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亦林

《世醫得效方》~ 卷第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2)

1. 翻胃

上為末。用一錢匕摻舌上,漱津下。若煩渴,徐徐食糜粥。忌油膩生冷。

大倉丸

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翻胃不食,亦宜服之。

陳倉米(一升,用黃土炒米熟,去土不用),白豆蔻(二兩),沉香(一兩),縮砂仁(二兩)

上為末,用生薑自然汁法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後,用淡薑湯送下。

小半夏丸

治翻胃及不欲飲食。

半夏(湯洗十次),胡椒

上等分,為末,薑汁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薑湯下。

六丁丸

治翻胃如神。

五靈脂(醋炙),生辰砂(一錢),母丁香(一兩,不見火)

上為末,入黃狗膽,糯米粽子尖為丸如雞頭大。每用薑湯化下。

牛香飲

治哽噎翻胃吐食,神效。先以羯牛,用繩掛開牛口,以淨布抹令口舌淨,卻拖牛舌出來,候有涎出,以碗盛之。每服用八分盞為一服。研好麝香末一捻打勻,卻以銀盞蕩令溫。先以絹帛束縛中脘胃口,令極緊,候氣喘,乘熱解開,隨氣喘一二口便服。藥時先對病人說煮白粥惱煩之。並煎丁香汁和粥,服藥罷,隨與粥吃。

鹽滾丸

治翻胃膈氣。

丁香,木香,肉豆蔻,縮砂,青皮,陳皮,胡椒,蓽茇,沉香(各半兩)

上為末,以大蒜瓣子不拘多少,每瓣作二瓣,入去殼巴豆一粒,用餅藥調麵裹蒜片,慢火煨熟,去巴豆及面,只將蒜研成膏,將前項藥末一半搜和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於鹽內滾過,蘿蔔湯調前藥末二錢吞下,神效。

溫胃散

治翻胃。

真附子(一個,去皮臍,分作四塊,生薑一兩研水一碗,慢火同煮至水盡,取附子切,焙)上為末。每服一錢,空腹,鹽湯下。

治翻胃嘔吐,大便秘結,虛冷者,用靈砂或養正丹溫而利之。又蘇合香丸用四分,感應丸用六分,夾研作細丸,薑汁泡,沸湯下,此亦溫利。若大便熱結,用蜜煮,凝,捻作指鋌,納後部導之。或用豶豬膽一枚取汁,入法醋少許,以筆蘸滴灌於後部。或燒皂角於桶內熏殼道。

或用連根蔥白一握,漢椒五十粒,搗細作餅,焙熱。和輕粉掩臍,續以蔥、椒煎湯,熏蕩身下。

又方

治翻胃。

真蚌粉

上每服二錢,薑汁米飲調下。

治吐逆不止:

真黃丹(四兩,研細,用米醋半升入銚內煎令乾,更以火煅通紅,令研細為末)

粟米飯為丸如梧子大。醋酵湯吞七丸。不以時,一時住。

灸法:兩乳下各一寸,以瘥為度。又灸臍上一寸二十壯。又灸內踝下三指稍斜向前三壯。中脘一穴在臍上四寸,足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各灸七壯或九壯,其效尤著。

導引方

除腹肚冷風宿疾,積胃口冷,食欲進退,吐逆不下。正坐,兩手向後捉腕,反拓席,盡勢使腹弦弦上下七,左右換手亦然。

干食方

惟食乾飯餅餌,盡去羹飲水漿,藥亦用丸,自不反動,調理旬日,奇效。有人三世死於胃反,至孫收效此方。

白話文:

翻胃

上藥磨成粉末。取一錢用小匙舀起,放在舌頭上,含著讓唾液吞下。如果覺得煩躁口渴,可以慢慢地吃些稀飯粥。忌食油膩生冷食物。

大倉丸

主治脾胃虛弱,不想吃東西。經常反胃嘔吐,也適合服用。

配方:陳倉米(一升,用黃土炒至米熟,去除黃土不用)、白豆蔻(二兩)、沉香(一兩)、縮砂仁(二兩)

