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 (3)

1. 時行

人參飲子

治寒熱上壅,咳嗽痰涎。

人參,苦梗(去蘆),五味子,赤茯苓(去皮),白朮(炒。各一兩),枳殼(麩炒),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嗽多者,加桑白皮一兩。痰多,加半夏曲一兩。寒暑之交,氣盛人衣厚作壅,忽痰盛微熱,此藥最宜。若作感冒,發其汗,攻其邪,必成大病。此方佳處,在茯苓能導心熱,枳殼能疏肺壅,故易效。

一方,有半夏一兩。又云,寒壅者,加杏仁不去皮尖、紫蘇各半兩。

一服散

治咳嗽。

阿膠(二片),生薑(十片),大烏梅(二個),甘草(一錢),紫蘇(十葉),杏仁(去皮尖,七個)大半夏(三個,泡),罌粟殼(三個,炙)

上銼散。水一碗,煎至六分,去滓,臨臥服。

敗毒散、升麻葛根湯、香葛湯,各件每用四錢,生薑、烏梅、桑白皮煎,有效。酌量用之。(方並見傷寒陽證及和解類。)

白話文:

人參飲子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因為寒熱之氣往上壅塞,引起的咳嗽、痰多的症狀。

藥材包含:人參、苦梗(去掉蘆頭)、五味子、赤茯苓(去掉外皮)、白朮(炒過,各用一兩),枳殼(用麩炒過)、甘草(炙過,各用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半的水,加入五片生薑,煎到剩下七分,去藥渣,在飯前溫熱服用。如果咳嗽比較嚴重,可以加一兩桑白皮。痰比較多的話,可以加一兩半夏曲。在季節交替的時候,身體強壯的人穿太厚衣服導致氣機壅滯,突然出現痰多、輕微發熱的情況,這個藥方最合適。如果誤當成感冒來治療,用發汗的方法來攻邪,反而會造成大病。這個方子的妙處在於,茯苓能夠引導心火下行,枳殼能夠疏通肺部的壅滯,所以療效才會好。

另一個方子,有用到一兩的半夏。還有人說,如果是寒氣壅滯,可以加不去皮尖的杏仁和紫蘇各半兩。

一服散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咳嗽。

藥材包含:阿膠(兩片)、生薑(十片)、大烏梅(兩個)、甘草(一錢)、紫蘇(十片葉子)、杏仁(去皮尖,七個)、大半夏(三個,泡過)、罌粟殼(三個,炙過)。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成散劑。用一碗水煎到剩下六分,去藥渣,在睡前服用。

敗毒散、升麻葛根湯、香葛湯,這些方子每次都可以用四錢,加上生薑、烏梅、桑白皮一起煎,效果很好。可以根據情況斟酌使用。(這些方子在傷寒陽證及和解類中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