散一貼煎化服,便止。加鹽梅同煎尤妙。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指頭大。

六君子湯

治臟腑虛怯,心腹脹滿,嘔噦不食,腸鳴泄瀉。

人參,甘草,白茯苓,白朮,肉豆蔻(濕紙裹煨熟,銼碎,以厚紙盛,壓去油),訶子(煨,去核。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三錢,生薑三片,紅棗二枚煎服。或為末,熱鹽湯調服亦可。

養正丹

治久冷泄瀉,及休息痢疾。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吞下。多服收功。(方見痼冷類。)

白話文:

[冷證]

椒艾丸

治療臟腑虛寒,拉肚子不止。藥方包含:烏梅(去核,二兩半,用醋浸泡後用布包起來蒸熟)、揉搓成無渣的艾葉(一兩半)、川椒(炒過,去掉蒂頭)、乾薑、赤石脂、黑附子(炮製好,各一兩)。除了烏梅以外,其他藥材磨成粉末,將蒸熟的烏梅肉研磨均勻,再加入熟棗肉、少量蜂蜜,和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米湯送服。

茱萸湯

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尤其老年人因腎虛導致的水土不服。藥方只用吳茱萸(取乾淨的,用量不限)。用清水煮沸,濾掉藥渣,加入少許鹽,趁熱服用。因為茱萸可以溫暖膀胱,使水道暢通,大腸自然就會止瀉。其他溫熱的藥物,卻無法有效區分清濁之物。

大理中丸

治療大便稀薄且失禁。每次服用一丸,用平胃散一劑煎好後服用,就能止瀉。加入鹽梅一起煎煮效果更好。藥方包含: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各等分)。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指頭大小的藥丸。

六君子湯

治療臟腑虛弱,心腹脹滿,嘔吐不想吃東西,腸鳴腹瀉。藥方包含:人參、甘草、白茯苓、白朮、肉豆蔻(用濕紙包起來煨熟,切碎,用厚紙包起來壓榨出油)、訶子(煨熟,去核,各等分)。將藥材切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生薑三片、紅棗兩枚一起煎服。也可以磨成粉末,用熱鹽湯調服。

養正丹

治療長期腹瀉及休息痢(因休息而加重的痢疾)。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多服用就能見效。(詳細方劑見痼冷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