製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生薑汁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每次服用一百丸,飯後用淡薑湯送服。

小半夏丸

主治反胃和不想吃東西。

配方:半夏(用清水洗十次)、胡椒(等量)

製法:將藥材等量混合,磨成粉末,用薑汁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用薑湯送服。

六丁丸

主治反胃,療效如神。

配方:五靈脂(用醋炒)、朱砂(一錢)、丁香(一兩,不用火烤)

製法:將藥材磨成粉末,加入黃狗膽汁,用糯米粽子葉包裹成丸子,大小如雞頭。

用法:每次用薑湯化開服用。

牛香飲

主治哽咽、反胃嘔吐,療效神奇。先取羯牛,用繩子掛住,打開牛嘴,用乾淨的布擦拭牛嘴和舌頭,然後拉出牛舌,等牛涎液流出,用碗盛起來。

用法:每次服用八分滿的小碗。將研磨好的麝香粉末少許拌勻,用銀碗溫熱。先用絲綢布緊緊束縛患者的中脘(胃部)穴位,直到氣喘,趁熱解開,趁著氣喘時服用一二口。服藥前先告訴病人正在煮白粥,以緩解煩躁情緒。同時煎煮丁香汁,和白粥一起服用。

鹽滾丸

主治反胃、膈氣。

配方:丁香、木香、肉豆蔻、縮砂仁、青皮、陳皮、胡椒、蓽茇、沉香(各半兩)

製法:將藥材磨成粉末。取任意數量的大蒜瓣,每瓣分成兩瓣,放入去殼的巴豆一粒,用藥餅和麵粉包裹蒜片,小火煨熟,去除巴豆和麵粉,只留下蒜泥研磨成膏狀。取一半藥粉和蒜膏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

用法:每次服用三十丸,在鹽水中滾一下,再用蘿蔔湯送服二錢藥粉,療效神奇。

溫胃散

主治反胃。

配方:附子(一個,去掉皮和臍,分成四塊,與生薑一兩一起研磨,加水一碗,小火慢煮至水乾,取出附子切片,烘乾)

製法:將藥材磨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一錢,空腹服用,用鹽湯送服。

其他治療反胃嘔吐、便秘、虛寒的療法:使用靈砂或養正丹溫和通便;或用蘇合香丸四分,感應丸六分,研磨成細丸,用薑汁泡後,用沸水送服,此法溫和通便;如果大便乾燥,可用蜂蜜煮沸凝固,搓成指狀,插入肛門導便;或用豬膽汁少許,加少量米醋,用筆蘸取滴入肛門;或用燒過的皂角在桶內熏蒸肛門。

或用連根蔥白一把,漢椒五十粒,搗碎做成餅,烘熱,和輕粉一起敷在肚臍,用蔥、椒煎湯熏蒸下身。

其他處方:

主治反胃:真蚌粉,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汁米湯送服。

主治嘔吐不止:真黃丹(四兩,研磨成細粉,用米醋半升煎乾,再用火煅燒至通紅,研磨成細粉),用粟米飯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用醋酵湯送服七丸,見效很快。

灸法:在兩乳頭下方各一寸處灸治,灸至痊癒為止。另在肚臍上方灸一寸二十壯。在內踝下方三指處,稍微向前斜灸三壯。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四寸,足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三寸,各灸七壯或九壯,療效顯著。

導引法

消除腹部寒風宿疾、胃寒、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正坐,兩手向後抓住手腕,反向拉扯腹部,盡力使腹部上下左右拉伸七次,換手重複同樣動作。

乾食法

只吃乾飯、餅、餌,不吃湯水,藥也用丸劑,就不會反胃。調理十天左右,效果奇佳。有人祖孫三代都死於胃反,到孫子這一代才用此法痊癒。