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十一 (9)
卷第十一 (9)
1. 利驚
蟬蛻散
治驚風天釣,心熱,夜啼,驚癇。
白話文:
蟬蛻散
用於治療驚風、癲癇、心熱、夜間啼哭等症狀。
蟬蛻(六十個,去土足翼),荊芥穗(一兩),甘草(半兩,蜜炙),大黃(半兩,紙裹煨),黃芩(半兩,生用),蠍梢(五十個,去毒)
白話文:
蟬蛻(六十個,去除泥土、足和翅膀),荊芥穗(一兩),甘草(半兩,用蜂蜜炙烤),大黃(半兩,用紙包裹煨熟),黃芩(半兩,生用),蠍梢(五十個,去除毒刺)。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白茅根煎,溫服。夜啼,蟬蛻。疹瘡,紫草。得利止。利驚丸急驚身熱,面赤引飲,口中氣熱,大小便黃赤,抽掣。
白話文:
-
上銼散: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盞,用白茅根煎煮,溫熱服用。
-
夜啼:使用蟬蛻。
-
疹瘡:使用紫草。
-
得利止:服用此藥可止瀉。
-
利驚丸:急驚身熱,面赤引飲,口中氣熱,大小便黃赤,抽搐。
青黛,輕粉(各一錢),天竺黃(二錢),黑牽牛(末,生,半兩)
白話文:
-
青黛:一錢
-
輕粉:一錢
-
天竺黃:二錢
-
黑牽牛:生藥末,半兩
上同研,蜜丸如小豆大。一歲一丸,食後,薄荷水下。
人參湯
白話文:
以人參湯送服如小豆般大小的蜜丸,一歲服一丸,服用後以薄荷水送服。
加枳殼、防風,最能利驚。即小柴胡湯。(方見大方科傷寒類。)
涼肝丸
治同上。(方見後。)
白話文:
加入枳殼和防風,最能治療嚇驚。就是小柴胡湯。(方見《大方科傷寒類》。)
治療同上。(方劑見後。)
2. 胎驚
治兒在胎中受驚,故生未滿月而發驚。
白話文:
治療嬰兒在子宮內受到驚嚇,因此出生未滿一個月就發作驚悸。
上用硃砂研細,同牛黃少許,取豬乳汁調稀,抹入口中。入麝香當門子尤妙。
白話文:
先將硃砂研磨成細末,加入少許牛黃,再用豬乳汁稀釋,塗抹在口腔內。如果能加入麝香作為藥引,效果更佳。
3. 急驚
急驚乃卒然得之,初發潮熱,目直視,牙關緊急,手足搐搦,面紅盛,頭額、遍身汗出,中熱氣,大小黃赤,其脈浮數。宜用通關,服通心飲。大凡驚風,乃心受驚,肝主風,致筋脈搐搦,肝又主筋,宜涼肝丸、大青膏。
涼肝丸
白話文:
急驚是突然發生的疾病,初期症狀有發燒、眼睛直視、牙關緊閉、手腳抽搐、臉色潮紅、頭額與全身出汗、體內有熱氣、大小便黃赤,脈搏浮數。應使用能疏通經絡的藥物,服用通心飲。一般來說,驚風是因心臟受到驚嚇,肝臟主管風,導致筋脈抽搐,肝臟也主管筋腱,所以要使用能清涼肝臟的藥物,如涼肝丸、大青膏。
涼肝丸
組成:
- 生地黃(酒洗)一兩
- 山茱萸(去核)半兩
- 山藥(去皮)半兩
- 石斛(去蘆)半兩
- 麥冬(去心)半兩
- 杞子(去核)半兩
- 梔子(炒)半兩
- 丹皮(酒浸)半兩
- 赤芍藥(去皮)半兩
- 川芎(去須)半兩
- 牛膝(去鬚)半兩
- 玄參(去蘆)半兩
- 甘草(炙)三錢
功效:
滋陰涼肝,清熱降火,益氣養血,補肝腎。
主治:
肝熱目赤,頭暈目眩,心煩失眠,兩脅脹痛,口乾咽燥,舌紅苔黃,脈象弦數。
用法:
每次服用六克,每日兩次,飯後溫水送服。
忌口:
辛辣油膩食物。
理治。緣肝主風,宜先涼肝,而風自退。面色青乃肝風作,宜用。凡是肝疾者便用,眼疾屬肝亦宜用。又可加減用,如眼疾加山梔子、龍膽無妨。
白話文:
治療之道。由於肝主風,宜先平息肝火,風自然退卻。面色青色是肝風作祟,宜用此方。一切肝病都可以使用,眼疾屬於肝病範疇,也宜用。此外,還可以加減用藥,如眼疾加些山梔子、龍膽草也是無妨的。
