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 卷第三 (1)
卷第三 (1)
1. 熱證
黃連香薷散
治熱瀉溏利,大便熱,煩躁,小便赤,喜飲冷。香薷散每一兩加宣連五錢,銼碎合和,燈心二十莖,車前草二根同煎。(方見傷暑類。)
五苓散
治法湯引同上。(方見傷暑類。)
黃連阿膠丸
每服五十丸,米飲下。空腹服。(方見咳嗽類。)
升麻葛根湯、小柴胡湯,治傷寒,身熱目疼,煩渴泄瀉。二藥和合,用生薑、陳米、烏梅煎服,立效。(方並見傷寒陽證類。)
柏皮湯
治協熱泄瀉,亦治血痢。
柏皮(三兩),黃芩(二兩),黃連(一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入阿膠末半錢,再煎少頃,溫服。
調胃承氣湯
治大實熱下利,譫言,此有燥屎也。夫泄瀉反用大黃者,乃因所利而利之,此治熱瀉也,非大實勿妄輕用之。(方見傷寒陽證類。)
白話文:
黃連香薷散
治療因熱引起的腹瀉,大便有熱,感到煩躁,小便赤黃,喜歡喝冷的飲品。將香薷散每兩加入黃連五錢,一起搗碎混合,再加入燈心草二十根,車前草二根一起煎煮。(這個藥方在「傷暑類」裡有詳細記載。)
五苓散
治療方法和引導藥的用法與上面相同。(這個藥方在「傷暑類」裡有詳細記載。)
黃連阿膠丸
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最好在空腹時服用。(這個藥方在「咳嗽類」裡有詳細記載。)
升麻葛根湯、小柴胡湯
治療傷寒,出現發熱、眼睛疼痛、煩渴、腹瀉等症狀。將這兩種藥方合在一起使用,加入生薑、陳米、烏梅一起煎煮服用,效果很快。(這兩個藥方都在「傷寒陽證類」裡有詳細記載。)
柏皮湯
治療因熱引起的腹瀉,也可以治療血痢。
藥材組成:柏樹皮(三兩)、黃芩(二兩)、黃連(一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碗水煎煮至七分,再加入半錢阿膠末,稍微再煮一下,溫服。
調胃承氣湯
治療因大熱引起的嚴重腹瀉、說胡話,這是因為體內有乾燥的糞便堆積。腹瀉反而使用大黃的原因,是利用腹瀉來幫助排出體內熱邪,這是用來治療熱瀉的,不是大便阻塞嚴重的情況,不要輕易使用。(這個藥方在「傷寒陽證類」裡有詳細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