龍膽草(三錢),大黃,當歸(去蘆),川芎,山梔子仁,羌活,防風(去叉。各五錢)
白話文:
龍膽草(三錢),
大黃,
當歸(去蘆),
川芎,
山梔子仁,
羌活,
防風(去叉。各五錢)
上為末,蜜丸。沙糖、竹葉湯下。
大青膏
白話文:
大青草膏:末成粉,蜜丸。用沙糖,竹葉湯送服。
天麻(一錢),白附子(一錢半),蠍梢(半錢,去毒),硃砂(一字),青黛(一錢),天竺黃(一字),麝香(一字),烏蛇肉(酒浸,焙,半錢)
白話文:
-
天麻(六克)
-
白附子(九克)
-
蠍尾(三克,去除毒性)
-
硃砂(六克)
-
青黛(六克)
-
天竺黃(六克)
-
麝香(六克)
-
烏蛇肉(用酒浸泡,烘烤後,三克)
上為末,蜜丸雞頭大。每服一錢,薄荷、斑竹葉煎湯下。
白話文:
把上文所述的藥物研成細末,再加入蜂蜜做成雞頭一般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錢,用薄荷葉與斑竹葉煎成的湯汁送下。
加味壽星丸
治急驚痰壅,目上視,手足抽掣,昏沉不省人事。(方見風科通治類。)
芎活湯
治急驚風,角弓反張。
白話文:
加味壽星丸
用於治療急症驚風,痰液壅盛,兩眼向上直視,手足抽搐,昏迷不醒。之前方子請參閱風證通治類。
芎活湯
用於治療急症驚風,身體呈角弓反張狀。
人參,黃芩,杏仁,石膏(各一錢),麻黃,甘草,桂心,芎藭,乾葛,升麻,當歸(去尾),獨活(各三錢)
白話文:
人參、黃芩、杏仁、石膏(各 1 錢),麻黃、甘草、桂皮、川芎、葛根、升麻、當歸(去尾)、獨活(各 3 錢)。
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二片煎,溫服。
白話文:
上銼散(方劑名):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杯水,放入兩片生薑煎煮,溫熱服用。
鉤藤飲
治一切驚風潮搐,眼視昏迷,但是驚風變易,皆可服之。
白話文:
鉤藤飲
主治各種驚風、抽搐、視力模糊、神志不清等症狀,但凡驚風症狀變化多端,皆可服用。
麻黃(去節),粉草(各三錢),蟬蛻(五個,去足翼),升麻(三錢),龍膽草(二錢),川芎,天竺黃,鉤藤,羌活,獨活,防風(各三錢)
白話文:
-
麻黃(去除節):3錢
-
粉草:3錢
-
蟬蛻(去除足和翅膀):5個
-
升麻:3錢
-
龍膽草:2錢
-
川芎:3錢
-
天竺黃:3錢
-
鉤藤:3錢
-
羌活:3錢
-
獨活:3錢
-
防風:3錢
上銼散。每服二錢,竹葉三皮,薄荷三皮煎,不拘時溫服。
塗滷法
不但初生,但有風證即用。
白話文:
上銼散每次服用兩錢,加入三片竹葉、三片薄荷煎煮,不限時間溫服。
塗滷法適用於新生兒以及任何有風證的人。
上以麝香、蠍梢、薄荷葉、蜈蚣、牛黃、青黛共為末,研勻,用棗肉膏調,新綿上塗勻貼,火炙暖手頻熨之。百日外兒更可用浴體法。
浴體法
驚風及傷風不醒,漸傳風證僵仆,皆可用。
白話文:
把麝香、蠍尾、薄荷葉、蜈蚣、牛黃、青黛一起研磨成粉末,然後用棗肉膏調勻,塗在新的棉花上,貼在患處,用火烤熱手,經常熨燙它。一百天後,小孩可以開始用洗澡的方法調理身體。
抽搐或受寒不醒,逐漸傳變為風症導致僵直倒地,皆可用此法。
上用天麻、蠍尾、硃砂、烏蛇肉酒浸、白礬、麝香、青黛為末。每三錢,水三碗,桃枝一握並葉,煎十沸,溫熱浴,勿浴背。
白話文:
將天麻、蠍尾、硃砂、烏蛇肉浸泡在酒中,再加入白礬、麝香、青黛,全部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三錢藥粉,加水三碗,放入一把帶葉的桃樹枝,煎煮至十沸,然後趁溫熱時洗澡,但不要洗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